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4期
物种“全球化”之痛
作者:佚 名
全球化正在影响着人类社会所有领域的活动,从国家经济、政治和风俗习惯,到艺术创作等等,几乎无所不在。这是一种已经打破了疆界概念的时代错误。全球化不仅在人类中产生了影响,而且还有可能使那些“远游”到不属于它们自己栖息地的动物和植物,对它们所登陆的国家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带来致命的后果。
物种“全球化”
1954年,由于过量开发渔业资源,非洲赤道上的维多利亚湖的一种名叫“CALADERO”的鱼类资源枯竭。这件事惊动了英国殖民政府,于是英国把一种非当地生长的鱼——尼罗河鲈——引入那里,希望能为当地依靠渔业生活的居民提供食物。现在问当时为什么或者是谁让政府做出这一决定已经没有意义,虽说当时这一决定也受到了科学界的反对。但是这一做法所造成的后果却是再糟糕不过了:50年后,这种尼罗河鲈变成了一种有200公斤重、身长2米的凶猛强盗物种。这种鱼的直接洗劫或争夺食物,致使湖内200多种鱼类灭绝。
维多利亚湖中出现的这种现象,是引进一种所谓的侵犯性物种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后果的最好例证。毫无疑问,这一情况是极为罕见的,但是却非常引人关注。广阔的维多利亚湖经常被人们当作20世纪遭受人类生态破坏的象征。
如果这还不够的话,在尼罗河鲈引进之后,维多利亚湖又不失时机地“迎来了”另外一位“客人”到访,即淡水中生长的风信子。这是一种原产于厄瓜多尔的水生植物。这次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1989年时,这种植物像一种病毒一样肆意蔓延,使湖水中的氧气含量急剧地减少,甚至使太阳光都难以穿透,从而使本来已经受到惩罚的水生物种的生命更加岌岌可危。
两种入侵方式
侵犯性物种的扩散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据国际自然保护协会说,物种入侵问题是最近400年中造成39%动植物灭绝的罪魁祸首。
全球化时代开始使得这个问题变成了值得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因为全球化打破了地理界限,引起了旅游热潮和国际贸易的高潮。据该机构的统计材料,这种入侵现在已经成为造成物种灭绝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人为的破坏。这种入侵造成的影响目前已经不仅反映在环境方面,而且也影响到受害地区的经济,乃至当地人的身体健康。
外来物种可以从两种渠道进入:有意识的方式(这种方式最为普遍)或偶然性方式。在第一种情况中,经常是由于某些公共管理部门的一次疏忽性决策,这种决策不仅仅是为了恢复某个生态系统中的种群,例如引人关注的维多利亚湖灾难,而且也是为了其他一些原因,例如使某一处的风景更加美观别致,或者在一次森林火灾后希望利用生长快的树种,例如松树或蓝桉,尽快重新使之绿化起来。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做法比病虫害更加危害当地物种。
羊圈里的狼
但是有些情况与管理部门没有任何关系,引入侵犯性物种的责任人可能是一个普通公民。人们可能还记得有关鳄鱼生活在纽约下水道里的传说吧。这种现象可能与某些不负责任的人放生这种动物有关。
但是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其他灾难。例如一位钓鱼爱好者会弄来几条特殊的鱼,然后放生在河里或湖里,如果环境条件适合,而且没有天敌,它们就会大量繁殖。
六须鲇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这是一种十分大的鱼,它们已经在西班牙的许多河流和湖泊中繁衍,它们对当地鱼类,特别是红鳟鱼产生极大危害。
这种鱼不仅对红鳟鱼是一种威胁,而且人们已经把它看成是一种“怪物”。它体重可达100公斤,长2米,还会伤害游泳者。
西班牙生物专家贝尼尼奥·埃尔薇拉用一句十分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它对生物环境造成的危害:“就像是在羊圈里放了一只狼”。
脆弱的水环境
科学家们说,如果不采取措施,物种从一个地方迁居到另外一个地方几乎是难以控制的。水环境对于外来物种的入侵是十分敏感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不光是鱼。欧洲最能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就是美洲红蟹。这是70年代时由一些专业渔民非法引入的物种。这些红蟹后来使得欧洲当地的几乎所有种类的螃蟹都灭绝了。
其中的原因在于一种名叫“afanomicosis”的病,美洲红蟹通过一种真菌把这种病传染到它们欧洲的“亲戚”体内,导致当地螃蟹的死亡。
相反的例子也有。例如欧洲的物种带到美洲同样会对当地生物系统产生影响。最令人关注的是地中海蝇,又称果蝇,这是一种专门吃水果的害虫,它会使水果中生满这种虫子,从而给经济造成危害。
