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文字与语言表达
作者:王清泉
(编 者)
凡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语言表达,都要进行语言表达。但同样是语言表达,就有优劣之分,高下之别。有的语言精炼,有的语言繁琐;有的语言流畅,有的语言晦涩;有的情真而意切,有的虚情又假意。产生这样不同的表达效果,归根于对文字意义的熟知程度与运用程度。我们知道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可以超越口头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起到“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的作用。当你要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时,当你要用恰当贴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意时,就离不开对文字本身意义的了解。为此,从汉字本身出发探究字义,达到准确表意之目的,方是语言学习之根本。
从细处着眼探究字义。现仅举几个字义相近的字,来说明如何利用工具书把握字义。以“寝”“眠”“卧”“睡”“寐”“假寐”为例来探究其本身意义,辨析其字义之异同。《说文解字》:“寝,卧也。”从字形来看,会意字。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今北人居长炕,上铺以席,就寝前必持帚扫除灰尘,盖自古之遗俗也。”诸葛亮《后出师表》:“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从上述不难看出,“寝”是在房子里躺在席上睡。“眠”是闭上眼睛,没有睡着。《说文解字》:“卧,休也。”休,饶炯《部首订》:“卧者,或屈伏于床,或屈伏于几,皆休息其形骸。”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古文‘臣’与‘目’同形,卧当从‘人’、从‘目’。……觉时目张,卧时则目合也。”由此,“卧”是倚着矮桌子睡,地点不同。“睡”是坐寐的意思,就是坐在那里睡着了;它和“寝”不同。“寐”《说文解字》说:“卧也。”《段注》:“俗所谓睡着也。”朱骏声《通训定声》:“隐几曰卧,合目曰眠,眠而无知曰寐,坐寐曰睡,不脱冠带而眠曰假寐。”“假寐”就是不脱衣冠坐在那里打瞌睡。从上述有关睡觉的文字来看,可知虽然这些字表示的意义相近,但从细微之处仍能区别它的意义,也就有不同的用法,使用时必然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效果。
再如“项”“颈”“领”三字,也应从细处着眼,探寻其不同意义,分辨其不同用法。“领”是指整个脖子。如“引领而望”是说伸长着脖子在远望;“首领”是脑袋脖子的总称;“项”是指脖子的后部。成语“项背相望”是说:一个跟着一个在走,后面的人望着前面的“项背”。“颈”一般是指脖子的前面。古人说“刎颈”是自杀的意思,如楚霸王项羽刎颈自杀了,不能说“刎项”,因为“项”是在后面的,那就自杀不了了。所以,在古汉语中,字义分得很细,古人在使用时也是很注意的。我们今天使用汉字表意时,也要字斟句酌。
从文字使用着眼,探究字义。如“贫”与“富”,“穷”与“达”。先说“穷”字,《庄子·德充符》中有“死生存亡,穷达贫富”句,其中“贫”与“富”相对,“穷”与“达”相对,从它们的反义词中便可看出“穷”与“贫”的差别。《庄子·秋水》中有:“今我睹子之难穷也。”“难穷”指北海茫茫,不见水端。王勃《滕王阁序》:“岂效穷途之哭?”“穷”有“尽头”义。《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指仕途坎坷,困窘不得志。成语“无穷无尽”“穷”与“尽”同义对举。《列子·汤问》:“未穷秦青之技。”“穷”活用为动词,有学尽义。再看《说文解字》:“穷,极也。”“极,终尽。”徐楷《系传》:“入于穴,是极也。”极,终结之地、尽头。然后说“达”字,《论语·子路》:“欲速则不达。”《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都有到达、通到义。《促织》:“自昏达曙,目不交睫。”《孟子·公孙丑上》:“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都有时间到达、声音传到义。《论语·雍也》:“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有通达事理义。《滕王阁序》:“达人之命。”有豁达、胸怀宽广义。而在“死生存亡,穷达贫富”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句中,有得行其志,实现愿望义。《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侯”与《孟子·离娄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句中,有“显达、显贵”义。由上述可推断“穷”“达”本义、引申义,便对二字产生透彻的认识,对我们阅读文言文,表情达意大有裨益。至于“贫”与“富”的字义探究方法同上,暂不赘述。
总之,一管难窥全豹,这里只列举其二。要想阅读文言文,了解古人之思想,就要多查工具书,抓住字义,并多归纳总结;要想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创设优美的意境,就要先从字义入手,探源入微,在炼词炼字上下狠功夫;再归纳汉字使用例句,探寻用字的妙处,练习仿效,方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收到好的效果。
探究字义,才是提高语言表达之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