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创新就是拒绝平庸
作者:武 卿
(编 者)
目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已经被提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青少年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是引起各界的关注。针对当下学校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种种问题,记者专门走访了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汤吉夫先生。
记者:您是如何理解创新人才的?请您谈谈我国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
汤吉夫:创新就是拒绝平庸、保守,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可以说就是创新人才。创新太重要了,它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础,没有创新,发展就无从谈起!
就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大多数学校搞的还是应试教育,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考试,考高分。教师追求的只是升学率,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这种学校培养的学生怎么会有创新能力呢?应试教育伤害的不仅仅是学生、老师,还伤害了整个国家的教育,大环境不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个难题。
记者:您认为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创新人才培养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汤吉夫:首先还是应试教育的存在及其弊端。应试教育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习惯势力使然。从古代的科举考试至今,考试考的都是书本上的死知识,学生就是为了猎取功名和考取高分而用功学习,多少年来一直如此。二是教育资源的紧缺使然。教育资源紧缺导致学生入学、升学存在白热化的竞争,有竞争就有淘汰,而应试是解决竞争的一个最便捷的途径。三是标准化答案使然。比如要考查朱自清的《背影》传达了怎样的感情,可以从父亲的角度说是表现了父亲平实而深沉的感情,也可以从儿子的角度来理解父子之爱,但是标准化答案只认可前者,限定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加之技术化时代的到来削弱了人的主体性,现在很多学校实行电脑考试,学生点击鼠标就能答题,学生无形中变成了答题的机器。
其次,教师的自由度受到束缚。以前教师教学的自由度比较大,自己的情感、审美和丰富的人生经验都可以带入课堂。现在的学校教学,教师有教学参考书和教学答案,规定的教学任务完不成,考试就没有保证,始终是围绕着考试而进行;而学生则是为了考试被动地学习。学习兴趣的丧失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在的社会日益商品化,物质金钱的诱惑渗透到了各个角落。许多学生不愿刻苦努力地学习、寄希望于一夜成名,“超女”现象就是这样的例子。在这个浮躁的环境中,学生们都想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想走捷径,而忽略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慢慢积累的过程,一种科学的精神普遍缺失。
记者:在现有的状况下,您认为教育应该如何做好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汤吉夫:要培养创新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改革作为教育指挥棒的中高考的命题方式。在今后的中高考中,可以进一步增加考查学生能力的试题,扩大考查学生能力的空间,让标准答案变得更有弹性。这一变更会直接引导学校考试方法的变更,从而使教师教学的方法有所改变,学生的学习也会相应地变得灵活一些。
其次,改变现有的评价标准。现在很多学校评价学生往往以学生分数作为主要参考依据,这样就束缚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建议削弱这样的评价标准,积极推进过程性评价,评价可以参照多个方面进行,新课程倡导的成长记录袋就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方式。
第三,应该给教师一定的选择教材的权力。比如可以把规定性的篇目适当缩小,让教师自主选择篇目来上课,这样能使课堂教学富有弹性,更能调动教师上课、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此外,作为教学的有益补充,教师也可以把当代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
记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汤吉夫:教师应该先培养自己的创造性,通过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创新。就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可以打破常规,引进一些新的理论,比如叙事学理论、陌生化理论等。有许多中学老师来信问我,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套用以前的方法怎么讲也不通畅,看不明白。其实这是一篇意识流的小说,把关于意识流小说的一些理论讲清楚,学生就可以自己悟出文章的真谛,说不定还能有一些新的看法。其实这种打破传统式新型教学方法,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此外,当前网络文学盛行,教师也应该予以关注,吸收其理论的精华部分,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样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才有可能形成。不过遗憾的是,在现存体制下,教师实际变成了照本宣科的传声筒,学生变成了答题的工具,从而导致整个教和学主体性的双双失落,这是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创新源自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努力,有努力才会有创造。因此,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要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才能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打好底子。
(选摘自《新课程报》2006年12月4日,“焦点访谈”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