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中考学科渗透题透视与训练

作者:周俊根




  【题型概说】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还强调了综合性学习,并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配合”。
  新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阐释、对跨领域学习的提倡、对语文综合能力的要求,为中考语文试题提供了有力的考查依据。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之下,学科渗透题在中考语文试题中应运而生。
  学科渗透是命题者有效地利用其他学科的语言信息或知识串联成具有一定问题情景的知识网络题。设计此类题目意在考查语文理解、分析、判断、综合能力等,不仅考查各学科知识内容,还要考查课外内容,从而促使学生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和世界的命运,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一般立意新颖,思维角度多元化,答案灵活,呈开放性特点。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主要是与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化学、数学、政治、英语等学科及社会知识和能力的渗透。考查的题型多种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图表题、概述归类题等。主要借助多学科知识的运用来锻造学生语言表述能力、理解能力、创新实践能力。
  
  【解题策略】
  
  中考语文学科渗透题渗透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涉及面广,这就对我们的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各学科知识,既要及时总结这些知识的规律性,又要经常思考这些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为跨学科考查奠定基础。同时要积极主动地为综合性学习去搜集信息和整理材料,并能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平时不仅关注政治、经济、自然、文化、科学、技术等社会生活热点、焦点问题,更要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知识,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范畴,要积极开发自己的直觉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想象思维等创新思维的能力,对一个问题,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并且从跨学科综合题训练中探寻方法,总结此类试题的命制特点及解答规律,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掌握运用已学会的其他学科知识来解决语文学科的问题。另外搜集历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学科渗透题,了解题型特点及解题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解答学科渗透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仔细读题,理清试题的具体要求;二要分析试题渗透了哪些其它学科知识;三是要回顾相关学科知识;四是要结合学科知识分析试题中提出的问题;五是组织语言书写答案。
  
  【典例解析】
  
  例1 (2005年江苏省泰州市)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完成下列问题。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解析】此题渗透历史学科知识,解题时应联系作者写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来分析,当时金已灭了北宋,赵构建立了南宋王朝,定都杭州,辛弃疾多次上书要求南宋政府恢复中原,都未被采纳。那么可以认为“天下事”指的是作者强烈要求收复中原,恢复宋室江山。
  例2(2005年沈阳市)在沈阳站你遇到了一位外地来沈阳的叔叔,他向你打听去外文书店的路,你该怎样向他介绍呢?请根据下图提示,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解析】例2的图片为沈阳市区局部地图,要求考生根据地图按要求给外地叔叔指路。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也考查了学生识别地图的能力,既是一道口语交际题,又是一道地理学科渗透题。
  例3(2005年山西省实验区)
  右下图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欣赏这幅油画,说说它的感人之处。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美术学科渗透题,油画是作为阅读理解题《黄土》的链接材料出现的,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与《黄土》一文在主题上有相同之处。此题较开放,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油画的感人之处是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典型的农民父亲的形象。他黝黑的脸庞,深深的皱纹,粗糙的手掌,显示出他艰辛勤劳的一生;他慈祥的面容,挺直的鼻梁,厚厚的嘴唇,透露出他的善良和质朴;他缠裹的白布头巾、手捧的粗瓷大碗及碗中的稀饭,又说明了他生活的贫困。
  
  【真题演练】
  
  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答题。
  人民网南京1月11日电新年刚刚开头,扬州市消费者协会就接到了大量关于商家促销的投诉。根据投诉热点,1月10日,该市消协发布了今年1号消费警示,列数了大多数商家节日期间惯设的几类陷阱:抬价后再打折陷阱;以打折为名卖假货陷阱;“买×送×”得“鸡肋”陷阱。
  朱女士圣诞节晚上在大商场看到平时不打折的名牌大衣也打了7折,就咬牙花1170元买了一件。谁知后来一位经常关注这一品牌的朋友告知,这件衣服原先的价格也就1180元,而且平时还可以打九折。
  ①试请举例说出“打折”一词的意思。
  ②朱女士的遭遇是误入了商家的哪一类陷阱?朱女士圣诞节晚上在大商场买的这件名牌大衣,比平时购买多花多少钱?
  ③消费者从扬州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今年1号消费警示及朱女士的遭遇中应吸收什么教训?
  ④如果节日期间您的权益受损,您将怎么办?
  2.下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请仔细观察这两幅会徽图案,试说说其设计风格上有何相似之处。
  
  3.《陈涉世家》一文详细描写了陈胜、吴广在大泽 乡揭竿起义的过程,请结合您所了解的历史知识说说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下面是2002年某地区阅读理解题中的一道题目、参考答案及原文片断,请仔细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原题】液态、固态、汽态三种形态的水构成了地球的水圈。其中液态水指的是______________,固态水指的是______________,汽态水指的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海洋水、江河水冰雪白云
  【原文片断】
  水是地球生命的源泉,辽阔的海洋、奔腾的江河、皑皑的冰雪、飘荡的白云,这液态、固态、汽态三种形态的水构成了地球上的水圈。虽然地球上的水非常丰富,但是,海洋水约占地球全部水量的97%,淡水大约只占3%。这大约3%的淡水绝大部分又分布在南极、北极和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区,只有极少部分存在于大气、河流、湖泊以及地表浅层中,它们才是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河流、湖泊及地表浅层中的水已不能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人们便把目光投向了蓝天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白云。
  ……
  在自然状态下,水从海洋、江河、湖泊和陆地蒸发,由液态变为汽态进入空气中。水汽随着气流移动,在上升过程中冷却达到饱和或过饱和,依附在大气中悬浮的许许多多小粒子上凝结成云滴。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大部分云滴依然保持液态,叫做过冷云滴。在一定温度下,过冷云滴碰到一种称为冰核的粒子,就会变成小冰晶。当云中的冰晶达到一定数量时,冰晶的个体就会迅速增大、下降,形成雪晶。这样,有的云滴之间互相碰撞逐渐变大,下降;有的云滴与雪晶碰撞,形成更大的粒子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融化,降水就产生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