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素材加油站

作者:佚名




  1.名人论读书
  
  知识宝库的大门,对于每个有志于研究的人都是敞开的。
   ——吴晗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孔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医愚。 ——刘向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2.名人读书的境界
  A.王国维论诗有境界说,并引宋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喻治学的三种境界。读书因所读书之不同及读书的方式不同亦有境界的高下。
  B.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中的尤袤曾说“饥读之可以当肉,寒读之可以当裘,孤寂而读之可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可以当金石琴瑟也”。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谓已入极高的境界。而《聊斋》中的“书痴”那“见宾亲,不知温凉,三数语后,则诵声大作”的境界则更高一层,天马行空,眼空无物,痴得远离烟火,痴得极为可爱。
  C.董桥把读书比作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D.梁遇春认为“读书是要在床上、炉旁、雾烟中、酒瓶边才行,这样才能读出味道来。”风疏雨细的夜里,一灯如豆,照无眠。拥衾以覆,枕畔散乱地扔一堆书,随手扯一本,率性而读,或一目十行,或细细品味,“夜雨孤灯乱翻书”,“夜阑犹剪灯花弄”,“瘦尽灯花又一宵”,真可谓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