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诗中有谜,寄情托思

作者:金 寅




  魏晋南北朝时,制谜和猜谜成了文人斗智的游戏。如《三国演义》里有两则描写曹操出谜的故事:一是曹操叫人建造花园,竣工后他去观看,看毕在门上写一个“活”字,杨修心领神会,立刻让人把门改窄了。原来“门”中写“活”就是曹操嫌门太“阔”了。二是曹操收到客人送来的一盒酥糖,便在盒子上写上“一合酥”,杨修领会其意,便叫大家吃了。曹操问他怎么敢把酥糖吃了,杨修说:“宰相吩咐,怎敢不吃?”原来“一合酥”拆开读就是“一人一口酥”。这大概就是早期利用实物制作的曹娥体拆字谜。之后晋潘岳、南朝刘骏、谢灵运、谢惠莲、萧绎、萧巡等著名文人,都纷纷制作过谜,并突破了曹娥体。
  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过一条“井”字谜:“二形一体,四支八头,一八五八,飞泉仰流。”前三句写字形:“二”字的字形被连成一体,一共四笔有八个角;后一句描绘了吊井水的形象:井里的水像泉一样向外涌。这是字形与事义结合的谜。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里对谜下了著名的定义:“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或体目文字,或图象品物,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回互其辞”是手法,“使昏迷也”是目的。也就是说,灯谜是通过委婉曲折的词语,制造歧义,使人一时难以明白,或者借文字形体的变幻,或者借事物形象的隐喻,让人猜思的一种智力游戏。
  灯谜又是文化人传达思想的一种独特文体。南北朝《玉台新咏》选编了无名氏作的一首民歌:“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诗歌隐射:“夫”今何在?“出”。何当“还”?“月半”!古代行刑让犯人趴在藁砧上,用鈇斩之。“鈇”谐声“夫”。“山上复有山”合成“出”字。古时大刀的刀柄上有个“鐶”,“鐶”谐声“还”(hu1n)。最后用“破镜”形象地比喻“飞上天”的半个月亮。诗歌用谜的手法一问一答,十分含蓄地寄情托思,写出了一位妇女的思夫之情。
  古代文人往往亦诗亦谜,既显示文采又隐藏含义,同时卖弄才学。后世的苏轼、黄山谷等大诗人,也都是大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