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校园文学月报

作者:佚名




  广东顺德一中腾龙文学社简介
  
  腾龙文学社是广东顺德一中初中部积极倡导大语文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腾龙社员在《语文报》《作文大王》《作文通讯》《语文世界》《中国校园文学》等80余家报刊发表习作300余篇。腾龙社员参加“语文报杯”“圣陶杯”等全国、省、市各级各类作文竞赛获奖近500人次。有《美文》《读写月报》《作文周刊》等10余家全国知名报刊社辟专栏介绍腾龙文学社的办社经验。文学社先后荣获“顺德区十佳文学社”“广东省十佳文学社”“全国优秀中学生文学社团百家”“全国中学九十九佳文学社刊特别奖”“全国中学生文学社示范报刊”“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校长寄语
  
  坚持以人为本,以“为学生发展奠基”为目标,全面建设“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健康校园”,走“特色兴校”之路。
  ——顺德一中校长谢大海
  
  故乡的冬天
  
  腾龙文学社陈 功
  今年没有回家乡,听说那儿又是个瑞雪丰年。
  广东,固然也有冬天,甚至我还冒过数次严寒。但广东的冬天,总是来得如此平淡,如此沉默:树,依旧绿得惹人;草,仍旧青得耀眼。除了温度的改变给人一点冬的征兆,一切还是如此熟悉,我始终找不到一点冬的感觉。
  小时侯,长期住在家乡。一年四季中,我最喜欢冬天。雪和寒假,大概是吸引我的原因吧!
  的确,雪,在当时幼稚的心灵里占着很重的分量。常常是每天盯着窗外,盼着无数毛绒球的落下,连功课也无心去做。直到某天,雪悄声从铅灰色的天空中飘然落下,撒在山冈上,撒在湖水中,撒在田野里——最后,可以见到的范围里均铺上了一层洁白的盐,我的心,才着实放下来。我说不出为何有这种情感。
  在这样的日子里,马路上的行人总是稀稀拉拉的,因为大人太懒了,经常是架上火炉,边吃瓜子边烤火,谈天说地就是一整天,总之是不愿在这冰天雪地里多逗留几秒的。或许,冬天在他们眼里,是颓废、萧条的化身吧!
  但孩子的眼光是奇特的,他们眼中的雪,就是美,就是好玩。枯树与雪有何相干?悲凉与雪又有何相干?所以,这时候,他们总片刻不得安宁,都叫爷爷奶奶带出来,或是堆雪人,或是打雪仗,甚至只是出来走走,都那么开心。尽管雪人堆得歪歪扭扭,打雪仗把浑身弄得脏兮兮的。如此,也给雪免去不少寂寞。
  记得儿时,我也经常玩雪。
  每天,我都会在刚刚醒来的时侯,跑道阳台上把一条冰凌摘下,含在口里。剩下的许多,我会在出去玩的时候,拿来当飞镖,或是偷偷放进同伴的衣服里,然后看他上蹿下跳的样子。
  带我出去玩的,通常是爷爷。我雀跃着挣脱他的手,跑向雪地,心里无限畅快。反正跑跑跳跳打打闹闹一两个小时后,再回家。在楼梯口,捧一堆雪,洒向天空,算是跟雪作个告别吧……
  唉,如今在南国,旧梦已难以重温,功课要紧,也不能年年都回到家乡,真如郁达夫所写:
  “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
  我只不过把“秋”换成“冬”罢了。
  (指导老师 沈 宁)
  
