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2期

“行人”是谁

作者:蔡伟潭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诗,应该怎样读?烂熟于“口”的诗歌你是不是烂熟于“心”?今年的“诗心一瓣”,福建南平特级教师蔡伟潭先生带我们一起重温那些耳熟能详的小诗,希望通过这个栏目能给你一点小小的启发。
  (编 者)
  此诗妇孺皆知,流传极广。人们甚至有理由推测,此后以“杏花村”命名的酒家餐馆,其源盖出于此。至于骚人墨客,吟诗弄词,在杜牧之后,牵扯到杏花,诸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之类,并不乏见。民间公认的才子唐伯虎之诗“燕子归来杏子花,红桥低影绿池斜。清明时节斜阳里,个个行人问酒家”,几乎就是杜牧诗意的翻版了。再看《红楼梦》,在第十七回里,大观园落成之后,贾政带着贾珍、宝玉及众清客,到处巡视题名时,有一处村舍因种有几株杏花,清客们便提议用“杏花村”,岂知宝玉冷笑道:“村名若用‘杏花’二字,则俗陋不堪了。”因而采用了“稻香村”之名。可见杜牧此诗影响之大,真可说是“杜公留句后,遂成千古名”了。
  而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没用,通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何以产生如此巨大的、跨越时空的魅力?
  读诗,是要利用想象和联想的,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诗歌的跳跃性,使得文本留下了很多空白,作者留下的想象空间,是要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填补的,而正是这种“填补”,才有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和共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的一点小雨,为什么就“断魂”?我们姑且推想,清明时节,春雨绵绵,尽管它不像淅淅沥沥的秋雨那样使人伤感,又不如瓢泼如注的夏雨那样叫人狼狈,但对于外出孤身赶路的“行人”来说,弄得衣衫尽湿,前途凄迷,也难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在古代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的、可是又并非明白地表现在外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一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亲友团聚,或游山玩水,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遇上细雨纷纷,衣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
  我们再揣摩一下“纷纷”,从字面上看,这“纷纷”无疑是形容那春雨的,可认真推敲一下,就会发现它并不止于此,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它还在隐约透露着这位雨中行路人的心情。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有不少心事,更兼身在雨丝风片之中,冒雨撵行,那心境更是加倍凄迷纷乱了。因而,“纷纷”是形容春雨,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就是为了形容情绪——景即是情。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为何要寻酒家?我们揣摩一下“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想法:寻一家小酒店,一来歇歇脚,二来小饮三两杯,解解料峭的春寒,烘烘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牧童遥指杏花村”,从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又是上一句“借问”的宾语——它补足了上一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遥指”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活有力。
  “遥”,字面的意思是远。它远还是不远?这就是诗歌跳跃的空间,若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就在眼前,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其妙就在不远不近之间。诗只写到“牧童遥指杏花村”便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都赋予读者去想象,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此诗明白如话,清新自然,谁都看得懂,问题是诗中的“行人”是谁?诗人为何不明白交代人称和人数?“杏花村”是确指还是虚拟?这就涉及到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问题,试想,如果诗人明白交代是他自己在赶路,那很容易把读者推开,让人认为这不过是专属于他一人的感受;如果诗人指出“行人”是其他人,进一步就要交代那人是张三李四,则显得过于呆板,大煞风景,远不如写成宽泛的“行人”、任凭读者进行自由的联想为好。同样,“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是指往这个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待雨中行路的客人。——这就是古典诗歌中人物和地域的模糊性。古代诗歌不特地点明人称、人数和地域,这样的淡化和虚化,则使得诗歌的情景韵味具有更多的普遍性和适应性,容易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诗所描绘的境界。
  《清明》看似随手拈来,通俗易懂,却在平淡中见清新,清新中见自然,时至今日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足见其生命力之强劲。
  
  [相关链接]
  
  崔颢的《长干行》“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诗意很简单:无边的江面上有两只偶然相逢的小船,开船的女子想知道对方是不是自己的同乡,便把船停下来,问对方家在哪里,并说自己住在横塘。可是清代王夫之评这首诗时说:“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意思是说,短短的文字(20个字)所辐射出的意蕴,拓展得没有边际,文字没有说出的都是它的旨意。在艺术的“有余不尽”上,你能试着简单阐述一下它与杜牧的《清明》的相近之处吗?另外从“无字处”你读出了什么“意”了呢?
  (参考思路在本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