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回溯谜史 浓浓谜情

作者:金 寅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明高雅的文字游戏,也是民间文学花园里一枝色彩诱人、异香扑鼻的奇葩。灯谜这个名称产生得比较晚,但是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耐人思索地创造出委婉语义,则可以追溯到汉字和汉文化的起源。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摹事物情状,通过曲折别致、变化多端的语言,隐晦地进行刻画,却不直接说出该事物,以供人猜思。例如我小时候曾听到这样的谜:弯背老公公,胡须一大蓬,见水鲜蹦跳,遇火满身红。猜一水生动物,答案是“虾”。寓意奥妙,耐人寻味。这种形式的人们称它事物谜,也叫谜语。另一类是利用曲折别致、含义多歧的语言,把汉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巧妙地加以变化,让人们费心猜思。在我读中学时,一位老师板书了一个“斗”字,叫大家猜一植物,答案是“百合”。原来“合”是一个多音字,又读“g”,表示容积的计量单位。100合等于1斗,所以“斗”字猜“百合”。这种谜人们称为文义谜,也叫灯谜。前者事物谜可以引发感性的形象思维,后者文义谜可以帮助掌握汉语并加强抽象思维。猜灯谜既启发思维,又锻炼智能,也可使人增长知识,提高文字修养,享受生活情趣。因而历来深受群众喜爱。
  历史上第一条事物谜据说是黄帝创作的。黄帝有一首古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不知其中的含义,耐人费猜。原来它是一条谜,猜一原始生产工具。答案是“弹弓”。原始弹弓由一杆富有弹性的竹枝和一根竹管组成,竹枝的一端与竹管相连,用力弯曲另一端跟竹管连接,即所谓的“断竹,续竹”。接着,把泥土搓成的丸子放进竹管,利用竹枝的弹性力量把泥丸弹飞出去,追逐奔跑的野兽。这就是所谓的“飞土,逐肉”。后人称这首谜为《弹歌》,也叫《断竹歌》。
  历史上最早的文义谜应该跟文字的创生同时,这里我们就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见例举一个。《说文》中有一个字:“秀”。如果没有接受过文字学教育,不依靠字词典,想直接揣摩它的意义是很困难的。我们的祖先创造这个字时,是为了表达他们对一种身边最常见自然现象的感受。从文字本身看,很简单,“秀”由上“禾”下“乃”组合而成,“禾”是农作物,“乃”在现代汉语里用得几乎很少,相当于“就”的意思。所以看不出“秀”究竟代表什么自然现象。原来“乃”本是描写女子怀孕的形象,上凸是乳房,下凸是鼓起的腹部。我们的祖先用它来比拟稻谷的穗子已经鼓起,像孕妇怀孕一样。所以“秀”字的谜底是:作物成熟开花。我们的每个汉字都仿佛是一个谜,它们通过字形来暗示某一事物或现象,犹如一条条文义谜,是十分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