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语文常识 择要涉猎 注意积累

作者:周远喜




  【考点名称】语文常识,择要涉猎,注意积累。
  【考点指向】近几年,语文常识考查范围进一步缩小,但语文常识的考查内容却依然常考常新。本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上曾经出现过的语文常识特别是对课内课外最常见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对中外著名作家作品和相关的作品内容、对基本文学体裁及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
  【考点分析】这一考点的考查题型主要有:考查学生对课本上曾经出现过的语文常识和课外最常见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对中外著名作家特别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重要人物和主要情节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对最基本的文学常识及其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情况;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能力。
  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思路是:审清题目要求后,迅速展开联想,在大脑中搜寻相关的知识点,然后迅速填写答案。还需要提醒的是,做好这类题还在于平时的有意积累,积累时注意分类,无太多的技巧而言。
  【考点示例1】“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首诗中,“李杜”是唐朝的________和________,“风骚”原指《诗经》里的________和________里的《离骚》。
  (2003年广东中考试题)
  (参考答案:李白、杜甫国风 、楚辞)
  解题思路:尽管近几年对语文常识掌握的要求一再降低,但作为初中学生,对于最基本的语文常识,还是要有所涉猎,有意记忆。解答这类题关键在于做生活的有心人,平常有意积累:一是初中六册课本包括课文注释中曾出现过语文常识;二是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雅号、雅称,如“书圣”“诗仙”“诗圣”“李杜”……字号、谥号,如“青莲居士”“六一居士”“易安居士”……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称谓,如“四书”“古代秀才四艺”“岁寒三友”等。
  【考点示例2】下午放学,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请你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方面来向他介绍。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三国演义》
  书名:________________。
  作品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选一点做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的阅读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贵阳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此类题型侧重于考查学生对《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中外名著了解和掌握情况。主要考查作家及其国籍或朝代、作品的重要人物形象和主要情节,有时也考查作品的主要特点,阅读作品之后的感悟或者启示。答题的关键,一定要对《语文课程标准》所推荐的书目要仔细阅读,且要读有所思,读有所悟;对于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写作特色也一定有所了解和掌握;而对精彩的片段,除了要有意积累外,还要做好阅读笔记,或赏析、或评点、或写出阅读感悟……当然,写阅读感悟除了语言优美外,最好能恰当的引用作品中只言片语。如,“每当我读《水浒》时,就会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大丈夫生天地间,应以天下为己任’的梁山英雄们举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考点示例3】请你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精美的散文,并把你的推荐词写在美文推荐卡上。
  美文篇名、作者:________________。
  推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湖北宜昌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此类题在于侧重考查学生的最基本文体常识,考查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近几年来,不少省市中考语文阅读选段和作文都明确地提出淡化文体,本意在于减少对学生的干扰和束缚,而并非文章(文学)没有体裁之分,学生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类文章体裁,对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四种最基本的文学体裁一定要能够正确区分。精美散文的标准应是构思精巧,语言优美,蕴涵一定的哲理。从2004年湖北宜昌阅卷情况来看,不少学生所推荐的并非散文,而是小说、诗歌,甚至有人推荐说明文、议论文。写好推荐词的关键在于,能抓住精美散文的最感人之处、最有特色之处来写,语言要生动,要有亲和力。
  【考点训练】请阅读冯剑华先生的《雨》,然后做1-5题。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早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样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是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1.“豆蔻梢头二月初”,只要你留心,你时常会看到诸如“豆蔻”“而立”这样表示年龄的另一种称谓,“豆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你还能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吗?
  例1________________。
  例2________________。
  2.由“沾衣不湿,拂面不寒”我们自然容易联想到南宋志南和尚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这首就是唐朝格律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文中加横线的句子,再仿写两句,和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4.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呢?你怎样理解。
  5.在作者的眼里,冬天的雨又该会是什么样子呢?请发挥你丰富的想象力,尽可能地多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出作者眼中的冬天雨。
  
  参考答案:
  1.对十三四岁的少女的称谓。其他例子:不惑、半百、花甲 。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3.提示:前一句引用写雨的诗句,后一句用“何等”赞美和描画春雨。
  4.提示:紧扣“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理解。
  5.冬:是一个神色凝重的老人,一脸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