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月夜赏昙

作者:赵 明




  辛巳仲夏,既望晴夜,余闲坐姑家。倏尔窗外喧噪,凭窗观之,或指望邻家阳台盆景,曰:“昙花开矣。”遂擎相机、携孩童登邻门者如潮涌来。
  邻家唯一老妪独居,老者素爱邻里。余叩之门。笑相迎进。灯辉月华之下,肩颈耳鬓之间,余幸窥昙之雪貌,其如冰似玉之瓣,赤金难易之蕊,缥缈清幽之香,实为世间稀罕。妪云此乃大儿年关自西域奉回,娇客不嫌楚地风土,初到绽开,众人惊异。
  是时皎月孤悬,或有流星划落。余等不忍误长者安,亦不愿观昙之凋零,各自谢还。
  次日,市新闻报之。呜呼!昙花一现,举世皆叹。而身见其形,嗅其香者几人?况世有昙花几多,开者几回?岁岁年年,繁星万点未过百夜;年年岁岁,满月当空月转三番。且皓月繁星未尝共现于苍穹,而常同隐于昙海,是固美难异乎?余感慨良久,得一七律。时隔五载,偶见之,感世身沧桑,悟人生漫漫,敬昙之高洁,当上下求索。略改一二,作序记之。
  羞花愁颤一怒开,
  玉瓣金蕊何人裁?
  碧海繁星千万载,
  皓月醉人几时在?
  流星一晃匿阴霾,
  昙花一现隐尘埃。
  夜来昙香溢昙海,
  便邀嫦娥九天来!
  
  细 细 品 味
  对中学生而言,勇于尝试古文、律诗创作,难能而可贵。
  昙花,原产于美洲墨西哥,常绿灌木,花大,白色,多在夜间开放,开花时间极短,故难得一见。作者有幸得观昙花一现之美,深感“如冰似玉之瓣,赤金难易之蕊,缥缈清幽之香,实为世间稀罕”,故作诗记之。取诸生活,值得肯定。
  “玉瓣金蕊何人裁”等诗句较有诗味。“开、裁、载、在、霾、埃、海、来”押韵,读来琅琅上口。
  文言的序与律诗相配,文雅,给人美好的享受。
  好诗好文往往是反复推敲出来的。本文还可从以下两方面着力修改:
  
  一、炼意。
  所谓炼意,就是要提炼思想感情。王国维《人间词话》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写昙花,总会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情感。作者序中说“余感慨良久”,“感世身沧桑,悟人生漫漫,敬昙之高洁,当上下求索”,可见作者情动于中。借昙花这一意象,不同的人“情动而辞发”,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作者由“昙花一现”表达“美不常在”的思想,很好,只是缺少新意。古人强调诗歌“以意胜”,就是要在炼意上苦下功夫。
  
  二、炼字。
  所谓炼字,就是锤炼文字。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语言更须精心锤炼。炼字,要以炼意为前提;炼字的目的,是为更好的表达思想情感服务。如首联,可以考虑将“玉瓣金蕊何人裁”提前,先见其形,再传其神;以问开头,再作回答。修改“羞花愁颤一怒开”一句,以突出昙花的“神”(娇美、羞涩、高洁、矜持……根据炼意确定)。
  律诗要讲究平仄、对仗。平仄且不说,颔联和颈联是必须对仗的。颔联“碧海繁星千万载,皓月醉人几时在?”其中“繁星”是偏正结构,而“醉人”是动宾结构,不相对。
  “昙海”一词在诗与序中都出现了,须推敲。
  诗歌语言精炼,力求思想感情的“密度”大些,即言约而意丰。
  序中有些地方也要推敲、锤炼,如:
  “倏尔窗外喧噪,凭窗观之,或指望邻家阳台盆景,曰:‘昙花开矣。’遂擎相机、携孩童登邻门者如潮涌来。”可修改为“忽闻牖外惊叹:‘昙花开矣!’凭窗而视,或指邻家阳台盆景。须臾,邻人纷至,或擎相机,或携孩童。”
  “邻家唯一老妪独居,老者素爱邻里。余叩之门。笑相迎进。”可修改为“邻家独居老妪,素善邻里。余叩门,其笑相迎。”
  “余等不忍误长者安”可修改为”余等不忍久扰。”
  “满月当空月转三番”“而常同隐于昙海,是固美难异乎”等句可再推敲。
  创作诗歌,要有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多作,自工。
  (点评教师 雷其坤)
  
  点评者简介
  雷其坤,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北京十一学校。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分会理事。带高三12届,所教学生有省、市状元。教学光盘、设计、论文获全国竞赛一等奖二十多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多篇。专著、主编、参编图书三十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