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一人一事,详其始末

作者:阿 文




  唐代文学史上最有价值的小说是传奇。传奇是一种传录奇闻的文体,实际上是已具规模的小说。唐代传奇不仅数量很多,而且内容精彩,故事动人,文辞华丽,有些作品确实具有高度的文学价值。唐代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都写过传奇,部分高水平的传奇还成为了后代著名小说戏剧的蓝本。下面就请同学们随我们一起来欣赏唐代传奇的风韵吧。
  (编 者)
  
  【文体概说】
  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鲁迅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中国小说史略》)
  唐代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后人称为唐传奇。“传奇”之名,大约起源于晚唐裴的小说集《传奇》。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将收录的《莺莺传》《霍小玉传》等唐代小说定名为“传奇”,于是,传奇作为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便约定俗成地沿用下来。
  唐传奇在内容上除部分继承了汉魏六朝小说记述神灵鬼怪外,还大量记载人间世态,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较广,生活气息较浓厚。唐传奇的作者们借鉴《史记》、《汉书》等史传散文和《大人先生传》《桃花源记》等文人作品的传记写法,同时汲取六朝志怪小说和稗官野史在情节处理、艺术构思上奇异新颖、富于变化的特点,创立了小说领域内的“始就一人一事,迂徐委备,详其始末”(夏曾佑《小说原理》)的传奇体。唐代传奇继承和发扬了史传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也汲取了神话、志怪小说的浪漫主义精神,使唐传奇小说在创作上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唐传奇大都以人物及其故事作为描写对象,注重个性化描写。如李益的好色,张生的虚伪,霍小玉的善良单纯,李娃的深于世故,红线女的远见卓识,聂隐娘的个人恩怨。唐传奇中大量个性化的人物和独特的艺术形象至今还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唐传奇篇幅一般较短,但结构严谨完整,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富于悬念,颇具长篇小说的规模。唐传奇继承了古代散文、骈体文以及诗歌、民间俚语俗谚中有生命力的词汇,也汲取了前人在语言结构方面严谨而又灵活,精炼而又准确的优良传统,形成唐传奇独特的语言风俗。
  唐代传奇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小说的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从此,小说正式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特点,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推荐文本】
  初盛唐时期的传奇作品数量很少,现存最早的是《古镜记》。王度的《古镜记》以古镜为线,将12个小故事连缀在一起,记此镜伏妖等灵异事迹。
  中唐时期是传奇小说的黄金时代,名家名作颇多。一些最优秀的单篇传奇,几乎都出自此期。现存完整作品约近四十种,题材多取自现实生活,涉及爱情、历史、政治、豪侠、梦幻、神仙等诸多方面。如:
  李公佐的神怪故事《南柯太守传》。写淳于棼醉后入梦,被槐安国招为驸马,出任南柯太守,廉能称职,深受百姓爱戴。后因与檀罗国交战失败,公主又随之谢世;于是宠衰谗起,终被国王遣送出郭。淳于棼醒后惊异,寻踪发掘,始知所谓槐安、檀罗国者,原来都是蚁穴。从此他深感人生虚幻,乃栖心道门,不问世事。
  李朝威的《柳毅传》写的是神怪兼爱情的故事。写落第书生柳毅途经泾河,遇见洞庭龙女牧羊荒郊。龙女自述在泾河夫家备受虐待,要求柳毅传书至洞庭。柳毅慨然允诺,入洞庭龙宫。洞庭君弟钱塘君闻讯大怒,凌空而去,诛杀泾河逆龙,救出龙女。后经许多曲折,龙女终于和柳毅结成美满婚姻。
  蒋防的《霍小玉传》写歌妓霍小玉和书生李益的爱情悲剧。李益在长安与霍小玉相恋,后来李益以书判拔萃,授郑县主簿,临行向小玉发誓偕老,归家后即变心易志,另娶贵姓女卢氏。小玉相思成疾,沉绵不起。侠士黄衫客激于义愤,挟持李益重入小玉家。小玉悲愤交集,痛责李益,气结而死。冤魂化作厉鬼,使李益夫妻不和,终身受到猜疑与嫉妒情绪的困扰。
  元稹的《莺莺传》写张生和崔莺莺一度相爱,终于负心背弃的故事。叙述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通过崔莺莺对张生始而峻拒,继而委身,终于哀求的过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矜持又多情的女子形象。整个始乱终弃的爱情故事,波波折折,环环相扣,极富故事性。
  杜光庭的《虬髯客传》以杨素宠妓红拂和李靖大胆私奔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写隋末有志图王的虬髯客在“真命天子”李世民面前折服,出海自立的故事。其中刻画了“风尘三侠”的风貌:虬髯客的豪爽俊伟,红拂的机智勇敢,李靖的风流倜傥,都跃然纸上。
  晚唐时期的传奇作品较好的有薛调《无双传》、无名氏《灵应传》《东阳夜怪录》等。这一时期的作品数量远超前两期,但多数篇幅短小,叙事简略,又与六朝志怪相接近,成就远逊中期单篇。
  唐传奇对后代文学的影响甚远,它成为后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主要样式,还是后代白话小说、戏曲及讲唱文学汲取题材、人物、艺术方法再创作的宝库。
  
