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是垮掉的一代还是叛逆的英雄
作者:李希翎
我说的那些话老菲到底听懂了没有,我不敢十分肯定。我是说她毕竟还是个小孩子。
不过她至少在好好听着。只要对方至少在好好听着,那就不错了。
“爸爸会要你的命。他会要你的命。”她说。
可我没在听她说话。我在想一些别的事——一些异想天开的事。“你知道我将来喜欢当什么吗?”我说,“你知道我将来喜欢当什么吗?我是说将来要是能他妈的让我自由选择的话。”
“什么?别咒骂啦。”
“你可知道那首歌吗,‘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我将来喜欢——”
“是‘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老菲说,“是一首诗。罗伯特·彭斯写的。”
“我知道那是罗伯特·彭斯写的一首诗。”
她说的对。那的确是“你要是在麦田里遇到了我”。可我当时并不知道。
“我还以为是‘你要是在麦田里捉到了我’呢,”我说,“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像话。”
【读书人语】霍尔顿在可爱的妹妹的追问之下,说出了他要给那些天真的孩子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愿望。后来他的父母回来了,霍尔顿急忙溜出家门,到一个他尊敬的老师家中借宿。可是睡到半夜,他发觉这个老师正在抚摸着他的头,想到他最尊敬的老师竟然可能是个同性恋者,他又窘迫又失望,只好匆忙逃了出来,到车站候车室过夜。
霍尔顿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他想逃离这个虚伪、嘈杂的世界,于是决定做个又聋又哑的人,一个人去西部谋生。但他想在临走前再见妹妹一面,于是托人给她带去一张便条,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菲终于来了,可是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最后,因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然后一起回家。回家后不久,霍尔顿就生了一场大病。他所经受的这些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阅读指津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塞林格的力作。这篇小说反映的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状,书中包含了许多人生哲理,作家塞林格大胆地探索了人的社会本性以及人与社会之间不可避免、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中途辍学的高三学生,表面上看他整天污言秽语、玩世不恭,其实这正是他对虚伪和做作的社会的反叛。在小说中霍尔顿唯一真心喜爱的便是他的小妹妹,虽然他们年龄相差大,有许多方面甚至还无法沟通,但他们彼此信任,互相关心。因此霍尔顿对他小妹妹说道:“你是驱散我心底阴影的阳光。”为了保护像他的妹妹菲和弟弟艾里那样纯真的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因为小说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同时也深刻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小说产生如此重大影响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作者还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矛盾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那种躁动不安、满不在乎、我行我素的心理特点和外在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
二战后,美国在社会异化、政治高压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压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来反抗的就是所谓的“垮掉的一代”,通过塞林格的笔端,我们看到的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这样一个颓废与抗争兼具的“反英雄”形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