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清明》诗大变脸

作者:刘 方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了。但是,你知道关于它的变脸轶事吗?
  有人认为这首诗还不够精炼,应该删去一些词句,把它改成了:
   清明时节雨,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改者认为,既然是“清明时节雨”,自然是“纷纷”然,不说自明;行人不在路上,又在何处?故“路上”亦属多余。“借问”二字去掉,不影响句意;“遥指”者也不必是“牧童”,比如“村姑”又有何妨?改得有无道理,这里不去谈它。有趣的是诗中每句都去掉了两个字,由七言绝句变成了五言绝句,也很自然。
  更有甚者,认为这样还不够精炼,继续下药:
   清明雨,
   欲断魂。
   何处有?
   杏花村。
  12个字,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幅生动的清明图。诗歌的张力在这里得到了一种空前的发挥。何处有?什么何处有?杏花村马上点出了是酒家。借酒消愁又和前面的欲断魂相对应,烘托出第一句“清明雨”。
  有人将其改为三言律诗:
   清明节,
   雨纷纷。
   路上人,
   欲断魂。
   问酒家,
   何处有?
   牧童指,
   杏花村。
  如此一改,诗歌内容丰富许多,语言也更加通俗易懂。
  有人竟将这首诗变为一首词。请看: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
  又有人将其改为小令: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
   遥指杏花村。
  其实,它还可以是一首现代派的抽象诗:
   清明时节雨
   纷纷
   路上行人
   欲——
   断魂
   借——
   问酒家
   何处
   有牧童
   遥指杏花
   村
  该诗在内容的抽象、文字组合上颇有些陌生、奇巧、趣味甚至荒诞,但却有古典诗词的韵律,给人全新的阅读快感和享受。
  更有趣的是,有人将这首诗加上一些标点符号,竟改编成了一出短剧:
  时间:清明时节
  背景:雨纷纷
  地点:路上
  人物:行人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是原诗的字,但加上了标点符号以后,一部戏剧有的几个要素:场景、人物、时间、动作、对话、语气等等,《清明》全部做到了。不是戏剧是什么?
  相同的字,组合成不同的句子,构造出不同的文体,塑造出不同的意境,表达了不同的意义。这不能不说是汉语句法灵活的一种表现!
  有人还认为这首诗就是一幅山水田园画:
  “清明时节”,春意昂然,草绿
  了,啊——“雨纷纷”,春雨润物细
  无声嘛,舒畅啊。“路上行人”,人
  们都出来踏青了,呼吸春的气息,
  啊——“欲断魂”,乍暖还寒遇上雨
  了,有点冷了,想找点酒喝暖暖身
  子。“借问酒家何处有?”乡村啊,
  酒家还真不好找,啊——“牧童遥
  指”,顺着我的手指瞧,“杏花村”,
  远着呢,你们慢慢走吧。呈现出一
  幅完整的田园风景画。
  看,汉语多奇妙!这种游戏只有汉语可以“玩”,西方语言绝作不出这种游戏的。原因何在?就在于汉语没有形态,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没有固定的形式,可自由组合、伸展、变形,因而句法关系灵活多变,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风格。看到《清明》大变脸,你会由衷地惊叹着中国文字的魅力,汉语太神奇、太奥妙、太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