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9期
诗的世界与语文世界
作者:王 晨
我们不一定要成为诗人,但我们要有诗的情怀;中学时代是很多大诗人的黄金时代,青春期的诗歌创作也会使普通人终生受益。
而现实是诗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所占比例极少,那诗歌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占据什么位置?诗歌应不应该进入高考考场?诗歌在我们生命中又有何重要意义?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听听著名作家、学者吴思敬先生做客《语文世界》的观点。(编者)
语文世界:近几年来,高考作文获准“文体不限”,这无疑是高考命题的一大进步。特别是今年,诗歌得满分者大有人在,这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对此,您有何看法?
答: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中,总少不了一句话:“不要写成诗歌”。对此我一直耿耿于怀:为什么不说“不要写成小说”“不要写成戏剧”,而单单强调不要写成诗歌呢?这不是对诗歌的一种歧视,一种不公平吗?诗歌在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的冲击下,这些年来已走向边缘化,现在再加上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一部分学生会认为,高考用不上的东西,学它何用?本来我们的教材中所选诗歌特别是新诗,已经是少而又少了,高考对诗歌又亮起了红灯,难怪我们的学生离诗歌会越来越远,这对提高我们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与审美素养是不利的。现在,高考作文“不要写成诗歌”的禁令取消了,考生可以用诗歌应考,写诗也可以得满分,这对引导中学生读诗、写诗,确实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实际上,一个国家的重大考试考什么,对一个时代人的精神风貌会有重要影响。古代的科举考试是有诗歌写作在内的,考官或以古人诗句,或以事物为题,让考生作五言排律六韵或八韵,题目上冠以“赋得”二字,这就是所谓试帖诗,亦称赋得体。我国的唐代,可称诗歌的黄金时代,文人之间、官员之间,经常唱和酬答,社会上读诗写诗风气大盛,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当时科举考试的引导作用,恐怕不无关系。
语文世界:不过,历史在变化,试帖诗的时代毕竟过去了。那么,对今天的高考作文与诗的关系该怎样看呢?
答:我的基本想法是这样的:第一、高考作文不必以诗歌为主,更不必要求学生都去写诗。这是由于高考作文是偏于实用性的写作,以检测学生基础写作能力为主,而诗歌是一种个性化强,又有独特的审美要求的文体,要求今天的学生都去爱诗,都能写出像样的诗,是不现实的。此外,从评判角度说,“诗无达诂”,自古皆然,判断一首诗是否是好诗,比起判断一篇文章是否是好文章,更难于取得一致意见。第二、高考作文不必特意规定不准写诗。因为一般情况下,高考作文题目并不适宜写诗,大多数学生也不会去写诗。但是难免会有个别学生,诗人气质很强,在一种强烈的独创意识的鼓动下,敢下险着,敢走偏锋,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而在他们的险着与偏锋中,往往蕴含了一种可贵的创造意识。因此,为了给爱好诗歌的学生一个显示才华的机会,为了不至于扼杀那些有独创意识的学生的创造力,高考题“不要写成诗歌”的禁令还是永远废止为好。第三、对应于应试文章不少于800字等一定的字数要求,可以规定应试诗歌不少于10行等一定的行数要求。
总之,对于高考作文,不规定必须写诗,但是允许写诗,写得好还可以得满分,这样才可以给学生,特别是那些钟情于诗的学生一个展示其独创性思维的机会,这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的甄选,对于诗歌在青少年读者中的普及,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语文世界:很多年以来,中学语文课本中诗歌所占的篇幅很小,新诗就更不必说了。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诗歌占语文课本的比例太小,这最主要的是由于对语文课的定性而来的。多年来,我们强调语文课是基础课、工具课,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材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介绍与训练,课文则大量选用实用性强的文体。语文课固然有基础性与工具性的一面,但同时也有审美性、文学性、人文性的一面。多年来我们片面地强调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一些语文教育专家一再地告诫老师: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似乎讲成文学课就是偏离了语文课的方向,就是一大罪过。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材的编选自然会侧重实用性的文体而忽略审美性强的文学作品,首当其冲的是牺牲诗歌。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学史上,占作家比例最大的是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有一半是诗人;可诗人的作品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只占极小的比例,这能说是正常的吗?
