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活着的文化遗产

作者:赵秀敏




  【秧歌起源】
  秧歌与高跷,是乐、舞、技三者结合的典型,其历史久远,形式多样。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歌的一种形式)、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民间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为示区别,人们常把某地区或形式特征冠于前面。如鼓子秧歌(山东)、陕北秧歌、地秧歌(河北、北京、辽宁)、满族秧歌、高跷秧歌等;而南方的花鼓、花灯、采茶以及广东与香港流行的英歌,其名称虽异,但都属于秧歌这一类型,是从秧歌中派生出来的形式。
  
  【各地秧歌欣赏】
  冀东地秧歌(河北)大致分为妞(姑娘)、丑、公子、老汇(泼辣的中年妇女)等角色,除老汇持棒槌外,其他均持折扇起舞,表演技艺全面,在塑造人物上有独到之处。其中以丑的表演最为突出,是憨厚可亲、诙谐乐观的农民形象,再加上唢呐的密切配合,常吹出拟人声烘托表演,令观众忍俊不禁。
  满族秧歌在表演形式上虽与地秧歌近似,但着满族服饰,舞蹈形象洒脱、矫健,尚保存着骑射民族的勇武古风。
  鼓子秧歌俗称打手鼓、闹十五,流传于山东商河、惠民等地农村,是年节时表演的大型舞蹈形式。演出时,组织严密,分工细致,各负其责。春节前各村即组织青年参加学习和排练,并请有名望的老艺人指导。表演队由伞、鼓、棒、花四种角色组成,演员人数多在40人以上。花是女角,过去也由男子扮演(现皆为女子);各角色除花持折扇、手帕表演外,其他三者持同名道具。表演时舞伞者在前,并由有经验者率众起舞,变换各种队形和场面。表演中,人员调度精细,演员训练有素,动作规范,气势磅礴,保存着浓郁的齐鲁古风。目前保存下来有名称的队形图案约七十种,常用的约二十余种。在全国各种秧歌中,其队形与图案变化最丰富。
  陕北地区把灯节活动称作闹秧歌,各村的秧歌队在一名持伞的伞头带领下,和着锣鼓声的节拍起舞,跑大场(群舞)、演小场(双人、三人舞),并且到各家表演,以此贺新春,祈丰年。领舞的伞头要善于领唱传统的歌词以及因地制宜即兴编唱新词,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一般是先唱后舞,演唱时,众队员重复他所唱的最后一句,形式简便,生动热闹。灯节期间,当地还要设置名为九曲黄河灯(俗称转九曲)的灯阵,群众随着秧歌队进入其内,观赏各种秧歌表演,此活动具有消灾驱邪的含义。
  南方的花鼓、花灯的表演形式与秧歌相似,只是规模较小,而且许多地区已向双人(一旦、一丑)、三人(一旦、一生、一丑)地方小戏发展,或歌舞与小戏两种形式并存。
  湖南的地花鼓仍在广场、庭院、堂屋内演出歌舞,而花鼓戏已成为舞台艺术;江苏的花鼓又有对子(双人)花鼓、四人花鼓、渔篮花鼓等名目,其表演已具小戏雏型。
  花灯中,云南、贵州、四川的花灯,尚偏重于歌舞,同时又有花灯戏的演出。云南花灯词曲优美,舞蹈性强;四川花灯唱词丰富,多是技艺性表演。
  采茶,流传于福建、江西、浙江等产茶区,其表演形式与花灯近似,多是歌舞为主的民间小戏。此外,山西左权县的小花戏也是以民间秧歌为主的小戏。
  兴起于明代,盛行于清末民初的花鼓灯,属于歌舞相间、技艺性强的舞蹈形式,以安徽淮河两岸凤台、怀远的花鼓灯最有特色。由于淮河地处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得以兼收南北文化之长,其表演既有淮北人刚劲爽朗的性格,又有吴歌楚舞柔媚的风韵,而且继承了宋代乘肩小女(扮女子站在另一演员肩上表演)的技艺。
  英歌,演员持双棒起舞,其形式虽与鼓子秧歌有近似之处,但表演者要画脸谱,扮成《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盛行于广东潮汕一带。潮汕乡民移居香港后,常于年节时组织青年演出英歌,以此寄托乡思,增强本族系成员的团结。
  
  【秧歌唱词】
  
  米脂秧歌伞头唱词选读
  田文亮
  政 府
  正月里来是新春
   秧歌到政府来慰问
   无定河水哗啦啦响
   人民就爱好县长
   办实事、解民忧
   反腐倡廉走在头
   能与百姓交朋友
   人民爱你捧在手
   一朵红花四季开
   人民政府人民爱
   政府如果搞腐败
   百姓遭殃成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