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月攘一鸡》双解

作者:胡 伟




  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rǎng) 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②”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难点注解]
  ①攘:窃取,偷。 ②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道:此处指行为道德。
  
  [短章译文]
  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做法。”他回答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短章意解]
  这则文段启示我们:如果做了错事,就应大胆承认,并积极改正错误。
  古往今来的许多名人志士,都是勇于承认和积极改正自己错误的。例如,1843年,一位朋友对恩格斯说:“我在澳州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动物鸭嘴兽,它虽然是哺乳动物,可它却用卵来繁殖后代。”恩格斯听后哈哈大笑:“鸭嘴兽居然能生蛋,就一定不是哺乳动物,因为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实际上,鸭嘴兽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哺乳动物,由于从爬行动物进化以来,尚还保留着一些爬行动物的特征。它虽然下蛋,身上却长着密密的绒毛(不是鸟类的羽毛)。而从蛋里孵出来的小鸭嘴兽,也是靠妈妈的乳汁长大的。这就是鸭嘴兽属于哺乳动物的原因。不久,恩格斯知道了鸭嘴兽属于哺乳动物的真相后,就立即给那位朋友写信,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说要向鸭嘴兽道歉。三国时的诸葛亮,也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在街亭失守后,认为自己用人不当,愿负领导责任,于是自贬丞相之职。
  不过,历史上也有一些人固执己见,坚持错误,成为后人笑柄。东汉末年,袁绍兴兵与曹操决战前,其谋士田丰因劝谏出兵而被捕下狱。袁绍在兵败回军途中,一再对身边的人说:“吾不听田丰之言,致有此败。”但袁绍却又碍于面子不愿向田丰认错,反而把田丰杀了。东吴太傅诸葛恪攻打魏国新城时,不料中了对方的缓兵之计,大败而归。回朝后怕别人议论自己,就派人到处搜集众将官的过失,轻则流放,重则斩首。袁绍和诸葛恪的反行逆施,后来也逃脱不了可悲的下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都免不了会犯错误。如果犯了错误,就不应像袁绍和诸葛恪那样一错再错,更不能像偷窃者那样,知错了还要计划拖到以后才改,而造成可悲的结果。“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黑格尔这句富有哲理性的名言,对我们提出了启示。同理,作为学生的我们,知错就要改,而且要积极地改,及时地改。学习也一样,要好好把握时间,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我们要吸取《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天天念在口里的“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的沉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