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巧妙构思以“意”取胜

作者:刘高伟




  给材料作文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一种重要方式,据统计,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中给材料作文占到整个作文命题的47%,显然,要想决胜中考,给材料作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大家必须要掌握。俗话说:千古文章意为本。意胜则文胜,意顺则文顺。诗文美者,命意必善。中考作文亦是如此,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重要的一项就是立意。因此要想写好给材料作文,必须在立意上下工夫,那么,给材料作文应如何立意呢?
  一、抓住中心巧立意。给材料作文提供的阅读材料,无论是单则材料还是组合材料,大多存在着诸如统领句、总括句、中心句这些内涵丰富、蕴含深刻思想意义的句子,这些句子毫无疑问是材料的中心所在,我们在写作中要把握材料的中心,确定正确的立意。
  例1琳衡·德穆特是马克思家的女佣人,也是马克思一家风雨同舟的战友。有时马克思暴跳如雷时,别人吓得避之不及,她却“直入狮穴狠狠教训他一顿”。马克思对她反而更敬重。
  我们在立意时,要认真阅读分析这则材料,首先要注意区别开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其主人公是琳衡·德穆特,而不是马克思。然后我们才能准确把握住它所包含的意义:1.要敢于直言;2.要敢于批评大人物;3.“畏友”可敬。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
  二、发散思维,多角度立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般地讲,一则材料,即使是单一型的材料,它所包含的意义也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在给材料作文立意时,必须充分发挥发散性思维的作用,多角度挖掘材料所蕴含的意义,千万不能理解到一点意义就据以立论。
  例2乌鸦兄弟俩同住一个窝,有一天,窝破了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到了严寒的冬天,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窝里哆嗦。大乌鸦想: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的。小乌鸦也这么想。结果,窝被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这则材料的意义不只一个。如果我们抓住其中一个意义就以为理解了,就以为可以据此立意了,那就很盲目。这则材料有这样几个意义:1.小洞不补大洞吃亏;2.懒惰没有好结果;3.不能存有侥幸心理;4.人需要协作精神;5.自强自立才能创造幸福生活。但第1项意义偏题,全文主旨不是告诉我们要从小洞补起。第2项意义,主旨接近了,但欠深入,只停留在表象上。第3项意义,与第2项意义差不多处于同一层面,没有深度。只有第4、5项意义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本质特征。我们只有打开思路,一一列出材料含有的意义,才能进行浅层意义和深层意义的甄别以及新异意义和陈旧意义的筛选。
  三、标新立异,追求新颖。“见人之所未见, 发人之所未发。”材料作文应力求立意新颖,不落俗套,不人云亦云,应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这样才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从而使你的作文脱颖而出,取得理想的分数。
  例3青年小王到城市打工,因工作勤奋,深得老板器重,很快就做了分公司经理,且业绩突出。一次他请外商共进晚餐,饭后桌上只剩下两只小包子,他便让服务员打好包,自己拿走了。外商对他的节俭顿生敬意。第二天,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席间,外商轻轻问小王受过什么教育,他说,我受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父母亲辛辛苦苦供我上学,他们说,俺们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自个儿的事就行。外商听后,激动地说:我提议敬你的老人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
  许多同学看到这则材料,大都从小王工作勤奋踏实,具有节俭的美德这一角度立意。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批话题:1.成功离不开勤奋;2.节俭是一种美德;3.从小事做起;4.成功=勤奋+节俭;等等。应该说,这些立意都符合题意,但不知道同学们想过没有,如果大家都是这样一个套路,有何新意?“文贵于新”,要创造新意,关键是开动脑筋,变换角度,寻找新思路。假如我们从“家庭教育”的角度去思考,就能翻出新意:小王之所以工作勤奋,节俭朴实,除了自身的主观努力外,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小王的直言和外商的赞赏就是一个明证)。可见,新颖的立意应该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人生最好的教育。如此立意,视角独特,别出心裁,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在立意上已经是先胜一筹。
  
  模拟演习
  考试充斥着人生,人生就是这么一连串的考试,何时才是个尽头?记得以前,学校坐落在美丽的西湖边,每日游玩西湖的人如过江之鲫,不计其数,但在湖边长大的我们从来没有在西湖里尽情地游玩过,水晶样的年华被沉闷的课堂,冗长的自习,烦琐的练习题充斥着。每当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湖边尽情嬉戏玩耍,听到那爽朗的笑声像湖面上波纹一波又一波地荡漾开来,那年少的心就发誓考完一定要尽情地玩。
  阅读上面的材料,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
  
