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幻想是永远都讲不完的故事

作者:程 龙




  作 者 小 传
  米切尔·恩德(Michael Ende)1929年生于德国巴伐利亚风景如画的小镇加米施·帕腾基兴。其父埃德加·恩德是德国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米切尔·恩德在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中长大,从小聪颖过人。二战结束后,年轻的恩德就读于奥托·法尔肯贝尔格演艺学校。在校期间,学业突出,一毕业就活跃于南方的戏剧舞台。然而他真正的志趣却在于幻想文学的创作。不久,他即告别舞台移居慕尼黑从事专业创作。成名作《吉姆·克罗夫和火车司机卢卡斯》,1961年荣获德意志青少年图书奖。1971年他移居意大利,住在罗马以南的阿尔巴纳山区,一住就是14年。在此期间名满天下的作品《毛毛》和《永远讲不完的故事》相继问世,使他成为德国最优秀的幻想文学作家,在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米切尔·恩德有一段名言,十分准确地概括他所有作品的主旨与风格。他曾说:“忘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人也就忘记了自身的存在价值。内心世界是外在世界的补充,我们必须去发现它,完善它。倘若我们不能经常作心路之旅去找到这种价值,那我们就真正迷失路径了。”米切尔·恩德的作品,犹如一只穿行在幻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巨鸟,理性的思考是巨鸟的脑袋,紧张曲折的情节是它的筋肉,幽默风趣是它的骨骼,奇思妙想则是它的双翼。每个沉浸于他作品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飞,飞进一个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位伟大的幻想文学巨匠1995年在斯图加特逝世。今天,在慕尼黑国际青少年图书馆设有“米切尔·恩德纪念馆”,全世界的读者永远不会忘记这位不朽的心路开拓者和不倦的寻梦人。
  
  [经典梗概]
  小说主人公巴斯蒂安是一个胖胖的、行动笨拙、经常被嘲笑、被愚弄的、不快乐的男孩,有一天,他从一家书店偷了一本书,书名为《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书中是一个神奇的王国,幻想王国正在毁灭,天真女皇生命垂危,只要有一个人间的小孩为她起一个新的名字,她和幻想王国方能得救。于是巴斯蒂安被拉进故事之中,成了天真女皇和幻想王国的拯救者。从此他便有了无限大的权力,他的每一个愿望都会实现。可是,随着他的愿望一个一个地实现,他的记忆也在一点点地消失,甚至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他就将永远地回不到人类世界的时候,他的朋友,阿特雷耀帮助了他,最终他让巴斯蒂安找到了他一直在找寻的东西,那就是他丢失的爱。而在巴斯蒂安用掉自己最后一个愿望的同时,他也失去了最后的一点记忆:他忘了自己的名字。于是,没有名字的男孩在朋友们的护送下找到了生命之水,结束了自己在这里的一切,回到了人类社会。他依然是那个胖胖的男孩,依然行动笨拙,然而,心底的一些东西变了。他可以拥抱他的父亲,向他讲述幻想国的一切,他可以勇敢地走进那家旧书店,承认自己偷了一本书。也许,他依然会受到嘲笑,然而,至少,他不再那样不快乐。
  