  【经典撷英】
  
  柳毅传(节选)
  李朝威
  
  仪凤中,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将还湘滨。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遂往告别。至六七里,鸟起马惊,疾逸道左,又六七里,乃止。
  见有妇人,牧羊于道畔。毅怪视之,乃殊色也。然而蛾脸不舒,巾袖无光,凝听翔立,若有所伺。毅诘之曰:“子何苦而自辱如是?”妇始楚而谢,终泣而对曰:“贱妾不幸,今日见辱问于长者。然而恨贯肌骨,亦何能愧避?幸一闻焉。妾,洞庭龙君小女也。父母配嫁泾川次子,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舅姑毁黜以至此。”言讫,歔欷流涕,悲不自胜。又曰:“洞庭于兹,相远不知几多也,长天茫茫,信耗莫通,心目断尽,无所知哀。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毅曰:“吾,义夫也。闻子之说,气血俱动,恨无毛羽,不能奋飞。是何可否之谓乎?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致负诚托,又乖恳愿。子有何术可导我耶?”女悲泣,且谢曰:“负载珍重,不复言矣。脱获回耗,虽死必谢。君不许,何敢言?既许而问,则洞庭之与京邑,不足为异也。”
  毅请闻之。女曰:“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乡人谓之社橘。君当解去兹带,束以他物,然后叩树三发,当有应者。因而随之,无有碍矣。幸君子书叙之外,悉以心诚之话倚托,千万无渝!”毅曰:“敬闻命矣。”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毅深为之戚。乃置书囊中,因复问曰:“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祗岂宰杀乎?”女曰:“非羊也,雨工也。”“何为雨工?”曰:“雷霆之类也。”毅顾视之,则皆矫顾怒步,饮龁甚异,而大小毛角,则无别羊焉。毅又曰:“吾为使者,他日归洞庭,幸勿相避。”女曰:“宁止不避,当如亲戚耳。”语竟,引别东去。不数十步,回望女与羊,俱亡所见矣。
  其夕,至邑而别其友。月余,到乡还家,乃访于洞庭。洞庭之阴,果有社橘。遂易带,向树三击而止。俄有武夫出于波间,再拜请曰:“贵客将自何所至也?”毅不告其实,曰:“走谒大王耳。”武夫揭水指路,引毅以进,谓毅曰:“当闭目,数息可达矣。”毅如其言,遂至其宫。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
  
