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0期

2005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二)

作者:佚名




  创 意 话 题
  
  (全国卷一,冀、豫、晋、皖等地区用)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您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创 意 导 引
  
  唐惠忠(江苏太仓高级中学):“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是一个题意相对显豁的关系型话题作文——“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间的关系,无非是生活中不少事件、做法,表面看来“出人意料”,实际上又在“情理之中”。这个话题,体现出一种生活的辩证法,指向的其实是偶然中蕴含着必然这样一个哲学命题。
  怎样构思作文呢?首先细读材料。材料中玻尔的回答,耐人寻味。创建第一流学派的原因,竟然是“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这确实不是一般人所能预料的,但其中又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因为“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正表现了玻尔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谦虚的治学精神和博大的胸怀,以及与学生之间平等相处、坦诚相待的人际关系,而这些都是创建一流学派必备的条件。明乎此,可以推出一个观点——“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回答,揭示了成功的秘诀。进而可在头脑中搜寻相关的事例,比如下面一则素材:有人曾问一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什么地方学习到的东西对他而言是最重要的。学者说在幼儿园,因为他从那里学到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这位学者的回答自然出人意料,但他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习惯和培养的良好品质,为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又在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既是立意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它只是引发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你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所以,作文时可以跳出材料,用偶然性与必然性对立统一的原理来剖析“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种种生活现象,文章的选材、立意,可以是关于文艺创作、体育比赛等各个领域的;擅长写杂文的学生,还可以运用反讽手法,针对社会上某些不正常的现象针砭时弊,激浊扬清。
  
  佳 作 展 示 台
  
  生命的奇迹
  河南考生
  
  生命是什么?
  是云,悠悠的,或起或落的云;
  是山,傲然挺立,高耸入天;
  是河,奔流到海,不舍昼夜……
  生命像段旅程,每个人在里面则是疲于奔命的旅人,有着大段的春天,冬天。你有你的目标,但却不敢断定下一个目的地是什么,是“出人意料”,还是“情理之中”?
  曾经有一位美国小女孩,从小想当一名演员。妈妈把她送进了当地最有名的演出学校。可是,不久却收到了这样一个通知:“我们学校的每一名学生都是特别优秀的演员,但从没有见过像你女儿天赋这样差的学生,我们请她退学。”就这样,这个小女孩最初的梦想不仅被打破了,而且心灵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可她并没有因此放弃。在妈妈的支持下,她进了一个剧团,别人不准她上台表演,她就只跟着排练,剧团的每一场表演,她都去排练,即便没有上台的机会,她也为此感到高兴。可命运终不能让她如愿,十几年后,她又因为患上一种疾病,一条腿无法活动。想要表演的梦想,使她没有被疾病打倒,她坚持锻炼,坚持表演,她不仅征服了她的腿,并且在40岁,第一次如愿以偿地登上了舞台,并取得了成功。第二次,在艾森豪威尔的邀请下,伊利沙白亲临现场,拥有万名观众,第三次,第四次……
  她就是著名的演员露茜利·鲍尔,她的人生是多么地不可思议!在她小时候,没有人会料想到她会登上舞台并取得这样的成就,没有人会觉得她当演员是情理之中。有人会觉得,她的成功像一个奇迹,可谁又清楚地知道这样一个“奇迹”,是诞生在多少个辛苦的排练,痛苦的嘲笑中的?就像险峻的高山拦不住汹涌的河流,汹涌的河流拦不住她顶风前进的孤舟;就像平静的秋色拦不住冰冷冰冷的寒风,冰冷的寒风也拦不住她寻找春天的足迹。是她“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坚强筑就了她的“奇迹”,是她“任尔东南西北风”的执著,使她的成功成为情理之中。
  生命,是软弱中的坚强,平凡中的伟大;
  生命,不只是盛开的花,还是泥土里扭曲变形的根;
  生命,就是用不屈的顽强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做到成功;
  生命的奇迹,看似意外,其实都是在情理之中。
  
  【点 评】
  考生由话题材料“玻尔教授”的成功故事,联想到另一个创造生命奇迹的非凡人物——露茜利·鲍尔,用她挑战命运的动人故事演绎话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她的种种不幸遭遇,以及在遭遇种种不幸之后所创造的惊人的成就,确实有些“出人意料”,然而,考生能够发掘出她辉煌生命乐章背后的执著和坚强,露茜利·鲍尔的生命奇迹则又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此巧妙地切合命题要求,实属不易。从发展等级看,作文表现出较高的语言修养,开头用排比、比喻造势,结尾照应开头,蕴含哲思,“生命,就是用不屈的顽强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做到成功;生命的奇迹,看似意外,其实都是在情理之中。”确有画龙点睛之妙。
  
  意外之中有情理
  河南考生
  
  生活中的许多事,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然而,仔细想来,又绝非无缘无故,反而是情理之中的事。正如苏轼所言“事物之变,纷纭杂出,若不可知,然而有至情真理存焉”。读一读下面的几则小故事,你或许会对“意外之中的情理”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个小兵,有一天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父母他快退伍了,可以回家了,父母当然非常高兴,在电话中表示希望他越快回家越好。小兵告诉父母,他有一个战友也要和他一起回家,父母当然表示欢迎。孩子告诉父母这位战友在战争中失掉了一条腿和一只手臂,而且说这位战友要和他们一起住。孩子的爸爸一听就告诉孩子,这绝不可以。他说只剩下一条腿和一只手臂的人,将造成家人的沉重负担,他不欢迎这种残疾的人和他们长住,他建议这位残疾的战友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孩子听了以后就挂了电话。几天后警察通知父母,他们的孩子自杀了。父母去认尸,令他们大为震惊的是:他们的孩子只有一条腿和一只手臂。
  小兵的父母,拒绝照顾儿子的“残疾战友”,却严重地伤害了亲生儿子的心灵,连亲生父母都不愿接受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父母对别人的冷漠态度,却将自己的亲生儿子置于死地。
  在俄国的乡下,有一个很穷的家庭,儿子从小出去闯天下了,剩下母女二人开一家小旅店。一天,旅店里来了一位看上去蛮有钱的人。乡下旅店从来没有来过这种人,母女二人忽然起了恶意,在食物中下了毒。旅客死了以后,母亲骇然发现她们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原来这个儿子在外地赚了钱,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因此回来以后,暂时没告诉家人,打算第二天早上才亮出自己的身份。母女二人以为杀的是陌生人,没有想到杀掉的却是自己的亲人。
  母女二人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人,这确实是她们自己意料之外的事,但是见财而歹心生,见利而忘仁义,则是其自取其咎的必然。
  有一位美国女士在海边散步,发现海上有一艘私人帆船情况很危急,便立刻和救难人员联络。等船安全靠岸,这位女士才发现船上有他的丈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