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把写作视为最好生命方式的人:斯妤
作者:彭 振
(编 者)
● 作家档案
斯妤,福建厦门人。当代作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写作,著有散文集、小说集二十多部,著有散文集《两种生活》《某年某月》《风妖》《斯妤散文精选》,小说集《出售哈欠的女人》《寻访乔里亚》,长篇小说《竖琴的影子》及《斯妤文集》(4卷)等。斯妤曾在1993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8年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同年10月获“当代女性文学创作奖”,并曾获国内多种散文奖。其散文既先锋又典雅,既绮丽又深情,有评论称,斯妤的散文具有“宁静的力量”。小说则奇谲诡异,灵动饱满,熔沉重与幽默,悲剧与荒诞,现实与幻想为一炉,令人耳目一新,深受青年读者欢迎,并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介绍到国外。现居北京专业写作。
● 作品选读
家
斯 妤
外祖母的家紧挨着港湾。那是闽南海边的一个普通小镇。鳞次栉比的一排“竹篙厝”里,有我魂牵梦绕了三十年的家。我在那里度过童年和少年。矮小瘦削的外婆把这个家建成了我的乐园。楼上楼下是我疯跑的场所,二楼平台上有我开辟的菜畴,天窗里流泻下来的月光,我把它当成宝石来欣赏,虔诚地一跪就是半天。屋后的葡萄架下,每到夏夜便是老祖母略带沙哑的嗓音,一遍遍地讲述神秘故事,连星星也受了吸引,探出身子来倾听。虽然大门上的铜环里常常有绳子伸展下来,拦腰拴住我的弟弟和妹妹,外祖母却始终对我网开一面,任自由和欢乐无边无际地覆盖我。
接下来是天灾人祸争相肆虐的三个年头。三年里家中少了笑声,多了嚼菜根、喝清汤的叹息声。老人们饿得连皱眉头都没力气。孩子们饿得天天嘬着手指在阳光下发呆。我背着书包有气无力地往家走。刚拐过横街,隔着港湾便看见外婆站在屋后的土台上,用手遮着前额朝这边眺望。饿得腰已直不起来的外婆终于看见我了,嘴角绽出灿烂的微笑。她有些诡谲地朝我摆手,示意我别走大门,沿邻居家后院的小路直接到厨房。我走进厨房,外婆已把厨房的门掩上,正从冒着热气的锅里端出一碗绿油油的食物来。我顾不上道谢也顾不上看碗里是什么,三口两口便将食物倒进肚里。
吃完后才知道碗里装的是番薯叶心。
那一阵全家的口粮是番薯叶,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外婆心疼我,将嫩绿的番薯叶心一片片挑出来,拌点油(珍贵无比的油!)拌点盐藏起来给我吃。
拌了油的番薯叶心比清水煮的又老又涩的番薯叶好吃二十倍,外婆天天支走小舅小姨给我开小灶。每次吃完后看着外婆那憔悴的面容佝偻的腰,我尚不省事的心里也会涌起阵阵涟漪:家多么好,亲人多么好呵!
