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1期

200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北京卷、上海卷文言文试题评析(下)

作者:刘玉贤




  
  上海卷文言试题评析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11分)
  太平崔默庵多神验。有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牛。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默庵诊症,苟不得其情,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诊此少年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骤不得其故。时因肩舆道远腹饿,即在病者榻前进食。见病者以手擘目,观其饮啖,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问:“思食否?”曰:“甚思之,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崔曰:“此症何碍于食?”遂命之食。饮啖甚健,愈不解。久之,视其室中,病榻桌椅漆气熏人,忽大悟,曰:“余得之矣!”亟命别迁一室,以螃蟹数斤生捣,遍敷其身。不一二日,肿消痘现,则极顺之症也。盖其人为漆所咬,他医皆不识云。
  2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
  延默庵诊之( )
  苟不得其情( )
  亟命别迁一室( )
  23.“余得之矣”一句中的“之”是指代 。(1分)
  2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
  译文:。
  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
  译文: 。
  25.这篇文章记叙了崔默庵给一“少年”诊病的全过程:先把脉,再观察 ,然后观察 ,最后发现得病的真正原因是 。(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6-29题。(12
  
  甲
  
  自念《志》①云:“宕②在山顶,龙湫之水,即自宕来。”……余与二奴东越二岭,人迹绝矣。已而山愈高,脊愈狭,两边夹立,如行刀背。又石片棱棱怒起,每过一脊,即一峭峰,皆从刀剑隙中攀援而上,如是者三,但见境不容足,安能容湖?既而高峰尽处,一石如劈,向惧石锋撩人,至是且无锋置足矣!踌躇崖上,不敢复向故道。俯瞰南面石壁下有一级,遂脱奴足布四条,悬崖垂空,先下一奴,余次从之,意可得攀援之路。及下,仅容足,无余地。望岩下斗深百丈,欲谋复上,而上岩亦嵌空三丈余,不能飞陟。持布上试,布为突石所勒,忽中断。复续悬之,竭力腾挽,得复登上岩。出险,还云静庵,日已渐西。
  (选自《徐霞客游记》)
  
  乙
  
  登不必有径,荒榛密菁,无不穿也;涉不必有津,冲湍恶泷,无不绝也。峰极危者,必跃而踞其巅;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亘古以来,一人而已!
  (选自潘耒《〈徐霞客游记〉序》)
  【注】①《志》:指《大明一统志》。②宕:也写作“荡”,这里指雁荡山顶的雁湖。
  26.写出下列两个“绝”字在文中的含义(2分)
  人迹绝矣( )
  无不绝也( )
  27.甲文“安能容湖”中的“湖”是指 ,徐霞客寻湖的目的是 。(3分)
  28.乙文“洞极邃者,必猿挂蛇行,穷其旁出之窦”一句中的“猿挂蛇行”用现代汉语怎么翻译?作者是否用它直接描绘洞穴恐怖的景象?为什么?(5分)
  猿挂蛇行:
  答: 。
  29.乙文中最能概括徐霞客探险精神的句子是: (2分)
  上海卷文言试题选文浅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基本采用解词、填空、译句、简答等形式。
  
  解析:
  
  22.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把握。“延默庵诊之”中的“延”是请的意思。如《桃花源记》中“馀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延”。“苟不得其情”的“苟”,连词,作如果讲。“亟命别迁一室”的“亟”,是赶快、急速、急忙的意思。
  23.此题考查句中代词指代的对象,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准确把握。“余得之矣”句中的“之”指代“病因”。
  24.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准确翻译。重点仍然放在对句中重要词语的把握上。“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句中的“开合”属偏义复词,意思偏在“开”上。全句即“由于眼眶全肿了,不能睁开眼。”
  “奈为医者戒余勿食何”,句中的关键词语是对固定结构“奈……何”的掌握,指“对……怎么办”,全句即“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该怎么办?”(或: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该怎么办?)
  25.此题用填空的形式考查对文章所叙故事及中心的把握。句中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饮食 居室 被漆的气味所伤害
  26.此题考查古汉语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词义。“人迹绝矣”的“绝”应解为“不见”,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千山鸟飞绝”的“绝”;“无不绝也”的“绝”是“横渡”的意思,如荀子《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的“绝”。
  27.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甲文“安能容湖”中的“湖”是指雁湖(或“宕”),徐霞客寻湖的目的是考察龙湫之水的源头。
  28.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及其作用的理解和把握。“猿挂蛇行”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关键是对“猿”、“蛇”属名词作状语这种古汉语语法现象的把握。如《小石潭记》中的“斗折蛇行”。结合语境“猿挂蛇行”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
  作者并非用“猿挂蛇行”来直接描绘洞穴恐怖的景象。而是用“猿挂蛇行”来形容徐霞客在洞穴中艰难探险的样子。
  29.此题考查对乙文文意的准确把握。乙文中最能概括徐霞客探险精神的句子是“以性灵游,以躯命游。”
  