  佳作示例一
  考试,真好
  王婵婵
  同学们常说,考试就像学生的克星,每当听到“考试”二字,心里总是禁不住地发抖。可是今天,我要打破常规说一句:考试,真好。
  也许同学们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其实,同学们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考试测验,只是考查我们做题能力的一种方式,与平常的练习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抛掉思想上的负担和考场上的紧张情绪,轻轻松松地在题海里遨游,或许会遇上许多朋友呢。
  语文试题中,你可能会遇上李白,在他吟诗之时,如果你一时兴起,不妨也对上几句;有时,可能与鲁迅先生畅谈一下自己的文学观点;有时,对那些丑陋的人狠狠地批上几句。你还可以在一块无人开垦的“荒岛”上,种下自己的心得,播下自己的希望。
  英语试题中,你可以作为一名外交官,去接待国外的“宾客”。在众多“宾客”面前,你可以尽情地与他们交谈。当卷面上出现一道道红勾时,这表明你的“外交”成功了。
  数学试题,那将是个风云变幻的世界。 填空题犹如一座座被折断的桥梁,当你把它们修好时,你就可以通过它去结识远在那一边的朋友。计算题,那一堆堆复杂的数据,好像华罗庚的徒弟们在排队,当你计算出来时,他们会向你发出充满敬意的微笑,因为他们可以排着整齐的队伍去见师父了。证明题使得许多数学家为之烦恼,如果你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或许会把你的名字列入“诺贝尔奖”的候选名单。
  在物理题中,你可以和牛顿在树下边吃苹果边谈论三大定律。
  相信我,同学们,不要害怕考试。如果在中考中你用这样的心态和各种试题交往,那么你就犹如身经百战的将军,它们定会帮你击败众多对手,帮你跨入理想的学校。同学们,抛去心中的负担,一起高呼“考试,真好”吧!
  简评
  文章随世转,无日不争新。这篇习作最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文中的创新精神。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以往同学们对考试的根本认识。可这篇习作却逆向思维,反向立意,得出“考试,真好”的结论。让人看后耳目为之一新,精神为之一振。
  
  佳作示例二
  考 试
  李秀丽
  盼望已久的下课铃终于响了,我忙端上碗,冲到走廊上,顺手将碗里的剩水往外一泼。这时,只听楼下“哎哟”一声,我向下一看,那水不偏不斜全泼在了校长头上!我吓坏了,拿着碗呆立在那儿,一动也不敢动。只见校长抹了抹脸上的水,抬头向上望了一眼,便转身走了。
  同学们围住了我,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人说:“你闯祸了,他是校长,你等着挨训吧。”有人说:“不怕,上面这么多人,你自己不承认,他知道是谁呀!你可不能自投罗网。”有人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就去认个错吧。”也有人开玩笑地说:“你干脆脱了衣服,背上一根木棒,来个‘负荆请罪’。”同学们都被逗乐了,可我心里乱糟糟一团,怎么也笑不出来。
  转眼过去了四五天,竟然“风平浪静”!我曾在校园里遇见校长,但他什么也没说,好像并不知道是我泼了水。但我却越来越沉不住气,思想斗争越来越激烈。做了错事,不敢承认,那还算什么好学生呢?
  那天,我又和校长相遇了,就在我们将要擦身而过时,我低低地喊了一声:“校长——”校长停下来,打量了我两眼,问道:“上次是你泼的水吧?”原来他什么都知道,我顿时手足无措,脸涨得通红,原来想好要说的话早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我结结巴巴地说:“我——我不是故意的,您能原谅我吗?”
  校长微笑着拍拍我的肩说:“这次考试,你得了100分。”
  当时,我不知道校长说这话的意思,只是轻松地笑了。现在回想起来,我才明白。他是在赞扬我说了实话,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鼓励我做一个诚实的人。
  我忘不了这次特殊的考试,这次得了“100分”的考试。
  
  简评
  不要把考试只局限于文化课学习上,人生处处有考场,人生时时有考试。这篇生活小故事中,校长拍着“我”的肩膀说:“这次考试,你得了100分。”“我”都被说懵了。其实“我”是经历了一次怎样做人的考试。诚实的人,勇担责任,正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美德。作文主题提炼得好,校长与“我”的形象都很可爱,叙事也简洁,写得有波澜,语言朴实。
  
  临场小练笔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
  根据材料,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600字左右。
  
  思路导航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立意:
  从安泰的角度探究他失败的原因,一向无敌是因为不断从大地母亲身上吸取力量,而被扼死是因为离开了大地被弄到空中,没有了力量之源。可见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集体才能有所作为。
  从母亲的角度看,她给予安泰力量,却不给予安泰自立的能力,对安泰的悲剧她有责任。所以适当地给予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从赫拉克勒斯的角度来看,他能打败安泰的关键在于他掌握了对手的致命弱点,所以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