  【参考译文】
  仪凤年间,有一位书生柳毅,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没有考取,准备回到湘水边的家乡去。他想起有个同乡客居在泾阳,就去辞行。走了六七里,忽然有一群鸟直飞起来,他的马受了惊吓,向道边飞奔,又跑了六七里,才停了下来。
  只见有个女子在路旁牧羊。他觉得奇怪,仔细地打量,却是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可是她双眉微皱,面带愁容,穿戴破旧,出神地站着,好像在等待着什么。柳毅忍不住问她道:“你有什么痛苦,把自己委屈到这种地步?”女子现出悲伤的神情,向柳毅道谢,接着哭了起来,回答说:“我是个不幸的人,今天蒙您关怀下问。但是我的怨恨铭心刻骨,又怎能觉得惭愧而回避不说呢?希望您听一听。我原是洞庭龙王的小女儿,父母把我嫁给泾川龙王的二儿子,但丈夫喜欢放荡取乐,受到了奴仆们的迷惑,一天天厌弃、鄙薄我。后来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公婆,公婆溺爱自己的儿子,管束不住他。等到我恳切地诉说了几次,又得罪了公婆。公婆折磨我,赶我出来,弄到这个地步。”说完,抽泣流泪,悲伤极了。接着又说:“洞庭离这里,相距好远啊,无边无际的天空,无法传通音信,心用尽,眼望穿,也无法使家里知道我的悲苦。听说您要回到南方去,您的家乡紧接洞庭湖,也许可以把信托您带去,不知道您能够答应吗?”柳毅说:“我是个讲义气的人。听了你的话,心里非常激动,只恨我身上没有翅膀,不能奋飞到洞庭,还说什么答应不答应呢?可是洞庭水深啊,我只能在人世间来往,怎能到龙宫里去送信呢?只怕人世和仙境有明暗之分,道路不通,以致辜负了你热忱的嘱托,违背了你恳切的愿望。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给我引路吗?”女子一边悲伤地哭泣,一边道谢说:“希望你一路上好好保重,这些话不用再说了。要是有了回音,即使我死了,也一定感谢您。方才您不曾答应时,我哪敢多说?现在您既然答应了,问我如何去洞庭龙宫,其实去洞庭的龙宫跟去人世的京城并没有不同的。”
  柳毅请她说说。女子说:“洞庭的南岸有一棵大橘树,当地人称它社橘。您到了那里要解下腰带,束上别的东西,在树干上敲三下,就会有人出来接待您。您跟着他走,不会有什么阻碍。希望您除了报信之外,还要把我告诉您的心里话都说给我的家人,千万不要改变!”柳毅说:“一定听你的话。”女子于是从衣襟里拿出信来,向柳毅拜了又拜,然后把信交给了他。这时她望着东方,又掉下泪来,难过极了。柳毅也很为她伤心。他把信放在书囊里,又问道:“我不知道你牧羊有什么用处,神灵难道还要宰杀它们吗?”女子说:“这些并不是羊,是‘雨工’。”“什么叫‘雨工’?”女子回答说:“就像雷神、电神一样掌管下雨的神。”柳毅回头看看那些羊,就见它们昂头望,大步走,饮水吃草的样子很特别,可是身体的大小和身上的毛、头上的角,跟普通的羊没有不同。柳毅又说:“我给你做捎信的使者,将来你回到洞庭,希望你不要避开我不见面。”女子说:“不光不避开,还要像亲戚一样待您呢。”说完,柳毅和她告别向东走。走了不到几十步,回头看看女子与羊群,都不见了。
  这天傍晚,柳毅到泾阳告别了他的朋友。一个多月后,柳毅回到家乡,就去了洞庭。洞庭湖的南岸,果然有一棵社橘。他就换下腰带,在树上敲了三下。一会儿有个武士出现在波浪中,向柳毅行了礼问道:“贵客刚从什么地方来的?”柳毅先不告诉他实情,只说:“我是特来拜见大王的。”武士分开水,指出道路,带着柳毅前进。对柳毅说:“要闭上眼睛,很快就可以到了。”柳毅依照他的话,便到了龙宫。只见高楼大殿一座对着一座,一道道门户数也数不清,院子里栽着奇花异木,各式各样,无所不有。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