1955年第一次在中美洲发现这种果蝇。它对该地区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到目前为止还不能根除这种虫害。据国际自然保护协会估计,要彻底消灭这种果蝇,所需代价是非常高昂的,至少要15亿美元。
尽管人为造成生态灾难的情况不少,但是有时候一种侵犯性物种的流入是偶然造成的。果蝇的情况就是如此,它是随着从欧洲运出的水果流入中美洲的。
杀人藻
摩纳哥一个水生养殖塘也是这样。有人认为,20年前,一种危害极大的物种从这个池塘流走,致使其最近几年在欧洲许多地区出现。它不是鱼类,而是一种水藻。这种名叫“caulerpataxifolia”的水藻没有多久就蔓延开来,人们给它起了个绰号叫“杀人藻”。10 年之后,这种水藻把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沿海地区全都占领了,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物链。
西班牙一家专门研究海洋环境的公司的负责人卢斯·穆鲁韦说,她不同意“杀人藻”的说法。她说:“应该避开这种名称,它并不杀灭其他植物和其他海藻。它只是比别的物种生长的速度快。因此称它为‘侵犯性水藻’更为贴切”。
凡是有这种海藻生长的地方,那里的景色就彻底发生变化,海水被染成绿色,而且颜色相当鲜艳。
这又是一个所谓“地球村”时代带来的后果。正如国际自然保护协会所说的那样:“飞机飞几个小时可以从一个地方抵达另外一个地方,但是同时对于某些物种来说,需要上万年才能发生的事,在几个小时内就完成了。”
(选摘自《参考消息·科学技术》)
阅读提示
这篇科技新闻综合报道,用了5个小标题,5篇短文,介绍了物种“全球化”所带来的危害。“全球化”打上了引号,这是借譬,“全球化”本是指政治、经济、风俗习惯、艺术创作等人类社会活动领域打破疆界概念的一种趋向,一个时代。这里用来指物种的“引入”,所以打上了引号。
探究练习
1.所谓物种“全球化”,文章起笔是用什么方法来诠释的?
2.为什么不说“引进”,而说“入侵”?“两种入侵方式”具体的含义是指什么?
3.第三个小标题“羊圈里的狼”出自于谁的一句话,它形容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4.“脆弱的水环境”其含义是什么?最说明问题的例证有哪些?
5.为什么给欧洲的一种水藻起绰号叫“杀人藻”?它是从哪里流走的?对“杀人藻”的说法,西班牙的专家卢斯·穆鲁韦为什么提出了质疑?
6.所谓“地球村”时代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全球化”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解答提要
1.本文在诠释物种“全球化”时,并没有运用概念思维的方式揭示其内涵,而是运用例证法来加以说明。通过一些例子,让人们理解物种“全球化”指的是一种什么现象。
2.第二个小标题的文章中,不说“引进”,而说“入侵”是指它造成的影响不仅反映在环境方面,而且也影响到受害地区的经济,乃至当地人的身体健康也受到威胁,犹如“侵略者”一样。“两种入侵方式”一是指有意识的方式,二是指偶然性方式。
3.“羊圈里的狼”出自西班牙生物专家贝尼尼奥·埃尔薇拉的一句话:“就像是在羊圈里放了一只狼”。它是用十分形象的比喻形容“六须鲇”对生物环境造成的严重威胁。
4.“脆弱的水环境”其含义是指“水环境对外来物种的入侵是十分敏感的”。不光是鱼,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美洲红蟹“引进”到欧洲,导致当地螃蟹的死亡。反之,欧洲的果蝇带到美洲同样给当地经济造成危害。
5.因为欧洲的这种水藻把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沿海地区全部占领了,严重地破坏了生物链,因此有人给它起绰号为“杀人藻”。它是从摩纳哥流走的。卢斯·穆鲁韦说:“应该避开这种名称,它并不杀灭其他植物和其他海藻。它只是比别的物种生长速度快。”因此称它为“侵犯性水藻”则更为贴切。
6.所谓“地球村”的含义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拉近了世界各国的距离,人类仿佛都居住和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地球村”里一样。各国人民之间的往来更加频繁,来往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却又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报道的物种“全球化”就是其中之一。它与“全球化”的含义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点,结尾与本文开头相照应。
(高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