首页 -> 2007年第6期

万象更新

作者:余志鸿 郭蓬蓬




  大象有成群的习性,还有团结对敌的精神,而且非常忠诚于自己的伙伴,这一点在大象神圣的葬礼中有突出的表现:几十头大象围着濒临死亡的老象,好像在集会似的。围在四周,象用鼻子把草叶收拢来,捆成束,朝濒死的象投去。但那象已无力吃食,困难地支撑着身躯,最后终于倒在地上死了。这时,围在四周的象群骤然发出一阵哀嚎,一头为首的象会用长长的象牙掘松地面的泥土,并用鼻子卷起土块,朝死象身上投去。接着,大家纷纷把泥土、石块、树枝、枯草卷成团,投在死象的身上。死象很快被掩埋了,地面堆起一个土墩。随后为首雄象一边用鼻子加土,一边用脚踩踏土墩,其他的象也跟着去踩,踩得结结实实,成了一座坚固的“象墓”。最后雄象发出一声洪亮的嚎叫,象群停止踩踏,把象墓围在中间,一个个绕着象墓慢慢地走着,就像人们在追悼会上向遗体告别仪式一样。这样,一直走到太阳西下,才由雄象带领象群,耷拉着头,扇动着耳朵,甩着鼻子,依依不舍地离开。
  大象是温驯、优雅的,也是勇猛的。大象的行为启发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毫无疑问,我们要做一个温驯中透着优雅,勇猛时也不失优雅的人。
  电视片《神秘的地球》中有个片断,叙述一头失群的小象寻找象群保护的故事:记得一天我去探望一位亡故朋友的妻子和儿子,我朋友因车祸于两年前亡故。那天我与沉浸在失夫之痛中的母亲低声交谈,忽然她不说话了,朝我摆了一下下巴。我明白她的意思,于是扭头看她的儿子。她的儿子背对我们正全神贯注地在看小象的故事。我们两个大人也被电视里的纪实片断吸引住了。那男孩说:“小象真可怜。”他是在自言自语,没有觉察到我们两个大人的目光正默默地注视着他。我和他的母亲对望一眼,也觉得电视里纪实的那头小象着实地可怜。
  刚刚跟头把式地追上象群的小象,不断遭到象群的驱赶,一次次横着倒下了……这一次,横着倒在泥泞中的小象伸直了它的鼻子和腿,一动不动了……男孩自言自语:“可怜的小象死了。”我听到他抽了一下他的鼻子。我知道那男孩是在流着眼泪了。然而那小象并没死,它终于挣扎着站起来。但象群已经走得很远很远,远得它再也不可能追上了。这时小象遭到了几只土狼的袭击,小象却颠颠地只管往前走,一副义无反顾的神情,一头土狼从后面扑抱住了它,咬它,而它仍毫无反应地往前走。靠着象皮的厚度,小象遍体鳞伤,但仍坚持去追赶象群。
  突然,那小象扬起鼻子悲鸣了一声。远处的象群站住了,象群中的一头母象的耳朵挺了起来。又一声悲鸣……母象仿佛听到了什么权威的号令似的,一掉头就循声奔回来。而那象群,几秒钟的迟疑之后,也跟随着母象奔回来……它们寻找到了那一头小象,土狼们慌忙四散而逃……大象们用鼻子抚慰着小象,满怀怜爱心地收容了这个流浪儿,其他小象们也向它表达着自己的一份善良……
  男孩一动不动地说了一个字:“妈……”于是他的母亲移身过去,坐在他身后,将他搂在怀里,用纸巾替他擦泪。
  接下来的镜头更为动人。被象群收容了的小象,不慎滑入了一片沼泽。大象们开始营救它,它们纷纷朝它伸出长鼻子,然而小象已经疲惫得无力用自己的鼻子勾住大象们的鼻子。但大象们决不放弃,都试图把它的身体拖上来,无奈鼻子没有那么长。险情接连,庞然大物的群象把沼泽岸边的泥土踩塌了,塌土压在小象身上,小象处境更险恶了。这时所有大象用自己的身体围成一道防线,不让小象再向深处沉陷,同时将长鼻子插入泥泞,从下边齐心协力地托住小象的身体。它们只有一个愿望,既然收容了那头可怜的小象,就应该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它有一份责任,哪怕为此而牺牲自己。此时,显然是首领的母象迅速做出了超常之举——庞然大物将自己的两条前腿踏入沼泽,而它的两条后腿,缓缓地缓缓地跪下了……它以那样一种姿势救起了小象。接着,大象们开始纷纷用鼻子吸了水替惊魂甫定的小象洗去身上的泥浆。大象和别的小象们纷纷地用鼻子抚慰它。这在大象和小象间发生的动人一幕,给了我极其震撼的印象。
  男孩此刻悄悄地说:“大象真好!”听来他是在对他母亲讲他的感想。
  良久,母亲娓娓地说:“儿子啊,动物在许多情况下常常会做出让我们人类感到羞愧的行为。但是在我们的地球上,毕竟人类是最伟大的,尽管人类做了不少危害自己也危害地球的坏事,比如战争,比如浪费资源,环境污染。可是人类毕竟是懂得反省的啊!古代人做错了,现代人替他们反省;上一代人做错了,下一代人替他们反省;这一些人做错了,那一些人替他们反省;……靠了反省的能力,人类绝不会越变越坏,一定会,一定会越变越好的。儿子啊,你要相信妈妈的话……”
  我没有料到,两年来一直深陷在失去丈夫的不幸中的她,竟然会用那么一大段话来启迪她的儿子。刹那间我的眼眶湿了。我联想到了这样一句话——民族和民族的较量,也往往是母亲和母亲们的较量。我顿时替非洲大草原上那一头小象骄傲,也替大象做出的榜样骄傲。那么我们——万物之灵的人类还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曾经有过的暴戾行为反省呢?去不断更新自我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