  不落的落叶
  
  腾龙文学社綦灵
  很多文人喜欢将眼前的一切事物都抹上悲剧的色彩。花谢了,他们认为是红颜易老;草枯了,他们认为是岁月无情生命将尽……就连纷纷扬扬的自天而降的落叶,也不能幸免。
  可是,那金灿灿的颜色,难道不是太阳的颜色,难道不是青春的颜色,难道不是生命的颜色吗?
  风,轻轻地吹过……
  听见了秋天的召唤,应和着悠扬的风声,经历了一整个春夏秋冬的叶子即将逝去。它们并不悲伤,也不忧愁,更没有遗憾,毅然选择了离开,在天空中与同伴轻轻地舞着,舞着,旋转着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没有人知道,这一刻,它们是何等地喜悦与平静。
  叶落归根。
  如果你有幸看见第二年春天枝干上冒出的片片新芽,你会想到,那就是因为落叶的养分滋润而重生的生命吗?
  对啊,谁说叶落了就再也不回头了呢?
  嫩绿的叶儿在阳光中微笑,等待着生长,也等待着飘零,然后,获得重生。
  幸运的话,你也可以在小女孩的日记或者小男孩的收藏夹里看到它的倩影。它躺在那儿,甜美地微笑。这,不就叫永恒的生命吗?
  落叶,落了吗?
  那金灿灿的颜色,难道不是太阳的颜色,难道不是青春的颜色,难道不是生命的颜色吗……
  (指导老师 赖百灵)
  
  14岁,向前走
  
  腾龙文学社陈梦若
  
  人生就像是小姑娘跳方格格一样,无论愿不愿意,都必须跨过一扇又一扇庄严的大门。14岁,青春大门就此打开。
   ——题记
  吹灭了第14支蜡烛,家人为我第14次唱起生日歌,提醒了我——14年前那呱呱坠地、懵懵懂懂的孩子,步入了黄金时代,应有一番作为了——14岁,应该做什么?
  照准目标,向前走。
  谈起目标,亦联想到理想。与许多人一样,我的理想千变万化。小时候不知天高地厚、人世险恶,天真地想当伟人;上了小学后经历了些挫折,觉得当伟人是件难于上青天的事,转而想当伟人的老师。现在,呵呵,中国的应试教育把我们折磨成什么样?我没空去想有多远大的理想,也没心思去想。当伟人的老师?算了。
  这些理想太遥远,已难以触摸,无法估计,长大再说吧。
  14岁,面对我们的毕竟不是一家家精品店,也不是一封封爱的宣言。走进了14岁的青春大门,纵然有许许多多绚丽多彩的风景,但有许多我无暇顾及——虽然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14岁,我不能再停留了,我必须出发——我的目标——北大。
  遥远的目标吗?不是!仅仅五年,一眨眼便过,怎么会遥远呢?难道是说我的实力还差一大截?即使是这样,我还有五年!只要我肯努力,五年绝对能扭转乾坤!
  我深信这不是个遥远的目标,但却不能伸手可及。但我不放弃。14岁不是黄金时期吗?我可要好好珍惜这黄金时期,将北大拉得离我近些,再近些。终有一日,当我踏进北大,回首往事时,也不会因为14岁的碌碌无为而感到羞愧。即使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不虚此生。
  14岁,向前走——目标——北大。
  (指导老师 张 晶)
  
  游苍山
  
  腾龙文学社张艺
  七天云南之旅,虽没有看见那传说中的香格里拉,也没有乘缆车索道上玉龙雪山一睹其芳容,但到了大理苍山,也知足了。
  苍山,苍苍茫茫。在缆车站坐索道缆车上山,我特地挑了靠车门的位子,正好可以清醒一下在车子上颠簸了六小时的脑袋。
  缆车站是用很简单的铁皮包起来的,完全融不进眼前高耸的苍山之中。一路升上去,渐渐远离了缆车站,看见了小小的缆车站后大片的房子,和远处明亮的洱海。
  一路升上去,看见了一大片绿色。我拉开窗子,一股清新的空气冲进来,冲淡了缆车内的闷。我的脑子清醒了不少。向下看,脚底下葱葱郁郁的树林,叶子展现出光与影的交替的倩影。这两个孩子在叶子上跳来跳去。树叶在风里随树枝摇摆,忽明忽暗。淡绿,嫩绿,亮绿,海绿,深绿,一簇一簇一片一片不同的绿色郁郁葱葱。
  树也有,竹亦不少。成排成行的竹子挺立在苍山土地上,根牢牢地扎进土里。竹子高耸,竹叶的线条清晰可见,便是像剑削般利索。大片的竹叶层层覆盖,风挤过竹叶间的缝隙呜咽着,竹叶磨擦出“簌簌”的声音。此曲只出苍山中,九霄丝竹俱哑言。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