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以情串全篇

作者:周远喜




  【阅读概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作为能充分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散文,近年来,就成了中考语文阅读题命题热点。那么,如何阅读散文?进而培养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和鉴赏的能力呢?
  
  【方法导航】
  
  散文是以“情”感染读者的文体。阅读散文就应该由“情”入手,逐步深入。可以从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一、抓住标志,把握情感。既然散文以情取胜,那么,阅读散文要准确把握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散文情感呈现有两种情况。其一在文章标题上凸现,如《伟大的悲剧》;更多的是文章首尾的一些抒情议论句中,如《背影》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就是由此展开回忆,抒发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也有散文没有直接交代作者感情的语句,而这类散文流露的感情并不难体察到。如宗璞的《报秋》,作者对玉簪花的赞美之情,对时光的珍视之情是比较明显的。
  二、顺藤摸瓜,探究情缘。所谓情缘就是指作者情感产生的缘由。弄清楚了文章的情感,就要深入一步探究情感产生的原因。以宗璞的《报秋》为例,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玉簪花?为什么珍惜时光?进一步就不难发现,玉簪花“生命力极强”,“不挑地方,不拣土壤”,“很是谦让”,“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这是作者赞美她的原因。
  三、寻找载体,辨析手法。散文作者的情感,一般要借用一个“实物”作为载体来寄托。散文常常“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寓情于事、于景、于物,因而散文中的“事”“景”“物”,都是“物”,都是载体。同时,我们还要辨析散文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以小见大、寄寓或寄托、象征手法等。我们还可以文章首尾来识别。文首:开门见山,铺垫,悬念,伏笔;文尾:卒章显志,画龙点睛。如《报秋》这篇散文,作者赞美玉簪花,提到它的花、叶、形、开花期、生命力强等不必去说,还提到太阳花,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提到朱敦儒的辞章。所有这些“物”,都寄寓着作者的情感。阅读时,还要仔细地辨析文章所使用的表现手法。如,《报秋》托物言志,全文采用对比的手法,四层对比,层层推进,彰显主旨。
  四、抓住特色,品味语言。散文同样是语言的艺术,阅读散文,就必须抓住文章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发掘“情”与“语”之间的联系。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中语句:“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形象地表现出“敬畏之情”,《报秋》中“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几个“便”字,把时光匆匆飞逝的紧迫充分地描述了出来,惜时之情由此得到充分的表露。
  
  【典例训练】
  
  雨的四季
  刘湛秋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都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般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索索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一份礼物。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文章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是什么?
  3.文章的第三段“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句中“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4.请简要概括文中所描绘的四季的雨的特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