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童年记事

作者:王雨清




  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是丰富多彩的,童年是回味无穷的……
  我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一件事,让我回想起来,开怀大笑。
  那天,太阳焦烤着大地,知了声嘶力竭地叫着,小狗热得直吐舌头。我在家里没事做,便唱起了那时候我唯一会唱的一首歌:“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刚唱了几句,看见邻居姑姑家在摘桃子,我的嘴又馋了,看着那一个个水灵灵的大桃子,我嘴里好像都有了酸酸甜甜的感觉,“口水直流三千尺”啊!眼巴巴地盯着,却不好意思走过去,邻居姑姑好像知道我是个小馋猫,便挑了几个又大又水灵的桃子,送给我,逗我开心。我看见了,上去就要抓,邻居姑姑却逗我:“不行,必须告诉我,我手上有几个桃子,才可以吃。”我眼睁睁地望着那又大又甜的桃子就要从嘴边溜走,噘起了小嘴,可爷爷也在一旁说:“是啊,不数,就不准吃!”因为他们都知道我不太会数数,也不知道他们是故意为难我,还是要考验我。唉,为了吃到那又大又甜的桃子,我认真地数了起来,“一、二、三,嗯,许多许多。”那时候,我只会数三个数,比三多了,就是许多许多。“清儿,再数,看我手上有几个?我相信你会数出来的。”邻居姑姑又和蔼地说,我把企盼的眼光投给平时最疼我的妈妈,可没想到妈妈竟然也说:“再数!”唉,看来只好靠自己了!再来,我就不信,堂堂王雨清,数数都不会。“一、二、三,嗯,许多许多。”又不会数了,唉,看来不行!“再来!”妈妈、爷爷、奶奶、邻居姑姑又说道。我没信心了,可望着那几个大、甜的桃子,它们直朝我眨眼,真诱人啊!我忍不住了,“一、二、三嗯……”我突然急中生智“四、五!”“啊?”大人们都奇怪起来,怎么会了?只有我心里明白,是那五个桃子的神奇力量,姑姑立刻把桃子送到我手上,妈妈一把抱起我,爷爷竖起了大拇指,奶奶鼓起了掌。我终于靠自己得到了那五个桃子,仿佛那些都是我的战利品,骄傲地吃了起来……
  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我觉得只有那时候才是最纯真的自己!童年就像一本回味无穷的书,使你百看不厌;童年就像蔚蓝的天空,纯净清澈;童年就像一张卡通画,充满童趣和幼稚。
  童年起步未来……
   (指导老师于小恒)
  
  [小作家简介]
  
  王雨清,“新世纪”文学社社长,先后被聘为江苏省学生通讯总社、《读写算》杂志社小记者。有数篇作文在《作文报》等报刊发表。2003年暑期参加了全国少年作家班学习,并获得第二届“全国少年作家杯作文赛佳作奖”,2004年荣获中国青年出版社颁发的全国梁斌文学奖优秀奖。
  
  [写作感悟]
  
  多读多看多写多改
   ◆江苏海安海陵中学 王雨清
  我从上学起,就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和鼓励下,养成了爱读、爱看、爱写的好习惯。小学六年中,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习作五十多篇,获得过县现场竞赛一等奖,全国“少年作家杯”竞赛奖等多次奖项。这实实在在锻炼了我,也积累了一些体会。
  一、多读。我订的报刊杂志多,买的书多,走进我的书房,书架上满满的,桌子上也是满满的,我从读书中积累了大量的词句,学到了各种写作方法,写作文时,就自然涌现出来,流淌到笔下。
  二、多看。我爷爷告诉我:“各种事物多是写作的好材料。”并随时引导我观察,教我学会了过程观察,分析观察,多种感官观察,观察联想等多种方法,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都能写出来,从不感到没有材料写。
  三、多写。积累了语言、写法、材料,如果不写,就像买了建筑材料不动工,就永远不会变成房子,只有多写,才能把语言、写法、材料结合起来,成为绚丽多彩的文章,也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天天写日记,写读后感,帮了我大忙。
  四、多改。老师告诉我:“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且要自己改,不会修改的人就不能算会作文,就写不出好文章。”我每次写好稿,都要反复改,不仅是改错别字,改病句,更重要的把不好的地方改好,不具体的改具体,不生动的改生动,经过不断的实践训练,现在基本上做到下笔成文。
  坚持四多,就是我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