  [经典选读]
  图画矿山
  约尔,双目失明的矿工,站在他的茅屋前面,倾听着辽阔的、向四面八方伸展着的雪地表面。静寂是那样完美,他那灵敏的耳朵能够听见一个漫游者走在雪地上的沙沙声,那声音还很远很远。但那脚步声正向着这个茅屋走来。
  约尔是一位身材高大的老矿工,但他脸上没有胡须,也没有皱纹。他身上的一切,衣服、面孔和头发都像石头一样是灰色的。像他这样一动不动地站着,看起来俨然就是一尊火山熔岩的雕像。只有他那双失明的眼睛是黑色的,在那眼睛深处闪烁着,看上去像一团小小的火焰。
  那个漫游者就是巴斯蒂安。当他来到老人面前时,他说道:
  “你好!我迷路了。我在寻找生命之水的源泉。你能帮助我吗?”
  矿工注意地听着那个人的声音。
  “你没有走错路,”他小声说道,“但说话要轻点,不然我的画会破碎的。”
  他招了招手,巴斯蒂安就跟着他进了茅屋。
  这茅屋只有一个小房间,没有装饰,十分简陋。一张木桌,两把椅子,一张睡觉的木板床,一块架子板上放着各种食物和锅碗瓢盆。在一个敞开的炉灶上燃烧着微弱的火焰,炉子上吊着一只小锅,里面的汤冒着热气。
  约尔盛了满满的两碗汤,摆在桌子上,一碗给自己,一碗给巴斯蒂安。他用一个手势邀请客人用餐。两个人便默不作声地喝起来。
  然后,矿工向后靠了靠,他的目光透过巴斯蒂安射向远方,他小声问道:
  “你是谁?”
  “我叫巴斯蒂安·巴尔塔沙·布克斯。”
  “啊。原来你还记得自己的名字。”
  “是的。你是谁?”
  “我叫约尔,人们叫我瞎子矿工。但是,我只是在光亮里看不见。在我的矿井下面,那里白天也是一片黑暗,我却能看见。”
  “这是一座什么矿山?”
  “这就是明路德矿坑。这就是图画矿山。”
  “图画矿山?”巴斯蒂安惊诧不已地重复了一遍,“我从未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约尔好像一直在倾听着什么似的。
  “有的,”他小声说道,“它恰恰是为你这样的人而存在的。为那些找不到生命之泉的人而存在的。”
  “那究竟都是些什么图画呢?”巴斯蒂安问道。
  约尔闭上眼睛,沉默了片刻。巴斯蒂安不知道是否要重复一遍刚才的问题。然后他听见矿工轻轻地说道: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消灭。你有时候会梦见某种东西,可是一醒来就不记得那是什么了,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
  “有,”巴斯蒂安回答道,“经常有。”
  约尔沉思着点点头,然后站起来,给巴斯蒂安一个手势,让他跟在后面。在走出屋子之前,他一把抓住巴斯蒂安的肩膀,对着他的耳朵小声说道:
  “一定不要说话,也不要出声,懂吗?你就要看到的东西,全是我多年的心血。任何声响都会摧毁它们。因此,我总是沉默不语,步子也很轻。”
  巴斯蒂安点点头,他们便离开了小屋。屋后面有一个木头井架,一个垂直的矿井通向很深的地下。他们从井架旁边经过,向辽阔的雪地走去。这时候,巴斯蒂安发现两旁平放着许多图画,犹如镶嵌在白色的丝绸上,像无数名贵的宝石。
  那是许多薄如蝉翼的云母片,透明,色彩斑斓,大大小小,形状各异,有方的,有圆的;有的已经破碎,有的完好无损;有些大的如同教堂的彩色玻璃窗,小的如同罐头盒子上的微型图画;它们好像按照大小和形状的不同排列着,一排排,一直延伸到白色原野的地平线上。
  这些画表现的内容很神秘。这里有许多蒙面的形体,好像坐在一个鸟巢里向远处飞;有一些穿着法官长袍的驴;有些钟表像软的干酪在流淌;还有一些四肢能活动的木偶,闪着刺眼的光,站在无人的广场上,那边有许多面孔和头,完全是各种动物拼凑起来的;另外一些则构成了一幅风景画。但也有许多十分普通的画面,例如男人在田里收割,女人在一个阳台上闲坐。有山村小景,也有汪洋大海;有战争的场面,有马戏团在演出,有街道和房屋,人的面孔越来越多了,男女老少都有,有聪明的,有愚笨的,有小丑和国王,有的表情阴郁,有的快乐活泼。那边是一些可怕的残酷的画面,绞刑和死神之舞,有年轻女子骑着一头大海象的风流画,或者一只大鼻子,自己走来走去,所有路过的人都在向它致意。
  他们顺着这些图画边走边看,时间越长,巴斯蒂安越不懂,这些画本身有什么意义。不过有一点他很清楚:那就是这些画都一目了然,即使大多数画面构图都很奇特。
  就这样,他跟着约尔一排一排地看了好几个钟头,不觉天色暗淡下来。他们回到小茅屋,约尔进来之后随手把门关上,接着轻轻地问道:
  “这些画有一幅是你认识的吗?”
  “没有。”巴斯蒂安回答道。
  矿工疑虑地摇了摇头。
  “为什么?”巴斯蒂安想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画?”
  “那都是人世间被忘却的梦境,”约尔解释说,“一个梦,它一旦被人做了,就不能再变成无。可是,如果一个人做了梦,但却又没有记住它——那么这个梦到哪里去了呢?在我们幻想王国这里,就在那地下很深的地方。那里沉积着被遗忘的梦境,薄薄的、一层叠一层地放着。埋得越深,沉积得越密。整个幻想王国就是建立在被忘却的梦境上面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