父母亲的家搬离老屋,迁到母亲学校的宿舍时,家便成了一个狭小又鼓鼓囊囊的口袋。一间教室用竹帘一隔两半,里面是父母和小弟的卧室,外面是饭厅兼妹妹和我的闺房。有客来访,饭厅与闺房又变成了会客室,床板与矮凳同样供客人落座。碰上饶舌的访客,几杯安溪茶落肚更是谈兴遄飞,无意告辞,我和妹妹只得恨得在里屋跺脚。事后向父亲抗议,父母总是温和地一笑:“是旧日的学生,好些年不见了。”不过家虽狭小,温情却如空气一样弥漫。下班回来,母亲总是不停地忙碌,不是呆在厨房里研究菜谱,为家人烧制可口的饭莱,便是埋头案前,裁布料,做衣服,精心装扮每一个家庭成员。母亲的烹调、缝纫技术堪称一流,便时常有父亲的同事来要酒席吃,有母亲的同事来求裁衣做衣。父亲不堪烦扰,时常皱眉。母亲却一概来者不拒。我时常纳闷母亲那样瘦弱的身体,如何有那样充沛的精力。每次都是我们一睁眼,便看见母亲忙碌的背影,夜里醒来时,母亲的房里总还亮着灯。我们姐妹时常戏称母亲是铁打的身子豆腐的心。而且至今我们仍常遗憾母亲那充足的精力没有传给我们(我们姐妹都是懒散的人),而母亲如今已六十出头了,仍旧天天不停地操劳,似乎从没有感觉疲倦的时候。
母亲里里外外操持的时候,父亲总是静静地在里屋看书。父亲早年即是闽中地下党成员,他介绍入党的人里有的早已在省里身居要职,父亲却从土改后自愿转到教育界起便始终留在教育界,而且渐渐从正职当成了副职。父亲的许多学生为父亲不平,因为他们深知父亲热爱教育爱惜学生,也深知父亲的才学与清正不阿,父亲却始终泰然。我常常觉得父亲身上有种大智慧,他认为结果就行为(不媚上欺下,不蝇营狗苟,不与官场周旋)来说十分公平。或许他想要的就是这种适心怡性、不扭曲自己,以及随之而来的淡泊与安静?总之,父亲在家的时候(此时正是“文革”盛期,打斗吵闹甚嚣尘上,父亲作为走资派下台后,因历来爱惜学生,在师生中口碑好,故蒙两派学生默许,回家逍遥),他捧在手里的书,他透过眼睛流露出来的目光,甚至父亲床头那盏橘黄色的灯,总是令家中弥漫着一股恬淡、安然的气氛。这气氛我至今一闭上眼仍能真切地感受。告别父母亲的家,独自踏上自己的人生旅途至今已近二十年了,二十年里说不上腥风苦雨,也常常有忍不住要放声痛哭的时候。每次痛苦要淹没我的时候,母亲坚忍的背影、父亲泰然的目光常常会蓦地涌进心里,使我顿时猛醒,顿时收束起眼泪,并为刚才的泪下如雨羞愧。由此我常想,一个温馨、慈爱、智慧的家对于生长中的心灵、漂游中的心灵是多么重要,多么不可或缺啊,但愿我也能为儿子营造一个这样的家。
某年某月
斯 妤
隔壁的慌乱传出来的时候,记得是在夜半。那天我患着失眠症,正异常清醒地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我感觉疲惫极了怠倦极了,但纷乱的大脑却依然清晰亢奋如同白昼。我没有意识到这是那个有着粗重呼吸的老妇人临终前的神秘刹那。但很快我听见隔壁的门打开了,里面的人进进出出传出一片骚动与慌乱。
第二天尚在睡梦中便听见楼下有人仓促地唤人。我顿时想起昨夜隔壁传出来的慌乱来。我想那有着男人般粗重呼吸的老妇人难道她已离开?
她最后离开的时候我本来可以去送行。因为她是在上午十点左右才被几个年轻力壮的男子抬出家门的。想象那一夜之间僵硬了的高大躯体在几个小伙儿肩上多么沉重伟岸。被抬出家门的一刹那,老妇人会再次扶住门框,粗重而沉缓地呻吟起来吗?
我没有去为她送行。我说不清为什么终于没有去送行。但我明白我心里是真切地浸满了悲哀的。
她生前的呻吟至今仍旧清晰地留在我的耳畔。她的呻吟沉缓而且粗重。我第一次谛听时我以为那是一个老头儿。她那些天常常大声呻吟着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楼来。我被那粗重的高声呻吟所吸引,曾经长久地贴在窥视孔前像守候日出一样守候他出现。他出现得十分缓慢。但我听到那粗重沉缓的呻吟沿着楼梯一级一级缓慢地升上来。
他出现在窥视孔前时我大吃一惊。他竟是一个高大的裹着头帕的老妇人。她脸上皮肤粗糙得如同千年老树。她并且有着一张丑陋男人的苍老面孔。她在窥视孔前发出沉重的呻吟时我感觉自己浑身一颤。
那天欣赏那本素描集时我也感觉浑身一颤。那个手摇转经筒的藏族老人发出来的目光刹那间穿透我的五脏六腑。他淡淡地坐着,眼中满是沧桑,满是悲悯。那沉重、睿智、犀利的目光静静投射着。我看见它穿透历史,穿透现在,也沉郁久远地刺向未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