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元好问传

作者:李明隆




  好问字裕之。七岁能诗。年十有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
  中兴定五年第,历内乡令。正大中,为南阳令。天兴初,擢尚书省掾,顷之,除左司都事,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
  为文有绳尺,备众体。其诗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沉。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其长短句,揄扬新声,以写恩怨者又数百篇。兵后,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铭志尽趋其门。其所著文章诗若干卷、《杜诗学》一卷、《东坡诗雅》三卷、《锦机》一卷、《诗文自警》十卷。
  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己所当任。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于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乐夔所沮而止。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乃构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摭所闻,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至百余万言。今所传有《中州集》及《壬辰杂编》若干卷。年六十八卒。纂修《金史》,多本其所云。
  (选自《金史》卷126)
  
  【文学常识积累】
  元好问是金元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金朝灭亡后,他拒绝做元朝的官,隐居乡里。在隐居期间,先后编成了史料价值极高的《中州集》和《壬辰杂编》。元好问一生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的诗歌。他的《论诗三十首》,在文学批评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知识考查】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亡史作,己所当任任:承担
  B.既而为乐夔所沮而止沮:沮丧
  C.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往行:事迹
  D.纂修《金史》,多本其所云本:参照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所著文章诗若干卷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B.乃言于张,愿为撰述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C.乃构亭于家,著述其上
  而后乃今将图南
  D.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3.下列六句分为四组,全都表现元好问“以著作自任”的一组是()
  ①以写恩怨者又数百篇。
  ②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
  ③四方碑板铭志尽趋其门。
  ④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
  ⑤采摭所闻,……至百余万言。
  ⑥纂修《金史》,多本其所云。
  A.①④⑤B.①②⑥
  C.②③⑥D.③④⑤
  4.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好问从小才学过人。7岁便能作诗,20岁时他写了《箕山》《琴台》等诗,受到礼部赵秉文的竭力推崇,名声震动京师。
  B.元好问对金国很有感情。他先后担任了金的内乡、南阳县令,尚书省的属官,左司都事,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朝灭亡后,元好问就不再做官,而专心著书,编撰金国历史。
  C.元好问的诗文独树一帜。他的文章有明确的标准,构思奇特,风格劲健,巧缛新丽,特别有新意,发扬新声,并带着幽州、并州人的一种豪侠之气,一共有几百篇。
  D.金国灭亡后,元好问认真采集金代君臣们留下来的言论、事迹,写成《中州集》以及《壬辰杂编》若干卷,为后人纂修《金史》提供了参考。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年十有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
  (2)为文有绳尺,备众体。其诗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沉。
  
  【答案点拨】
  1.B (“沮”通“阻”,“阻止”的意思)
  2.D(介词,用。A项中“所”,助词,译为“……的”,作句子的定语;助词,译为“……的感情”,作句子的宾语。B项中“为”,介词,替;介词,因为。C项中“乃”,连词,于是;副词,才)
  3.A(②③不属于著作方面,⑥是别人的行为,不能表现他的“著作为己任”)
  4.C(将元好问诗文的特点混淆,“构思奇特,风格劲健,巧缛新丽”“特别有新意”是他的诗,“慷慨悲凉,带着幽州、并州人的一种豪侠之气”是他的歌谣。“发扬新声”“一共有几百篇”的是词曲)
  5.(1)14岁那年,跟随陵川(今属山西)郝晋卿学习,他不学如何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那一套,而是深入研究经传和诸子百家,他刻苦学习了6年,成为博洽而通达的饱学之士。(2)元好问写文章有明确的标准,各种体裁的文章他都写得很好。他的诗构思奇特,风格劲健而绝不雕琢镂刻,巧缛新丽而绝去浮靡绮丽。五言诗高洁古雅,沉郁悲壮。
  
  【参考译文】
  元好问,字裕之。7岁便能作诗。14岁那年,跟随陵川(今属山西)郝晋卿学习,他不学如何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那一套,而是深入研究经传和诸子百家,他刻苦学习了6年,成为博洽而通达的饱学之士。接着,他下太行,过黄河,外出游学,写了《箕山》《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看到了这些诗,认为在近代没有这样优秀的作品。于是元好问的名声就震动了京师。
  兴定五年(公元1221年)中进士,任内乡(今属河南)县令。正大年间,担任南阳(今属河南)县令。天兴(公元1232~1234年)初年,提升为尚书省的属官,接着,又授为左司都事,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朝灭亡后,元好问就没有再做官。
  元好问写文章有明确的标准,各种体裁的文章他都写得很好。他的诗构思奇特,风格劲健而绝不雕琢镂刻,巧缛新丽而绝去浮靡绮丽。五言诗高洁古雅,沉郁悲壮。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别有新意。歌谣慷慨悲凉,带着幽州、并州人的一种豪侠之气。他所作的词曲,发扬新声,大都是针对国家多难,人民不幸,以抒发他的悲壮胸怀,一共有几百篇。战乱以后,一些故旧相继去世,元好问成了文坛的一代领袖,各地要写碑文、墓志铭之类的文字都来求他写作。他所写的文章、诗歌有若干卷、《杜诗学》一卷、《东坡诗雅》三卷、《锦机》一卷、《诗文自警》十卷。
  到了晚年,元好问更加把著述作为自己的任务,他认为金立国以后,它的典章制度几乎可以和汉代、唐代相比,现在金国已经灭亡,要赶快把它的历史写下来,而这著述的任务,自己是当仁不让的。当时,金国的那些实录都在顺天(今北京)张万户家里,元好问就对张万户作了说明,表示自己愿意撰写《金史》,后来被乐夔所阻止。但是元好问说:“不能让一个朝代的事迹泯灭而不传下去。”因此就在自己家里建造了一座亭子,自己就在里面撰写金代的历史,因为不是政府交给他的写作任务,所以他把自己写的东西称为“野史”。凡是金代君臣们留下来的言论、事迹,元好问都认真进行采集,他把听到的一点一滴都用小的纸条、小的字体记录下来,一直到一百多万字。今天他所传下来的著作有《中州集》以及《壬辰杂编》若干卷。68岁那年去世。后来别人纂修的《金史》,大多是参照元好问的著作编写的。
  
  (供稿/四川资阳雁江区伍隍中学 李明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