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湘女:崇尚自然,呵护童心

作者:王耀文




  这么多美酒,逗引得他心痒痒的。他端起一杯喝下去,喉咙里像滚下一块火炭,浑身烘烘烘地燃烧起来。他又喝了一杯,眼前冒出了朵朵金花,再喝,脑袋就晕乎乎的了。
  他记不清自己喝了多少杯,只觉得嘴里流淌过杜鹃花香,鸡蛋果香,猕猴桃香,还有各种菌子香……好像有个粗枝大叶的人,把这山上的菌子呀,山花野果呀,草根树叶呀,一股脑儿酿在一起,酿出了一锅异香扑鼻的酒。
  他喝着喝着,嘴里开始有些苦涩,眼睛也模糊起来,周围五光十色,红红白白的菌子成堆成簇,比蚂蚁还多,揭开一片苔藓,翻动一块石头,也有许多菌子在挤来挤去。
  他不停地捡,又不停地往背箩里扔,只觉得背上越来越沉,似乎装得很满很满。
  这时,有个什么东西在他肩头拍了一下,他顺手一摸,顿时魂飞魄散,那分明是一只野兽爪子,毛茸茸,肉乎乎。眼睛一斜,他便看到了黄黄的长毛,厚厚的脚垫,弯钩似的爪爪……
  老虎?
  他身后有一只老虎,而且就在他的背箩里,难怪那背箩死沉死沉,原来钻进那么个大家伙啊!
  他像被雷打了似的,直挺挺地站着。身子僵得像一块石头。
  四周静得可怕。
  背箩似乎动了一下,他不敢回头,因为他听说过,老虎啊豹子啊狼啊熊啊这样的野兽,总是先把爪子搭在你的肩膀上,等你一回头,它就趁机咬住你的喉咙,使劲一甩,将猎物甩在背上,驮回窝里慢慢吃掉。他的脑海里浮现出自己被老虎撕碎的惨状,那眼泪就一串串顺着脸颊流。
  好半天过去了,老虎毫无动静,那支爪子始终没有缩回去。
  他绝望地站着,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他听到一阵说笑声,那是一群采菌子的人,
  他喊着:“救命……”
  那声音卡在嗓子眼里,成了一种奇怪的嘶嘶啦啦声。
  他试着战战兢兢挪了挪脚,那脚却像石头做的,纹丝不动。这时那只爪子抖了抖,唰地抽了回去,他的肩头轻松了些。
  人却还是僵硬地站立着。
  那几个采菌子的人看到他了,惊讶地走拢来。喊他,他不回答,推他,他一动不动。
  只是一双大眼瞪得滚圆,眼里尽是泪。
  那些人有些慌了,不知他中了什么邪,忙七手八脚将他放平在地上,捏的捏手,搓的搓脚,掐的掐人中,拍的拍胸膛,好容易那硬邦邦的身体软和了,人也才缓过气来,嘴里像含了个核桃,呜噜呜噜说:“虎……虎……”
  人们从他的背箩里,倒出一堆堆土坷垃和小石块,地上,还有一大支虎掌菌,金黄金黄,毛茸茸的,就像一只真的老虎爪子。
  (选自《神秘的菌子山》)
  
  [超级链接]
  湘女的创作感悟
  我爱孩子,也爱文学,我爱自然,更爱美,这些爱的元素组合,促成了我的儿童文学创作。我力图用这样的创作,来表达我对儿童,对生活,对生命,对这个世界的种种感悟和思索。
  我从小就有着强烈的漂泊感,在湖南人眼里,我是云南人,曾有人称我“蛮子”,还好奇地问我来自云南的哪个少数民族部落;在云南人眼里,我是湖南人,许多人喜欢叫我“湘女”还认为我应该懂得湘绣和湘菜。
  湘江在我的记忆里模糊而遥远,我乐意做云南人。这片神奇美丽的高原在我心里播撒了求真爱美的种子,我为她的古老神秘而震撼,为她的壮美旖旎而陶醉,更为生活在她怀抱里那些勇敢质朴,目光干净的边地孩子而感动……
  崇尚自然,勇对苦难,呵护童心,是我创作儿童文学的基点。
  但愿所有的美丽与真诚,能够温暖儿童的心灵世界,传递生命意识和爱的情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