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迷恋细节的先锋:苏童

作者:李希翎




  你问这干什么?难道你还想回家睡觉去?
  现在有八点半了吧?要是在家里,现在我该写日记了。
  写日记记什么?记你每天犯了多少罪?
  是王连举布置的暑假作业,每天一页,开学要交的,写日记其实很有意思,可以打发晚上的时间。
  你的暑假作业大概不用交了,人家开学是人家的事,没你的事了。
  我就剩下三篇日记了,再过三天暑假就完了。少年坐在桌子前盯着桌上的纸和圆珠笔,他犹豫了一会儿便提出了那个奇怪的要求,他说,让我写日记吧,反正现在你也不审我了,让我把今天的日记补上。
  审讯员最后答应了少年的要求,多半是出于一种好奇,他想看看这个不良少年会在日记里记些什么内容。
  
  少年李达生的一篇日记
  1974年8月28日晴
  东风劲吹,红旗飘扬,祖国山河一片灿烂。
  今天我到人民公园去玩,走过一个建筑工地时突然听见有人在惊叫,好像是从工地上掉下来一块大石头。那块石头正好砸在一个过路人的头上。出事故了,在这千均(钧)一发的时候,我奋不顾身地冲过去,抱住了受伤的老大爷。老大爷头上的血像喷泉一样流到了我的身上,把我的新买的白衬衫染红了,我有点怕脏,可我刚刚松开手,脑子里便闪过了雷锋、王杰、邱少云等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我想英雄们为了抢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连死都不怕,我难道还怕这一点血吗?想到这儿,我的心中充满了革命的豪情,我背起老大爷就往医院跑。老大爷伤口的血滴了一路,我的汗水也滴了一路,一路上我就想着救人要紧,忘了脏也忘了累,终于到了医院。老大爷终于得救了。医生问我的姓名,我说,做好事不应该留名,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一天过得真有意义啊!
  审讯员读完少年的日记后有好久说不出话来,他脸色铁青,把那页日记折成一条放进了抽屉,他记得少年在旁边说,这是暑假作业,写日记,日记都是这么写的。审讯员知道少年是在向他作出某种解释,但他并不需要这样的解释。他只是对少年说了一句,今天的日记交给我了。
  城墙案件后来不了了之。审讯员的同事找到了两个当事人,女的其实是一个美丽的长着一双丹凤眼的年轻姑娘,她是新风理发店的理发员,她的两条乌黑的长辫盘在头顶上,看不出来受伤的痕迹,根据他们的经验,假如她的头上遭受过创伤,医生应该剪去她的一头美发的。女理发员不承认她是受害者,她说她从来不去人民公园,就是去也是陪她父母散步,怎么会去城墙下面的杂草树丛呢?过了几天,公安员们又找到了刚刚出差回家的另一个受害人,那个男的。审讯员记得他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中层干部,一看就是那种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人,他的脸上有一道可疑的伤痕。但那个年轻干部轻描淡写地解释了伤痕的来历,他说他在外地住旅社,夜里回去在楼梯上摔了一跤,仅此而已。男的用一种斩钉截铁的语气否认了他的受害者身份,他说,我工作很忙,哪有时间去公园呢?
  事实上城墙案件的调查者是主动放弃调查的,他们已经清楚那一男一女永远不会配合他们的工作。审讯员后来对他的同事说,谁愿意来管这种不三不四的案子,不管也罢,只是便宜了那个混账孩子!
  审讯员所说的混账孩子就是达生,他当时是红旗中学的初三学生。审讯员一直在抽屉里保存着他的那一篇特殊的日记,他以为这个混账孩子迟早还会落在他手里,但奇怪的是审讯员以后再也没见过他,也许正如他自称的那样,他不是一个小流氓。二十多年过去了,审讯员即将从他热爱的岗位上退休,他在整理抽屉的时候找出了那张折成条状的日记,想起当年的事,他不由对着那页发黄的纸嘿嘿地笑起来,一个年轻的同事好奇地拿过那页日记读起来,读到一半他就说,老林呀,这有什么可笑的,我当年也写过这样的日记,写了好多这种日记呢。
  年轻的同事当然不知道二十年前的城墙事件,审讯员老林懒得告诉他过去的事情,他慢慢地撕掉了那页纸,他说,是呀,这种日记过去很多见,没什么奇怪的。
  
  阅读导引
  
  如果说苏童的入选上海版语文教材的《三棵树》,是表现了他人生经历的三个重要环节的话,那么,《八月日记》就是开启作者的童年记忆之门与沟通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之间的一把钥匙。
  在这篇小说中,真实与荒诞并存。犯罪少年的日记采用的竟是“雷锋体”,令人深思。在情节的展开中,苏童不露声色,精心营造气氛和构造细节。审讯员步步进逼,少年百般狡辩而且显得天真无邪——对成人脸色的出色观察,使他最终平安无事。最后,流利的日记书写说明了他在接受了学校教育后,说谎要比说真话容易得多。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高呼“救救孩子”,而苏童却在今天冷静地提醒着我们:“瞒和骗”的社会现状并未终结,我们依然要“救救孩子”!
  读苏童的书不是对生活的超脱,或许意味着更深的陷落,他的调侃冲淡着苍凉,他的完整藏匿着创伤,即使是笑也有些无人回应的冷落,如同一个人在空旷的房间里久久地笑,回荡起来的声音也寒冷。
  
  超级链接
  
  阿城:苏童的叙述中有一种语气,这种语气没有几十年来的暴力,或者说,即使苏童描写暴力,也不是使用暴力语言来描写暴力。苏童的阅读经历应该是在几十年来的暴力语言的阴影下,他从阴影里走过来而几乎没有任何阴影的气息,令人讶异。厨子身上总要有厨房的味道,苏童却像电影里的厨师,没有厨房的味道。
  郭敬明:苏童像是夜色中开放的黑色的曼陀罗,暗香涌动,南方的意识,南方的气质,南方的氛围,这一切构成了苏童小说世界的底蕴:躁动不安的生存欲望,怪异诡秘的历史与自然,自由洒脱的叙事风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