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错别字病例诊断报告

作者:胡美康




  姓名:不在意
  联系地址:报刊、电视、作业、试卷……
  联系电话:372117625
  病症:打开电视、登入网络、翻开日记,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教学18年,与错别字斗争了18年,很多例子让人哭笑不得:
  ①我爬在桌子上哭了。
  ②老师终于扔掉了老式黑边眼镜,换了新眼睛。
  ③一打开门,屋里到处扔的是妹子。
  初读这些句子,我一头雾水:哭就哭吧,何必爬上桌子?眼睛岂是随便换的?谁敢乱扔妹子?继而猜到是用了错别字。
  可笑?可气!可叹——
  病因诊断:
  一、血样采集化验得知:有的汉字本身太复杂,形似字、音近字,如“以致/以至”“截止/截至”……据说我们老祖宗所用的通假字里就有了错别字的基因。
  二、CT透视检测到:扑面而来的广告,将“刻不容缓”篡改为“咳不容缓”;新兴的网络语言,“斑竹”已登堂入室,而正室“版主”却被打入冷宫,就连最简单的“家具”也被包装成“家俱”,错别字病毒开始了全方位的传播、漫延。
  三、生活习惯差,学生对知识不求甚解,不查字典,甚至用同音字代替,有的字一错再错,屡禁不止,将作业应付了事。
  治疗方法:
  一、辨音记形。对于形近音异的字,如“令”和“今”,可通过声母来区分。凡声母是“l”的都写“令”,如“苓”“怜”,否则写成“今”,如“衾”“岑”。
  二、辨义记形,针对音同形异的字,如“弛”“驰”二字,把弓拉紧叫“张”,放开即“弛”,所以有了“紧张”“松弛”这对反义词。而“驰”与马有关,为“奔驰”义。类似的还有“费”与“废”等字。
  三、析偏旁记形。汉字中的80%以上为形声字,形旁即义符,表示汉字的意义范畴。如“氵”表示“水”,而“冫”表示“冷”,“灬”则表示“热”,据此,既可记字形又了解了字义,“冽”即“凛冽”,严寒之意;“洌”即“清洌”,清澈义。
  四、诱导强制法。既然态度决定一切,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责令其限时返工,写反省书分析原因、搞优秀卷与返工卷对比展,对进步较大的给予表彰……
  医生建议:
  错别字又名不在意,病虽小而危害大,疗法多而根除难。因此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打持久战。
  
  【细细品味】
  “姓名:不在意”这个名字很有特色,一个人对什么都“不在意”,不出错才怪呢!联系电话的号码在中国找不到,在世界上也别想找到。可见作者的匠心。
  你的感受也是所有读者的感受,建议再加上个“可恨”如何?“可叹”之后的破折号应改为省略号。
  这第一条找到了老祖宗的病根,敢说实话。第二条中的“斑竹”与“版主”的例子触目惊心,再这样下去,汉语将“国将不国”了,救救古汉语吧!第三条的“生活习惯差”,病因诊断一语中的。
  四种治疗方法行之有效,但主要的是贵在坚持。
  从“治疗方法”看出,作者平时对错别字深恶痛绝,在扫除错别字上是下了一番功夫。可贺,可学,可赞!
  “医生建议”属肺腑之言,议论精当,言简意赅,为这个病历报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整体评析
  本文亮点有二:
  一是胆大超群的结构形式。作者匠心独运,借用医生病历诊断书的形式来结构文章,反映生活,真是别开生面,令人叹之。而且错别字病历诊断报告的整个过程、步骤符合医生给病人治病的规范和要求,可见,作者创新能力非同一般。
  二是语言规范准确,简洁明了,也不缺乏幽默感,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集说明和议论于一体。
  总之,文章构思巧妙,形式活泼,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能构架出如此佳篇,实属难得。
  (点评老师 李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