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乐殇
作者:李 强
——感悟艺术
你可曾看过齐白石画中活灵活现的小虾?可曾见过徐悲鸿画中临风而立的群马?可曾听过舒伯特轻柔曼妙的小夜曲?可曾听过贝多芬气势恢宏的交响乐?你可曾意识到那图画传递的情思已如春风吹过你的心田?那旋律承载的思绪已如细雨浸润了你的血脉?
也许你倾心的是现代艺术,喜欢艺术贴近生活,那也很好:朴树的歌声让人遐思无限,周杰伦的节奏让人热血沸腾,张艺谋的电影丰富着生活的颜色,杨丽萍的舞蹈传递着民族的风情。走近艺术,艺术的美感可以给你诗意,给你梦想,给你心灵的启迪,让你乘着歌声飞翔。
[学生组]
在一个物理学家眼中,声音像他坐的椅子一样实在。
听和说是人类除了思考以外与动物的又一个区别。古人用“天聋地哑”道出了听和说的重要性,而音乐则是其艺术之果。音乐有着与绘画、舞蹈、雕塑等艺术形式不同的含蓄内敛和幽深意味。
“凡音之起,由人之心生。”最本质的音乐应是流水的汩汩,微风的呢喃。而后,有了陶埙的呜咽与骨箫的悠远。再而有了东方的丝竹、西方的各色乐器、羌胡的马琴羯鼓。而今,靡靡之音盈耳,无病呻吟不绝,真正的音乐趋于衰亡。这不仅是因音乐的生命力不再,也因为听者品位的下降。
但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历尽沧桑,甚至闯过生死关隘,才会在日后反复揣摩,不舍昼夜。如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所得的《命运交响曲》,如巴赫受尽生活折磨后作出的《空气》……这些由巨匠心血浇铸的皇皇巨作有着怎样的充盈与饱满!而当代的乐坛有的只是几首苍白无力的曲调,演奏者的造作,强作欣赏的虚伪,正襟危坐的约束。音乐成为传播的商品,成为装饰的冠冕。
在这背景下,民族音乐日渐凸显生命力,特别是藏区和西南边区的古乐。它们给人带来了远古的质朴和神秘,生命在自然中的无穷力量与活力,乐曲自身似乎在重重关山中穿行、扭动、膨胀。同时,《那些花儿》《白桦林》等现代歌曲中,也初现艺术的端倪。
在声音的世界里,和谐是唯一的准则,美是最终的目的。但失去本真的音乐和为某种与音乐无关的目的而创作的音乐却永远是乐之伤,也是乐之殇。
诗歌是语言的美,绘画是图象的美,音乐是声音的美。前二者皆能以具体的形象体现,唯有音乐是如此空灵缥缈,不落痕迹。让人听过之后就默然消失在空气中,无法追寻。
乐谱上的音乐都是死的,只有源源不断汩汩流出的乐曲才是活的。而最适合的材质应是人的歌喉,古来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也许越是天然的东西越能表现音乐浑然天成的美吧。浔阳江头的琵琶女想必是竹肉相发,纤歌清音。不然,又怎惹出白居易青衫上的晶莹泪光呢?也唯有歌者的低吟浅唱,才能让听者无端感伤。在那个夜晚,无可抵挡的愁伤蔓延在一片月光之中,被音乐的精灵编织成一张梦幻之网,网住了诗人,也网住了月光。
另一位琵琶女,比她有名,也比她凄凉。《出塞曲》中没有英雄的号角,只有历史的呼吸。王嫱不如蔡文姬幸运,能回到中原吹奏《胡笳十八拍》。“穷而后工”的道理对音乐同样适用。伤心人处伤心地,无限伤心。“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当大漠黄沙的广阔苍凉映入眼帘,与故乡家国的永诀之苦袭上心头,这名女子的心中便流出一首轻盈的心曲,缭绕成青冢上一股氤氲。音乐的表现力和艺术张力至此发挥得淋漓尽致。
高妙的音乐对于人的思想、感情、灵魂更有一种巨大的渗透力量。李凭弹奏的箜篌就能有“石破天惊逗秋雨”的魅力。这种大气磅礴、摧枯拉朽的音乐,正是每个音乐家所梦寐以求的。也只有真正的大师才能创造出这样的音乐,现而今有音乐大师吗?
大师的匮乏正是音乐品位和音乐格调世俗化的原因。雅与俗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雅的缺席与俗的泛滥是音乐的畸态。《诗经》够雅吧,它主要的成分《风》却是民歌。“信天游”也算俗了,可在音乐大厅里的地位毫不逊色于爵士乐、圆舞曲。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灵魂的声音。
没有了这些为音乐而作的音乐,乐之殇也就成了乐之伤。
(指导教师易继庄)
【细细品味】
带有哲学意味的开头,一下子让读者走进了思考的空间,落笔不俗。
从生命关照的角度谈音乐的品质“凡音之起,由人之心生”,不合此法者即为衰音,入题迅捷。
关注生命的艺术家的音乐历久不衰,而民乐则显示了生命在自然中的力量——解说根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音乐联络着歌者和听者的心,只有心灵的交响才能使它跨越时空,久鸣不绝。进一步解说优秀作品的优秀之处。
反问句使观点的情感色彩更强烈。
呼唤大师,呼唤为人类灵魂而歌的音乐,解决问题,唯有如此。
结尾语句简洁,却能启发读者思索这个问题背面更深刻的东西。
【点 评】
文章散而不乱,节奏张弛有度、和谐自然。语言张力较强,很好地表现了主题。更为难得的是,在流行音乐的包围中,作者能保持清醒的思考,质疑、反思,深入分析音乐的本质,提出的观点很有分量。
(吴欣歆)
点评者简介
吴欣歆,北京顺义第一中学教师,顺义区语文学科兼职教研员。曾获得第六届“华人少年作文比赛”指导奖、国际青年学会组织的“生活的准则”征文优秀辅导教师奖,并多次获得“春蕾杯”征文园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