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我与网络”等

作者:佚名




  题目1 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我们点击鼠标,遨游世界。在网络中可以摄取大量的信息,同时也大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你与电脑在交流,你通过电脑在交流,期间发生了什么样的让你难忘或者颇有感悟的想法呢?请你以“我与网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创新点拨】对于这样的话题,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话可说,因为大家几乎都有网上冲浪的经历。凡事有利有弊,你可以对网络大加颂扬,也可以对网络持保留意见;你可以写网络带给你的便捷与快乐,也可以写网络带给人们的烦恼与无奈;可以写网络情缘,也可以写网络祸害。总之,选材可以广泛,但是一定要有自己对网络的独特感悟:或感受、或教训、启迪。
  题目2 书是海,读书就是游泳;书是山,读书就是攀登;书是天,读书就是飞翔;书是生命,读书就是走过人生。请你以“读书真好”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
  【创新点拨】读书其实就是读者与作者及作品、内容的交流,写这样的文章,几乎没有离题的可能,但是要写出新意来,却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它很容易流于形式化。最重要的是独辟蹊径,做到人无我有,首先要对“好”字有自己的阐释和理解,然后在文体的包装、语言的运用、体例的设置上多下点工夫,力求给人耳目一新,有“不虚此读”之感。
  题目3 “墙,推倒了就是桥。”人与人心灵上的距离,就犹如一堵厚厚的墙,我们只有用真诚的心与心交流去将它推倒,才能建造起一座沟通彼此的桥。请以“沟通,让我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创新点拨】这是个半命题作文,首先要理解提示语中有关墙与桥的辨证关系:要想把墙成为架起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之桥,靠的是我们真诚的心与心的交流。沟通过程也是交流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时候,沟通的感受是不相同的,可以填“长大”“懂事”“成熟”也可以填“不解”“无奈”“烦心”等等。如果是叙写或虚拟事件,要尽可能让情节有些波澜,或误会,或伏笔,或悬念,最后能点出让人颇有洗脑之“感”的“悟”是最好不过了。
  题目4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向父母、向老师、向同学、向朋友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请你以“向 敞开心扉”为题,写一篇富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创新点拨】本文的立意和选材都不难,敞开心扉,其实也是自己向别人倾诉交流的过程。在选择敞开的对象的时候,我们可以避开“人”这一主体视角,巧用“物”作为视角主体,把自己的感悟借这一载体表达出来。比如说可以向日记倾诉自己郁积心中的秘密;可以向蓝天白云敞开心扉,分享自己的欢乐;也可以向自己的小猫小狗倾诉自己的苦闷。
  题目5 老北京们住惯了四合院,抬头便是蓝天,低头就是花鸟,拿把椅子,沏上一杯茶,聊着家常,惬意无比。他们不愿意到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也就不奇怪了,因为那里没有一个亲切的交流舞台,没有了习惯的招呼,没有了和睦的邻里,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充满怀疑眼神的脸庞和身后重重的铁门声。请你以“交流”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创新点拨】住在城市楼房里的人对于邻里间的冷漠体会是很深刻的,可以叙写真实的经历,可以大胆虚拟想象,也可以探讨人与人之间有如此隔膜的原因。如果选择写记叙文,不妨尝试运用小小说来写,也许这样更能放开手脚,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妙趣横生地表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