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稼轩自白

作者:樊宇昆




  为国杀敌,为君效命。我虽身在陋室,志向却远在边关。可为何君王不用我?为何让我一人孤老于此?这再多的酒也消不了我的愁,消不了我以身报国的志!可如今,也只能用自己的浊泪和昏黄的灯去抚摸那曾与我征战沙场的剑。
  我不甘心!我仍能舞剑,仍能杀敌。我仰天长啸,醉酒提剑破门而出。秋意的萧瑟让枯叶从空中落下。我随着风,随着叶,以自己的激情画下自己的蓝图,用我的剑尖写下绚丽的诗篇。终于,我倒下了,大口地呼吸着好像已忘却了味道的空气,任落叶在我身上展示他们的舞步,任自己的思绪飞回战场。
  这是营帐,弟兄们正在为今天的胜利高歌,吃着牛肉,喝着水酒,听着那单调的边疆歌曲,却也依然兴奋,依然激动。
  突然,帐外一声低沉的牛角号声响起,战士们又一个个地严肃起来,都站起来望向远方,长长地呼出一口浊气,大呵一声“来吧!”
  “勇士们!死亡向你们迈近,你们害怕吗?他们就要来攻打我们的家园!你们退缩了吗?战场上没有懦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载誉而归,这才是英雄所为。畏惧地躲起身影的,你们中间,没有!那么,就去吧,用自己的鲜血换来荣誉,用自己的剑向世人证明!”
  我也挥舞着手中的长剑,以万钧之力劈向敌人,在刀剑和血雨中穿行,在战友的尸体上奋起。已分不清自己身上的血是谁的,只知道用力去杀敌,杀敌……直到一股寒流从腹部涌上心头。望着远方那升起的狼烟,仿佛自己已置于他处,全然听不见战士们冲出阵营奔向前线的声音,只是默然地生起一股悲哀,让我的心渐渐地冰封……
  我醒了,却一直苟活到现在,我在战场上仿佛只是在刚才。不!我不是懦夫不想在这里终老,我不要躲起自己的身影,但这也只能存在于我的脑海,被永远地尘封……
  泪,又一次地流出,顺着已霜白的鬓角流了下去,一去不复返……
  
  【细细品味】
  连用设问,抒发“我”的壮志难酬之情,巧用对比表现“我”空怀报国之志。
  舞剑言志,一腔热血,豪情万丈,抒发了“我”重回战场的强烈心愿!
  连用两个“依然”,让梦境与现实有机融合,生动再现战士们胜利后痛快的场景。
  抓住神情与动作,写活战士们英雄气概。
  连用设问,巧妙启发,鼓舞士气;慷慨陈词,发出号召,激发斗志。
  虚实结合,塑造英雄形象;借景抒情,表达壮志难酬的悲哀。
  梦醒时分,雄心依旧,照应开头,点明主旨。
  借“泪”言志,再表心迹,升华中心!
  
  整体评析
  本文紧扣“自白”二字展开,分层细绘:借酒消愁、挑灯看剑、舞剑言志、梦中杀敌、雄心依旧,淋漓尽致地表露了“我”的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强烈心愿,为我们生动塑造了一个豪情满怀、英勇善战、壮志难酬的英雄形象。文章联想丰富,描写细腻,在虚实结合之中,使得人物形象越发光彩照人。另外,文章过渡自然,脉络清晰,语言流畅,准确生动,使得文章更具感染力,让人读之回味无穷。
  (点评老师 黄松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