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8期

那些花儿

作者:罗瑞雪




  文章贴近生活选材、情感真实,不矫情、造情。在结构上采用倒叙;在行文上运用散文笔法,形散而神聚。文笔优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众多参赛作品中遴选出来的佳作。
  (点评 邓大林)
  【学生组获奖作文点评二】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日子在岁月中,已经难以辨认真假……”
  初听这首歌时,有一种落花流水的忧伤,好像听到了流水的声音和一些女孩风一样的笑。每听一遍,我的心便会微颤一下;每听一遍,我脸上都总挂着微笑。
  我想,每个人都是一朵花,也都应该拥有一些花儿的。朋友们说,我是一株情人草。素雅、恬静,又不失迎风而立的自信与坚强,我笑。在我已逝的生命中又何尝不是她们——可爱的花儿陪我度过。
  一串红是我生命中第一朵陪伴的花儿吧。奔放、泼辣的花朵照映着我初时的羞涩。与她一起,总是很有安全感,宁愿被她安安静静地保护着,被她的热情感染着。
  但是,一串红与情人草,在性格上总有些不可避免的反差,所以,这段友谊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去。
  向日葵,一种向着阳光的花。她永远向着阳光,散发活泼朝气,在煦暖的阳光下放肆地舞蹈,跳跃。这种开朗似乎与情人草的娴静有些冲突。但情人草愿意与她在一起欢乐地旋转,接受阳光的亲吻与柔抚。
  向日葵与情人草,曾经过着一段快乐的日子。如今,这种快乐的感觉只剩下偶尔萦绕在手指的芬芳,但彼此心中,仍怀着一份感激,感谢彼此曾经装点了对方年少单纯的生命。
  浪漫而富有幻想色彩的花儿——玫瑰,总是缠绕着浓郁的花香和娇丽的花朵。情人草与玫瑰,似乎生来就该在一起,因为她们有共同的内涵。虽然玫瑰的刺会不小心触到情人草纤弱的身体,但她们照样在磕磕碰碰中和睦相处。
  情人草与玫瑰,不管以后怎么样,毕竟,她们曾那么亲密地在一起。
  矢车菊是一种很可爱的小花,如她那轻柔的小花瓣一般叫人喜欢。情人草与矢车菊在一起,才能那么单纯,那么无忧无虑地幸福着。
  然而,她们都是那么小的植物,总会有一天,风会把她们无情地分开。那时的她们,心中仍会记得:曾经,那段云淡风清的日子,有一朵小花同自己一起盛开。
  神秘而又不失冷漠,稳重而又不失可爱,这就是勿忘我。情人草与勿忘我在一起很久,彼此看着对方一点点地成长,长成亭亭玉立的花儿。她们爱惜着对方,她们尽力用自己并不强大的身体使对方不受伤害。这种感动,很纯,很真,很难得。
  情人草与勿忘我,同属一类植物,不同性格,却同种性质,也许,正因为这样,她们才会更多地出现在彼此生命的镜头里吧。
  我的朋友,我能说的,就这些了。
  我想,我永远也不可能一、二、三、四地列出我跟朋友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也永远不可能A、B、C、D地细数朋友好在哪里。因为,我永远不可能用数字、字母这种简单客观但却无情的方式谈论我的朋友和他们带给我的感动。
  这是一个风飞梦醒花落飘零的季节。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我认为自己有勇气去面对一切,除了与那些刚刚相识的花儿们分别。那时候,我们又会各自散落在天涯。那时的我们将会怎么样呢?
  不要伤感了,毕竟,我们曾在一起开放。
  (指导老师 潘 榕)
  
  由歌曲引出所叙内容,自然。
  写听歌时的心理感受“忧伤”“微颤”。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由这些比喻引出同学们对自己的称呼——“情人草”,既合乎学生天真可爱的性格,又十分贴切。文章接着写发生在花样年华中交友的故事。
  “一串红”的奔放、泼辣。好处:交往中的安安静静和被她热情的感染。
  “向日葵”的活泼朝气。好处:交往中的快乐。
  “玫瑰”花香的浓郁和花朵的娇丽。好处:交往中的磕磕碰碰与和睦相处。
  “矢车菊”的轻柔。好处:交往中的单纯和无忧无虑。
  “勿忘我”的神秘而又不失冷漠,稳重而又不失可爱。好处:交往中的互相爱惜和互相保护,很纯、很真、很难得。
  作者与朋友交往的好处是远非文字所能描绘的。
  文章结尾充满积极乐观的情趣。纵然分手,但不伤感,因为毕竟曾经在一起开放过。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整体评析】“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文章正是以花喻人,将各种不同性格的朋友与鲜花暗合,写她们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看似写花,实则写人,寓人于花,寓情于叙之中。文章构思精巧,立意高远,不为友人的离去而悲伤,不为同学的分别而动容。文章冷静地思考,分析,表现了当代中学生的理性思考的成熟之美。亲情、友情、爱情,难忘的却是同窗之情。文章抛开对具体事例的叙述,对各种类型朋友交往的高度概括,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底。
  (点评邓大林)
  
  点 评 人 简 介
  邓大林,重庆市教育学会会员,忠县石宝中学教师,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参编或主编作文教辅书籍15种,发表论文、教案等文章两百余篇,指导学生发表习作一百二十余篇。辅导学生作文在全国各类创新作文大赛中获奖二十余篇。《语文报》《创新作文》《新作文·中学教学》《考试》《中学生报》等国内十余家报刊特约作者、编委、特约记者、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