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关注中考字形考查及复习策略

作者:张秉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同时在“评价建议”部分明确规定:“评价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将认清字形放在对汉字考查的首位。笔者翻阅了七十多套2005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每套试卷都突出了对汉字字形的考查,在分值上一般为2-4分,有的考卷甚至达到6分之多。因此,对字形的复习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命题分析】
  
  一、看拼音写汉字
  1.直接根据题目出示的拼音,写出汉字。
  依拼音在括号里写出词语,书写要正确、端正、整洁(4分)
  cǎn jué rén huán( )
  xiāng xíng jiàn chù ( )
  kuài zhì rén kǒu ( )
  yì xìng lán shān ( )
   (2005年甘肃省中考试题)
   [答案] 惨绝人寰相形见绌
   脍炙人口意兴阑珊
  2.提供具体语言环境,将需要填写的字词放在句子中,根据汉语拼音的提示,将汉字填上。
  读下面文字,依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shān_____然泪下。
  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 xié_____的种子sǎ_____落到海角天yá_____。
  (2005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题)
  [答案] 潸 撷 撒 涯
  二、改错
  1.直接从题目中找出错别字。
  下列每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将改正后的字填写在括号里(6分)
  ①熙暖 相形见绌 拮据 阔绰( )
  ②恻隐 无遐顾及 逶迤 脊梁( )
  ③潮汛 不屑置辩 魁悟 祈愿( )
  (2005年武汉市中考试题)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字形的辨识能力,在①中主要是对字形相似的词语的考查。“熙暖”中的“熙”应改为“煦”;在②③中,主要是对读音相同、字形相近,但意义不同词语的考查。通过辨析“无遐顾及”中的“遐”应改为“暇”,“魁悟”中的“悟”应改为“梧”。
  2.将错别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指出来并改正。
  某班同学在社会用字情况调查活动中,发现了这样一个宣传栏(如下图),其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2005年沈阳市中考试题)
  [答案] “普”改为“谱”
  “协”改为“携”
  三、选择
  1.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在下列一组词语中,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泌人心脾正襟危坐
   莫名其妙
  B.不屈不挠轻而易举
   迥乎不同
  C.重蹈覆辙惊心动魄
   正重其事
  D.登峰造极 吹毛求痴
   狼狈不堪
  (2005年广州市中考试题)
  
  【解析】
  本题主要是对字形辨析能力的考查。对于A 项,对字形相似的考查,“泌”应改为“沁”;对于C项,对音同形与义都不同字的考查,“正”应改为“郑”;对于D项,形似字的考查,“痴”改为“疵”。因此答案应为B。
  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在下列一组词语中,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崛起 入场券 源远流长
  B.曝光 明信片 未雨绸缪
  C.契机 侯车室 一脉相承
  D.演绎 度假村 潸然泪下
  (2005年淄博市中考试题)
  
  【解析】
  通过分析,只有C项。考查字形为音同形、义都不同,“侯”有如下意思:①封建五等爵位第二等;②泛指达官贵人;③地名、人姓。而在这里是等待的意思,因此为“候”。
  3.将错别字寓于具体语言环境中,与整个句子连为一体,进行辨析判断。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2分)
  A.2004年的海啸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死亡人数惊人,许多村庄被夷为平地。
  B.被干躁的秋风榨尽了水分的小草,退去了绿色。
  C.雄鹰展翅博击广阔的篮天。
  D.知识是多层次的,越钻研你就越能获得知识的精随。
  (2005年桂林市中考试题)
  
  【解析】
  这类问题要相对容易区分一些,因为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更便于识别。通过联系上下文,较为容易的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来。对于B项中,“干躁”应为“干燥”,“退”改为“褪”;在C项中,“博击”应为“搏击”,“篮天”改为“蓝天”;在D项中,“精随”改为“精髓”。只有A项是正确的。
  四、综合考查式
  呈现一段文字材料,将根据拼音写汉字与字词改错放在一起进行考查。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分)
  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和学生一起获得一种生命的tǐyàn,享受语文的快乐,获得知惠,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这是“教学相长”的真正含义。
  ①tǐyàn_______.
  ②_______改为_______.
  [答案]体验“知惠”改为“智慧”
  “评价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这个考点在今后的考试题中将会继续得到考查。对于字形考查的难度也不大,只不过其灵活性大大加强,会从不同的角度和以不同的形式来测评。
  
  【复习策略】
  一、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2005年中考对字形考查的重点是常用字和常用词,它们主要来源于语文课本。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复习中,重视课文中的字词,加强积累,做一个有心人,仔细辨析,对自己经常写错的字要强化记忆,用笔记录下来,随时翻翻,夯实基础,过好字词关。
  二、运用研究性复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掌握的字词比较多,一个一个地识记,必然枯燥无味。倒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研究性复习方法,自觉积极地去识记,大力倡导研究性复习方法。首先将多音字、同音字、易错字、白字、形似字、音近字、以及重点字词进行归纳,定好范围,再根据这些知识点拟题,请老师全面审视试题,及时指出命题疏漏和偏差,评定等级。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在出题中,掌握了字形、字义、字音中的重点和非重点。题拟出后,在学习小组中,采用滚动式答题,兼以灵活考试要求,进行答题竞赛,或口述或笔写,灵活多样,这样既弥补了个人复习的缺漏,同时也使复习变得兴趣盎然。
  三、渗透“六书”,科学速记
  在掌握汉字字形时,要适当渗透一下“造字法”,特别是“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四种,通过浅略的学习,了解汉字的来历。同时也要借鉴一些科学速记的方法:
  (一)明义记忆
  字义决定着汉字的正确使用。在一定的语境或词语中往往形成特定的语境氛围,需要意义相应的“对号入座”。因此,明了字义是明辨字形正误的基础,实际上,有些字词本身含义隽永,根据意义记字形,会平添许多趣味,产生“巧计”的效果。
  (二)推形记忆
  汉字中有80%的字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表示汉字意义类别,推断形旁,明了字的意义所属,就能大致判断该字在语境之中的运用正确与否,从而判断书写的正误。
  (三)探源记忆
  有些词中的字是与当初该词形成时特定的意义所决定的,因此必须探寻该类词的本义,才能准确记住该词。实际上,有些词尤其是一些成语的形成,往往凝聚着浓郁的文化风俗或附带一个生动有趣的美丽故事,记忆该类词时不妨把这些挖掘出来。
  (四)结构记忆
  有些词语尤其是四字词语,结构特殊,内部相对应的字前后意义有一定的互证联系,或相反相对、或相互比照、或意义一致。这就可以通过一个字来推及另一个,从结构上记准这类词。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