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7期

作者:张舒蕾




  第二章聆听自然的旋律
  ——感悟自然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自然。自然万物中看似渺小的,却是魅力非凡的。如果你曾见过大海的万丈狂澜或滔天巨浪,你会明白什么叫生命;如果你曾见过高山的峰壑争秀或巍巍雄姿,你会懂得什么叫顽强。静心地走过自然,听听水是怎样流成一脉智慧,看看山是怎样站成一种尊严,你会发现,与自然交流不仅可以放松心绪,更可以净化灵魂。朋友,走进自然吧,你会享受到一种极致的乐趣。
  
  【学生组获奖作文点评一】
  
  也许,一切的一切,源于那个绿色的梦。也许,只因了那个绿色的梦,根才深深地、深深地植埋于地下。
  梦想着荒漠里腾起的绿云,梦想着绿云里闪出妩媚的花朵,梦想着花朵能邀来洁白的小鸟,梦想着小鸟能衔来蓝色的河流和绿色的草地,梦想着蓝的河流奔涌着不息的生命之歌,绿的草地生长着不败的爱情之果……
  于是深深地、深深地植埋于地下,深深地、深深地饮着这份无尽头的黑色寂寞!
  这是一种难以忍耐的黑色寂寞!
  没有言语,没有交流,没有阳光,没有欢呼,千年万年,有的只是一种强烈的生存欲望和绿的梦想。
  缄默是唯一的语言。也许,唯有缄默才能真正表达万语千言也难以表述的丰蕴内涵。缄默也是一种灵魂的独白。在无月的黑夜,假如你悉心谛听,黝黑而神秘的森林里有一个热情的灵魂在痛苦地呻吟或欢乐地喊叫。
  有什么比家雀和秋蝉更乐于絮絮叨叨呢?那么,就成全它们吧!让它们一千遍一万遍尽情地陈述着肤浅的人生感悟吧!根无需表白,根永远默默无语,用生命之伟力为人类撑起一片绿阴。
  缄默,才有力量倔强地延伸!
  每天,都是一场无言抗争。与坚硬的地壳,与冰冷的岩层,与灼人的干渴,与泛滥的洪涝。根痛苦地扭曲着身体,探寻着点点活土,吸吮着滴滴甘露,千年万年,生生不息。于是,才有了这宇宙的伟大奇迹:树木——树林——森林。
  把绿的荣耀托给森林,把美的微笑交给花朵,把爱的温柔送给草地,把生命的歌声让给长流不息的江河,却把苦难的寂寞,永远地、永远地留给了自己。在深深的、深深的地下,永远地、永远地生活着盘错虬曲着一个可歌可泣的根之家庭。
  或许,会有风暴,但风暴只能摧折地上的干,却不能摧毁地下深植的根;或许,会有野火,但野火只能将大地化为焦土,却不能烧掉根的绿色梦想。而风暴和野火过后,漫山遍野仍然奔涌出那股神奇的绿!
  是的,只要根在,生命之绿便永存!
  (指导老师 张建华)
  
  【细细品味】
  用诗化的语句导入,节奏明快,语言优美。
  题目为根,作者却从“腾起的绿云”“妩媚的花朵”“洁白的小鸟”“绿色的草地”等种种美丽的景物写起,一组排比句,为根的出现作了有力铺垫。
  交代根愿意忍受寂寞的理由。
  泼墨如云,对根用“寂寞”换来“他人”美丽的高贵品质作了深入述说。
  【整体评析】 细细地品读,你会从长短相间的句子里感受到一种音乐的旋律,你会从信手拈来的比喻、拟人句里感受到一种动人的情感。当然,文章之美,不仅在于语言上的流畅动人,更在于作者面对根这一往往被人忽视的事物时进行的深入思索,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思索,文章的主题才显得如此深刻而美丽。
  (点评罗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