  【附译文】
  
  (五)
  太平地方的崔默庵给人看病如神仙一样灵验。有一少年新婚,不久出天花,全身肿胀,头脸肿大像牛头。很多医生看后都没有办法,请默庵诊治。默庵给人看病,如果诊断不清病因,一定连续好几天深入思考,反复望闻问切,一定要完全了解病因才罢休。诊断这个少年的病情,六脉平和,只是脉气虚弱,多次问诊,不能确诊病因。这时因抬轿子的人走的路远肚子饿,就在病人榻前吃饭。默庵见病人用手分开眼睛,看轿夫吃喝,因为眼睛眼眶都肿了,无法睁开。默庵问病人:“想吃饭吗?”病人回答说:“很想吃,但前边几位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我该怎么办?”崔默庵说:“你这个病对吃饭有什么妨碍呢?”就让病人进食。病人食欲强烈,默庵对病人的病因觉得更无法解释。过了好长时间,默庵观察病人的居室,病床桌椅油漆的气味熏人,忽然明白过来,说:“我找到病因了!”立刻让把病人转到别的房间,用几斤活螃蟹捣烂,给病人全身涂抹。没过两天,病人全身的肿胀全部消失,天花发出,属很普通的病症。原来病人是被漆的气味所伤害,而其他的医生都没能真正了解到病因。
  
  (六)
  甲
  
  自己考虑《大明一统志》说:“雁湖在雁荡山顶,龙湫瀑布的水,就来自雁湖。”我和两个奴仆向东越过两道山岭,完全不见人的足迹。不久山越来越高,山梁越来越狭窄,两边几乎直立,如同走在刀背上一样。加上棱角尖利的石片突起,每过一道山梁,眼前又显出陡峭的山峰,都好像从刀剑的缝隙中攀援而上。像这样攀登的情况多次遇到,远远望去只觉得山顶甚至容不下一双脚,怎么可能容纳一片湖水呢?过了一会儿在高峰穷尽处,一块巨石如刀劈的一般,先前担心石头的锋刃划伤人,到这里甚至连脚踩的石锋都没有!在山崖上犹豫不决,又不敢再返回原路。向下看南面石壁下有一台阶,就让奴仆解下绑腿的四条布带系在一起,从悬崖上吊下去,先垂吊一个奴仆到下面,其余的人依次垂吊下去,本想这样或许能找到向上攀援的路。等到了下面,却仅能容下立足,没有多余的地方。再看山岩下面悬崖绝壁,深约百丈,打算再向上攀登,而上面的山崖也陡立直上有三丈多高,不可能飞跃而上。只好将所系的布带扔上去试试,布带勒得很紧,被突出的石锋所划,忽然从中间断开。再想办法续上布带悬空,用尽力气腾跃,才得以登上山岩。等脱离危险,回到云静庵后,时间已近傍晚。
  
  乙
  
  登山不需要有路,树木杂草丛生的地方,几乎没有他不能穿越的;徒步渡水不需要渡口,急流险滩,几乎没有他不能横渡的。山峰极其陡峭的,一定设法腾跃而登上山顶;山洞极其幽深的,一定像猿一样悬挂像蛇一样爬行,务必穷尽它另外出口的洞穴。无路可走不忧伤,耽误行期不后悔。困了就睡在树上或石头上,饿了就吃草木的籽实。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不考虑旅途和行期,有时甚至没有旅伴。完全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旅游探险,赔上自己的身家性命旅游探险。自古以来,把自己的全身心都献给旅游探险事业的仅徐霞客一人罢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