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中考综合性学习题透视与训练

作者:周春林




  【题型概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了7-9年级阶段综合性学习的目标:“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随着新课标的不断实施,中考改革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以“能力立意”取代“知识立意”,已成为各地中考语文命题的原则和趋势。各种综合性学习的语文试题正以其新颖、开放、灵活、富有思维含量,多角度全方位检测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特点闪亮登场,已逐渐成为各地中考试卷的主要题型。2005年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很好地渗透《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要求,出现了许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类的好试题,内容涉及学习交流、推广普通话、采访、写公益广告、设计栏目、提建议等,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覆盖面更广。这些试题的出现,符合课标的要求,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值得我们2006届考生引起足够的重视。
  
  【解题策略】
  
  所谓语文综合性试题,就是一道试题不仅仅考一个语文知识点或一种语文能力,而是要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知识积累情况,考查我们是否具有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间接考查我们其他学科知识的积累和掌握情况。
  要回答好综合性学习试题,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综合性试题的特点就是“综合”,要答好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因此,它对我们平时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语文学科的有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的掌握,还要把其他学科知识学好;不仅要有比较宽的知识面,而且要善于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类,必要时能及时提取。解题时先认真回忆有关知识,及时把与试题相关的知识有效的提取出来,以备答题之用。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要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解答试题时,要从题目和材料中筛选重要信息,并按要求处理好这些信息,针对题目要求作出简明的解答。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有些综合性试题需要我们多角度思考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展开想象。4.扣住语文特点,解答体现文采。有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即综合性试题并非都是面面俱到的知识罗列,而是以其他知识为背景,借助积累的知识,来解决当前的问题。特别是与其他学科综合的试题,并非要考你其他学科知识,而是考你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扣住语文特点,表述要注意文采。
  
  【典例解析】
  
  例1(2005年江苏常州市语文中考试题)下面是某报上的一则药品广告,根据文后要求,用规定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3分)
  
  ①由中国医科院、北京联合中医药研究院等多家科研单位,经八年临床病例跟踪治疗,研发出新一代绿色国药——“清心安神”颗粒。②该药优质、安全,对顽固性失眠、忧郁症、神经官能症等各种精神疾病取得了100%的疗效,特别是对长期服西药产生药物依赖的患者,可摆脱药物的依赖,医学界人士把此药誉为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星,是目前居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药物,患者服用2至3个疗程即可基本恢复。
  要求:
  (1)句①有语病,须删去一个字。
  (2)句②在标点和表达上有多处错误,请各选一处加以修改。
  【解析】这是一道改错题,按以往的命题方法,往往是命题者根据考点编制一道试题,人为地把一些错误编在试题中,往往是一道题考查一个语病,虽然考查的知识点是清晰了,但缺少生活的真实感,因为实际生活中的语病往往不会那么单一纯粹,总是要复杂得多。因此,以往的改错题对我们学生来说完全是纸上谈兵,对我们今后运用语言也没有实际的帮助。现在,试题选用了生活中的一则药品广告,为我们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语言材料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把这段文字改得正确,改得通畅。
  此题既有标点问题,又有用词问题,还有语言组织问题。可以说我们平时写作时常犯的毛病和常见的问题都集中在此语段中,要改好它,我们必须具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功底,还要有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一个试题就考查了我们多方面的语文知识及运用能力。此语段虽有许多处错误,但只要答出其中的两处就可得满分,命题者充分尊重了我们学生的学习差异,给我们更多选择的余地,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综合性学习试题的题型丰富,形式各异,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语文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即一个试题,检测学生多个语文知识点及多种语文能力,如例1;二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即一个试题可能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既考查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同时又检测学生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如:
  例2 (2005年江苏泰州市语文中考试题)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4分)
  (1)阅读下列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
  A.“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2)在“保护野生动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少同学发现,我们地区捕食青蛙的现象较为严重。请以“保护青蛙”为内容拟一条公益广告词(构思新颖,语言生动,20字以内)。
  此题将地理知识作为试题背景,学生要准确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就要有一定的地理和生物方面的知识储备。
  
  【真题演练】
  
  1.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
  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 (节选)
  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1)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
  人物姓名:__________
  作品名称:《__________》
  (2)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4分)
   (广东省课改实验区)
  2.在加强师德建设活动中,光明中学的学生给老师提出下面五条建议,你对其中哪一条最认同,找出来谈谈自己的看法。除以下这五条建议外,请依据自己的认识,再提出一条建议(30字以内)。给教师的五条建议:
  ①老师,如果您的课再生动、凝练些,我们听讲时会更认真。
  ②老师,在课下如果您能以朋友的身份出现,我们会很高兴。
  ③老师,请您多给我们一些建议,少给我们一些命令。
  ④老师,我们爱您,也有点怕您,请让我们把爱留下,将怕赶走。
  ⑤老师,请您把微笑带进课堂,这样我们会多一些信心。
  最认同的建议是第__________条;自己的看法:__________。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