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友谊颂歌

作者:王长来




  【教师组获奖作文点评】
  
  友谊是什么?
  儿童说友谊是开心的游戏、成长的催化剂。
  青年说友谊是幸福的歌谣、理想的双飞翼。
  老人说友谊是封存的往事、温馨的长记忆。
  虽然说法不同,但本质无异,友谊是一种真情感受,一种切身体验,一份心灵的慰藉。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真正读懂友谊,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拥有真正的友谊。
  大千世界,朋友各异。“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既然朋友有上下四等之分,那么友情的内蕴也就有高下优劣之别。
  友谊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她抛却了功名利禄、红尘势利,鄙弃尊卑贵贱,歪思邪念。无论是草野平民,还是风云伟者,追求的都是心灵的契合,灵魂的沟通。因此就有了君子交、布衣交、忘年交的美谈,有了友情、爱情、亲情的人间绝唱。
  一曲友谊的韵律,荡气回肠、天长地久,抒写真诚的思绪。
  一串友谊的故事,撼人心魄、千古流芳,演绎精彩的人生。
  不必说伯牙高山流水、琴断知音的伤怀心曲,范式千里结言、生死感应的凄美故事;也不必说鲁迅先生与瞿秋白“人生难得一知已,斯当同情而视之”的患难佳话、马恩两位伟人几十年间情同手足的战斗生涯;单是柳宗元身处逆境之际,忘却自身之险恶而心忧挚友刘禹锡之困窘,并不畏于重获死罪而助友的志诚胸襟,足以撼人心魄。无怪乎韩愈由衷发出“士穷乃见节义”的千古浩叹。既可见逆境志士的真诚友谊,更反映了柳宗元高尚的人格修养。这种友谊远远超越了江湖义气,更鄙弃了“游戏征逐,或得道升天,或落井下石”的庸俗甚至卑劣的处事哲学。
  友谊又是一种无私付出。自私自傲的人永远与高尚的友谊无缘,贪婪卑劣之徒更不配有真正的友谊。有些人总习惯于坐享其成,只知索取,从不付出。其实,收获友谊也就像辛勤的农夫那样不仅要耕耘播种,还要精心呵护,才能换来秋天丰硕的收成。如果说时间是考验友谊的见证,真诚是连接友谊的桥梁,那么付出则是打开友谊大门的金钥匙。
  友谊的千纸鹤飘飞着一个个郑重的承诺。
  友谊的黄手绢挂系着一串串真诚的关爱。
  友谊的纸飞机承载着一片片殷切的希冀。
  用心种下哪怕是一株美丽的玫瑰,一定会有十倍、百倍乃至千倍的丰硕回报。
  聆听“天涯若比邻”的劝慰,品味“君子意如何”的关切,感受“把酒话桑麻”的温馨,分享“千里共婵娟”的祝福。孤帆远影、冰心玉壶,不仅给对方流淌去滋心润肺的涓涓清泉,而且自己心中早就拥有了一片温暖的阳光。薄伽丘说过:“友谊是慷慨和荣誉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姐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她时刻都准备舍己为人。”因此,不要在心灵的窗前设下一道坚固的壁垒,阻碍友谊的春风飞度玉门关口,更不要用曹孟德“宁可我负天下人”的心机给友谊的花朵撒上冰霜。
  友谊还是一种宽容与帮助。常有人感叹世事不古、知音难求,其实这种心态是偏狭的。哲人说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友谊需要这种胸怀,要有所理解,有所宽容,更要诚心实意地帮助甚至牺牲。试想没有蔺相如的阔大心志怎么能有刎颈之交的千古美谈,没有娄师德的摈弃私怨怎么会有狄梁公的大展宏图与武则天的盛世。珍惜友谊就不当有苛求责备,更要有一份责任心。有时候一个会心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甚至是严厉的批评,都是珍惜友谊的具体表现。因此,我有时有这样的想法:管宁割席未必值得称颂,贝多芬鄙弃歌德也未必合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朋友更多的应该是拉而不是推。多一点蔺相如、娄师德的气度和品质,那么友谊的玫瑰园中就会有更多飘香的花朵,我们的生活就会有更多的真情放飞。
  【整体评析】这是一篇说理与抒情相结合同时也相得益彰的散文。如果将题目改为“谈友谊”,那么当以议论为主;而现在作者所确定的题目既然是“友谊颂歌”,这便流露出了在说理基础上可以向抒情方面倾斜的意图。从文章的实际表达看也正是如此。作者时而议论,时而抒情;而且常常是说理以抒情化的语言出之,而优美形象的语言中又显露出作者的观点。议论与抒情达到了比较完美的融合。这形成了此文的一大特点。
  此文的另一特点是引用的普遍使用。无论是名人关于友谊的言论,还是发生在名人之间的感人的友情故事,都引用得恰到好处,阐释得合情合理。这样既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给人以阅读的快感。 (点评杨志学)
  
  点 评 人 简 介
  杨志学,1962年生,河南沁阳人,1983年郑州大学文学学士,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在解放军外语学院从事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多年,1999年晋升为正团职上校,同时评为副教授。2002年从部队转业,考取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师从吴思敬先生研究中国现代诗学。在《中国作家》《星星》诗刊、《北京晚报》《南方周末》等发表诗歌散文六十多篇,在《诗刊》《名作欣赏》《外国美学》《河南社会科学》《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诗探索》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