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朗读——语文学习中不容忽视的环节

作者:刘春龙 姜德玮




  朗读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恰当机敏地进行口语交际”,还明确规定了古诗文背诵篇目,这都说明了朗读训练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朗读,顾名思义就是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一篇课文,通过朗读、体味文章的精义妙理,体味作者的神思妙笔。
  例如朗读鲁迅《药》描写康大叔突然闯进华老栓的茶馆时所嚷的一段话:“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单纯停留在字面认读上,一般的读者也能理解其意义。但加上强烈的语气朗读,更易使听者产生联想,从而认识康大叔这个凶狠贪婪、缺少教养与粗俗不堪的刽子手形象。
  《雷雨》中周朴园“沉吟”地说“无锡是个好地方”,鲁侍萍也接着说:“哦,好地方”。学习中抓住这两句台词的朗读,就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及情感,虽然两句话大致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不同,周朴园赞美,因为无锡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但这一句触痛了侍萍记忆的伤疤,她的心情应是惨痛的,通过朗读,学生才能深刻体会人物形象。
  可见,朗读是引导我们领略课文蕴含情感的极佳途径。在语文学习中,随着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不仅能培养良好的语感而且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会逐步加深。那如何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使得朗读在语文学习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呢?具体做法是:
  
  一、设置情境进行朗读训练
  朗读时可以选择一些意境接近的乐曲来播放,在音乐的配合下朗读,可大大地扩展想象的范围,提高悟性,触发灵感,净化情绪,塑造良好的情境。这样还能强化朗读者的“角色”意识,增强朗读效果。进而加深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
  
  二、进行意象积累,诱发想象,表达情理
  只有头脑中有丰富的意象积累,才能被作品的语词迅速唤起,组合成相应的准确鲜明的新意象。语文教材大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中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都对人有很大的感染力。在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和生动形象的描述,诱发再造想象,在头脑中唤起与词语相关联的表象,并按照作者的描述进行表象组合,以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样做既可深入领会课文内容,又培养了想象力。
  例如,《守财奴》中老葛朗台抢夺梳妆匣一节。作者连用三个形象性的动词“纵”“跳”“扑”,这时的葛朗台已是六七十的“老头儿”。读的时候,要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骨瘦如柴的干瘪老头儿一见金子立刻眼冒金光,饿虎扑食般一纵,扑上匣子,夺将过去。一连串的尖音“噢,是真金!金子!”脱口而出,连声音也因贪婪的满足而颤抖,失去了正常的音质。老太太害怕得在一旁连声哀求:“上帝呀,救救我们!”欧也妮四肢发抖,目瞪口呆。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出文章的形象美。
  此外还要注意把握作品的“文气”。文气是由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体现的,当然也就决定着朗读时语调的轻重、抑扬和舒缓的变化。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之情,黄河浪《故乡的榕树》的绵绵乡情,陶渊明《饮酒》的淡雅闲情,都应该好好把握,方能读出味来。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全文的情感基调是悲愤和沉痛。开头,作者用了一个长句点明烈士遇害的时间、地点和“我”的沉痛心情。那么,在朗读时就宜用缓慢、低沉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沉痛的心情。又如作者在写到当局的凶残和流言家的卑劣时,用了一连串短句。在朗读时,就应用高亢、激越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的愤激之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朗读像一股清泉,荡起了语文学习的层层涟漪,焕发其无限生机。 因此,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要高度重视朗读的作用,不断提高朗读技巧,从朗读中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从而促进语文学习。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