实际上,诗歌是进行审美和人文精神教育的最合适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艺术理论著作《着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致乐以治心”,意思是说“乐”所特有的作用是“治心”,也就是影响人们的情感,唤起人们的美好的人性。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人类早就进入了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社会和后工业化社会,但艺术的“治心”的功能并没有丧失。西方有的美学家针对高度发达的、一体化的工业社会对人性的摧残,提出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就是“拯救绝望”,得到许多现代诗人和艺术家的共鸣。美国作家桑塔雅纳说:“在世界分解为碎块之时,艺术来到了”。法国当代诗人让·贝罗尔在我国讲学时也说:“诗歌中贯穿着一根火线:中止绝望,维系生命”。这些话高度概括了在现代社会中诗的“治心”的效应。我们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诗是不能直接变革世界的,但是它却能对参与变革世界的人造成影响。它使人们在凝神观照审美客体的同时,也把探测的光柱投向自己的灵魂深处而扪心自问:我的良知在哪里?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何?从而激发自己摆脱动物本能和种种异化状态,充分释放自己的潜能,在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伟业中实现自我,做一个大写的人。
语文世界:不少专家学者认为,目前中学语文教材中存在两个脱节,一是和新诗的现状脱节,较有影响的诗人和诗篇并未收入教材;二是和新诗发展的历史脱节,教材不能体现新诗发展历史中风格流派的丰富性。您如何看?
答:这些看法很有道理。“五四”以来,新诗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学形式一样,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是,中学语文教材不仅选的新诗极少,而且远不能反映出新诗诞生80余年来的创作成就。中学生知道的“五四”以来的作家多数是散文家,诗人不过寥寥数人而已。多年来,我们的教材编选者受特定的政治文艺学的拘囿,片面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所选诗歌以张扬主流意识形态的颂歌、赞歌为主,而那些真挚地揭示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心隐秘、表现了美好人性、艺术风格较为朦胧、艺术手法较为新奇的作品却很少入选。学生在语文课本中接触不到多种内容和风格的诗作,他们对诗的感情激发不出来,也就很自然了。当务之急,必须适当加大新诗的篇目,可以在当代的重要诗人和诗评家中聘请一个顾问班子,由他们提供若干供教材编选者选用的篇目。而且不能厚古薄今,对于新时期以来的重要诗人和重要作品,应当有相当大的比例入选。
语文世界:目前,中学生中爱诗的人有增多的趋势,校园诗歌也日趋繁荣,涌现了为数不少的校园诗人。您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答: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期。人的青春期,常常被过来人称之为人生最美好的黄金时代。但是,对处于青春期中的年轻人来说,青春期给他的感觉却未必总是美好的、愉快的,相反,他们在这个阶段同样也会感受到躁动、挫折与不安。他们的内心深处往往经历各种各样矛盾的情感体验,诸如开朗与忧愁,大胆与怯懦,外向与孤独等。在这一阶段,他们在注意外部世界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自身,逐渐体验到主观意识的存在,逐渐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而对心灵世界的这种关切,恰恰是诗人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素质。