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三甲与一甲

作者:杨齐生




  三甲和一甲都是科举术语,是到了宋朝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宋初的科举考试,举子在殿试阶段都有可能被淘汰落第。有的举子多次殿试落第,心生不满,就常有一些过激行为,后来又出现了举子张元因多次殿试落第而投奔西夏的严重事件,于是殿试就改为全部录取。
  最初录取的进士按考试成绩划分为五个等级:第一、第二两个等级称为“赐进士及第”,第三等级称为“赐进士出身”,第四、第五两个等级称“赐同进士出身”。后来这五个等级又简化为三甲:一、二两个等级称一甲,第三等级称二甲,四、五两个等级称三甲。三甲就是第三甲,从名次上说是很靠后的。在明、清时期,把考中进士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称为一甲或第一甲,但绝不能称为三甲。从第四名开始至100名左右,称为二甲或第二甲。余者统称为三甲或第三甲,约200人左右。自张元事件后,凡通过省试的举子,至少就是三甲的进士,也就是第三甲的进士。虽说中了进士很光彩荣耀,但相对而言,三甲的一个“同”字,会让人在心理上感到不太舒服,似乎这个进士是很勉强得来的,不是一个合格的进士,有人甚至还感到这是一个耻辱而一辈子耿耿于怀。
  清朝的名臣曾国藩就是这么一个人。他考中进士时,对自己仅名列于三甲而感到极大的羞辱,因此在发榜的当天就准备打道回府,只是在友人的再三劝说之下才留了下来等待选官。按照通常的规则,考中三甲的进士是进不了翰林院的。曾国藩在好友的多方奔走活动之后,虽然也进入了翰林院,但内心总是对自己未能进入二甲感到不舒坦,这成了他的一块永久心病。他的这种心理,在徐珂《清稗类钞》的一则趣闻中有着很形象的反映。
  据《清稗类钞》记载,曾国藩在做两江总督的时候,有一次和客人属对,对到一个“如夫人”的上联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下联对上。客人突然想到了“同进士”这个词,认为是一个绝对。因为“如夫人”不是正式的夫人,只是小妾;“同进士”也不是正式的进士出身,在进士中也是低一等的。于是他就把这个“同进士”对了上去。不料曾国藩一听,顿时变了脸色。客人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和唐突,也显得很是尴尬。虽说这个下联对得很工整而且巧妙,无奈却触及到了曾国藩那始终不能愈合的伤痛。
  所以,常常说的“进入三甲”并不是名列前茅,刚好相反,是列于末等的意思。再看下面这个例子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和原义不相符合的。“中国选手首次跻身三甲”,原义是“中国选手首次进入前三名”,我们知道,“一甲”就是前三名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也叫三鼎甲,因此应该把“三甲”改为“一甲”或“三鼎甲”才符合原义。
  
  【灯谜(一)答案】
  (1)判断词;(2)共同语;(3)铁凝;(4)满足需要;(5)天净沙;(6)太空行走(空,读作k7ng时,表示空闲);(7)笑面人生(意思是:笑着见面,那人很陌生);(8)中间插播;(9)不成文法(读成:不成·文法);(10)马良行(行:能干、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