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圣人之言 行身之则

作者:宋桂华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还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他又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论语简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论语解读】
  学而第一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又经常复习,不也是令人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者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我讲课学生听不明白,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解读]
  《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论语》各篇一般是以第一章前两三字为篇名,一般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有一则大概是金圣叹的小故事却把它牵出了一点意思。或问圣叹公:“子奚为不政?”这也是《论语》上的话:先生你为何不从政呢?金圣叹回答说:学而第一,为政第二。《为政》是《论语》的第二篇,圣叹公这样答,意思是说,做学问是第一位的,做官从政是第二位的。答得很有意思。不过换我就不会这样用,子夏说:“学而优则仕”,所以说“学而为政”,岂不是更为顺理成章?
  这一章意义颇为纠葛,费心思。
  学,音与“觉”近,可训为觉悟。在一些方言里头,学又念作“xiáo”,跟“效”相近,所以又可以解释为效仿。这两个字都好,不看下文是不好取舍的。习,繁体的上边是羽毛的羽,“鸟数飞也”。无论是说演习礼乐,还是说复习《诗》《书》,都有重复的意思在里头。老是效仿重复,每个人都会感到快乐吗?很未必吧。所以“学”里面带点“觉”的意思才讲得通。温故而知新,不也是令人高兴的吗?
  有朋自远方来,这一句也容易令我们熟视无睹。这一句有异文,有的版本作:友朋自远方来。东汉的郑玄注是: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师兄弟称“朋”,志同道合的称“友”。《论语》在西汉有《鲁论》《齐论》《古论》三个重要版本,一般认为《鲁论》上记得是“有朋”,《齐论》《古论》上记的是“朋友”,这倒不是什么质的分岐,清末学者俞樾有个说法,他说“方”是一起的意思,《周易》上有“不宁方来”,《尚书》上有“兄弟方来”,都是这个意思,这句话就是说,同志和同门从远处一起来了,不也是令人快乐的吗?俞樾这种说法感觉稍微有点穿凿,但总的来说非常有意思。我体会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孟子说的君子三乐,其中一乐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另一个有点“近者悦,远者来”的意思在里头。
  “人不知而不愠”这一句黄侃的书里就有两种解释,一是说“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要么就是“我讲课人家听不懂,我也不生气。”两种解释都说得通,朱熹的集注只选了第一种,我认为第二种解释似乎更为可取。因为这三句话肯定不是随机放在一起的,如果三句话不是一个有机整体,孔子弟子就没有必要单单因为句式一致而把三个“子曰”捏在一起了。通章来看,孔子是夫子自道,也可以说讲的是师道,更主要的是孔子一生事实,所以弟子把它放在二十篇之冠。
  这就是《论语》的第一章。
  (选自王文特《原来论语可以这样读》)
  
  【论语在国外】
  孔子思想在西方流传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孔子学说被介绍到西方后,孔子就与希腊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他和莎士比亚一样,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绝大部分西方人对孔子尊敬有加。
  德国柏林得月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塑像。塑像花岗石基座上刻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里的孔子名言。
  德国人把孔子和康德共同尊为教育学的奠基人。德国前总统约翰内斯·劳说:中国的先哲孔子在德国广为人知,《论语》里的至理名言至今依然能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这位古代东方哲人的形象出现在这个伟大哲学家辈出的国度的公共场所,本身就说明了孔子在德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不仅在德国,而且在整个西方,孔子也备受推崇。西方出版的“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中,排名第五的是孔子,美国人还尊孔子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1993年,一位名叫莫格的学者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文。这大概是仅有的一本最早的孔子《论语》英译本。这个《论语》英译本是从法译本转移过来的。法译本又是从拉丁文译本转译过来的。该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孔子)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最早把《论语》介绍给西方人的是明清时期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这些传教士把“孔夫子”译成拉丁文“Confucius”,这个词在西方一直沿用至今。一位名叫利玛窦的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了27年,是他将《论语》翻译成了拉丁文,并于1687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以后才转译成其他文字在西方流传。由此可见,孔子思想在西方流传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
  这些传教士来中国的目的是传教,但是到了中国以后,他们为儒家思想所吸引,花费了大量心血向西方世界翻译介绍儒家思想。理雅各就是典型的一例。他穷几十年之心血翻译四书五经。
  孔子的学说被介绍到西方后,孔子就与希腊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莫格称孔子是“伟大文明奠基者”,他为此写了《他说的仍在实行》一文,文中感叹道:“孔子的教诲属于全人类。他和莎士比亚一样,都有着实用主义哲学: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
  
  【故事链接】
  半部论语
  “半部论语”这则成语常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人言普山东人,所读止《论语》……太宗尝以此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赵普,原先是后周当节度使的赵匡胤手下的推官。公元960年,赵匡胤率军北上,部队到达陈桥时,赵普为赵匡胤出谋划策,发动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史称宋太祖。接着,赵普又辅佐宋太祖东征西讨,统一了全国。后来,宋太祖任命他为宰相。
  宋太祖死后,他的弟弟赵光义继位,史称宋太宗,赵普仍然担任宰相。有人对宋太宗说赵普是山东人,不学无术,所读之书仅仅是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而已,当宰相不恰当。宋太宗不以为然地说:“赵普读书不多,这我一向知道。但说他只读一部《论语》,我也是不相信的。”
  有一次宋太宗和赵普闲聊,宋太宗随便问道:“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便天下太平。”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