处于这一阶段的年轻人,思想最活跃,感觉最敏锐,情绪最容易激动,而且天生的有一种表现欲。他们或者把内心的秘密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锁进抽屉,成为个人“隐私”;或者在上课或自习的时候,“灵感”突来,随手写在书桌上,成为遭人非议的“课桌文学”。当然,也有人大大方方把它用诗歌的形式写出来,发表在社会媒体或自办的校园文学刊物、校园文学网站上,成为校园诗歌。实际上,青春期的热情洋溢,喜欢畅想,大胆怀疑,敢于反叛,也的确比较容易把诗人带入一种创作的最佳心态,不少优秀诗人在这一阶段就写出了他们的成名作或代表作,这绝非偶然。
但是,青春期写作毕竟是带有特定年龄的心理特征的写作,除去一小部分把诗做为终生的追求、并坚持不懈去努力的诗人有可能进入情绪沉稳而意象凝定的“中年写作”外,大部分校园诗人,随着青春期的逝去,随着兴趣的转移,随着毕业、就业,以及实际工作与生活的重压,诗情会逐步消退;即使还在从事文学创作的,有相当一部分也会转入小说、散文、影视文学、纪实文学的写作,结果便是校园诗人的大量“流失”。这是自然的规律,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实际上,不管这些校园诗人未来从事什么工作,经商也好,办学也好,当官也好……在学生阶段对诗的热爱与痴迷,都将是他人生道路上一段值得珍视的体验。在读诗与写诗的过程中养成的一颗对世界的爱心、一种真诚的对待人生的态度、一种纯正而高雅的审美趣味……都将使他终生受用无穷。
语文世界:我们的读者中有不少同学喜欢诗歌,但他们常常因家长和老师的不理解而感到苦恼。您是教授,又是诗评家,请谈谈您的看法好吗?
答:首先我要说,中学生喜爱诗是最自然不过的现象,诗人早慧是相当普遍的。邵燕祥在他的《赠给18岁的诗人》一书的前记中十分赞赏这样一句话:“每一个18岁的青年都是诗人,或者说,每一个中学生都是诗人。”邵燕祥本人就是从中学时代,十三四岁起就开始诗歌创作的,18岁时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何其芳在万县中学时候开始写新诗,一年多的时间,写满两三个小本子,其中有的作品还在当时万县的报刊上发表过。陈敬容也是在十三四岁的初中时代开始写诗的,18岁时开始发表诗作,初次发表的便是初中时期的习作。外国诗人中从中学时代开始写诗的也是大有人在。大名鼎鼎的普希金便是在皇村中学时代开始写诗的。在一次考试中,朗诵自己用爱国颂歌体写成的《皇村回忆》,使得作为贵宾在场的当时俄国最有才华的诗人杰尔若文激动不已,他眼睛里含着眼泪,冲出来想吻这个孩子,可是羞涩得不知所措的普希金早已跑掉了,杰尔若文赞叹道:“这就是那将要接替杰尔若文的人!”中学时代所以成为诗的黄金时代,是由于此时他们告别烂漫的童年时代尚不远,想象力最丰富,用郭沫若的话说:“年轻的时候是诗的时代,头脑还没有客观化;而到了三十左右,外来的刺激日多,却逼得逐渐客观化、散文化了”。可见中学生喜欢读诗、写诗,是最自然不过的事。对这些酷爱诗歌又有创作热情的孩子,老师、家长应该支持,决不要动不动就说他们“不务正业”“无病呻吟”。
其次我还要对喜欢诗歌的中学生说几句话。中学生喜欢读诗、写诗,这是一种正常而高雅的爱好,应该鼓励。但是不要过早的以“诗人”自居,更不要动不动就认为自己是未来的“大诗人”,自视甚高,不可一世。因为“大诗人”有他出现的特殊条件,先天素质、个人的勤奋努力,再加上不可力求的客观环境,不是谁都能同时得到的。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还是应该首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搞好,因为深厚而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正是一个诗人不可缺少的素质。写诗仅是自己的爱好,不必考虑投稿,不必去迎合报刊的口味或什么大奖赛的评判标准,而只求把自己的内心的感触用生动的语言和新鲜的手法表达出来。如写不出来的时候也不必着急,不必硬写。当你能排除功利之思,而只把诗当成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的时候,那么离一个真正的诗人的距离就不那么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