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中考探究题透视与训练

作者:王加明 王加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州市)
  【解析】解答本题应当先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注意从纵向和横向理清各信息间的关系;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进行归纳或分析,简明扼要地回答清楚题目的要求。答案示例:(1)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 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军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③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④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⑤侵略国军人死亡人数多于平民死亡人数。 (2)①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②让和平永驻人间。③让战争远离人类。④以史为鉴,珍惜和平。⑤让世界充满爱。
  例4就下面两则材料进行探究。
  材料一:据新华社电 奥地利作家、剧作家埃尔费里德·耶利内克女士摘得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第十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给耶利内克带来的不仅是无上的荣誉,还有超过100万欧元的巨额奖金。在被问及获奖后的计划时,耶利内克说她不打算去旅游,一个人所拥有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时间,我的乐趣不需要花钱。
  材料二:据《青年时报》报道:英国剑桥大学已决定授予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先生在获授剑桥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后,随即向该校提出申请,请求到该校继续攻读博士课程,剑桥校方表示无此必要。但金庸先生坚决请求入校就读,最终得到校方同意。金庸先生告诉记者,入剑桥攻读博士课程,志在求学,而非为求学位。
  (1)请你从这两则材料中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你对这个问题的探究结果或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
  (3)假如你是这两则材料中其中的一位,你将会怎么做?
  (恩施州)
  【解析】探究性学习主要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本题是这方面很好的一个导向。(1)题根据材料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从人生价值观的角度可提出:我们该如何看待名利?金钱和时间哪个宝贵?从治学态度的角度可提出:知识与学位能划等号吗?(2)(3)两题其实就是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只要言之有理,思想健康即可。
  
  【真题演练】
  
  1.大千世界,日月星辰、草木鱼虫都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请围绕“人与自然”这一话题,对下面提供的资料作一番探究,归纳出几个观点。
  ①人们通过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荧光灯——日光灯,它比同样功率的普通灯泡明亮得多。(《萤火虫》)
  ②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看云识天气》)
  ③近100年来,中国原有的森林面积已减少了50%,木材蓄积量减少了33%;130多个林业局中,已有36个局的可采资源基本枯竭。(《中国环境危机报告》)
  ④去年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70%,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时事报告》)
  ⑤“哗——”的一声,鹭鸟们早已警觉,展翅高飞……这时,我才想举起照相机,“咔嚓、咔嚓”一通猛拍。但是,恐怕怎么也拍不出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样的诗情画意了。(《同在蓝天下,人鸟相与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州市)
  2.综合下面几则材料,联系社会实际,你一定能生发出一些感想,请将你的结论简要表述出来。(3分)
  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
  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⑶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庆市)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材料一:1405年,明成祖派郑和率领由208艘海船组成的船队,带着纺织品、瓷器、茶叶等货物访问东南亚,载回大量供皇室享用的珍珠、玛瑙、象牙等奢侈品。此后28年间,郑和七次远航,先后到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和北非。但是这七次远航并没有给明王朝带来多少经济利益。
  材料二:为弘扬海洋文化,促进舟山旅游业的发展,普陀区朱家尖管委会投资200万元仿制郑和下西洋时的“绿眉毛”帆船。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绿眉毛”号帆船计划沿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线路访问亚非各国。
  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谈谈你对“绿眉毛·朱家尖”号沿着当年郑和下西洋的线路访问亚、非各国的思考。(60字以内)
   (浙江省)
  
  【参考答案】
  
  1.可以归纳四个观点:①大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②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让大自然为人类服务;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给人类带来生存的危机;④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2.答题要点:和谐社会需要人们来共同创造(如: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共创和谐社会;伸出友爱之手,共创美好明天。
  3.历史上,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的发展机遇,今天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发展自己,壮大自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