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7期

写作导航标

作者:罗小军 王 臻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自然。自然万物中看似渺小的,却是魅力非凡的。如果你曾见过大海的万丈狂澜或滔天巨浪,你会明白什么叫生命;如果你曾见过高山的峰壑争秀或巍巍雄姿,你会懂得什么叫顽强。静心地走过自然,听听水是怎样流成一脉智慧,看看山是怎样站成一种尊严,你会发现,与自然交流不仅可以放松心绪,更可以净化灵魂。朋友,走进自然吧,你会享受到一种极致的乐趣。
  春天一到,积雪消融,嫩嫩的绿尖托起了生命的幻想。放眼望一望,世界已经变得多姿多彩多媚多娇。树的苍劲生机,湖的静谧眷恋,瀑布的激情倾泻,无不让你流连忘返。当你穿过经年丛生的荆棘藤蔓,惊叹于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忽然一道日光照临头顶,眼前豁然开朗:青天绿野,几疑世外桃源!使你深深感悟到人生无穷的理趣,尽在“锲而不舍”这四字箴言里。所以古人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美丽的山与水,还只是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之一,只要细细观察,自然里会有写不尽的素材,道不完的美丽。下面的方法,也许能让你下笔有神。
  一、巧取自然之景,让内容新颖夺目。散曲《天净沙·秋思》便是典范,先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特定的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而后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语道破天机,使前面的九个“自然”景物一下子有了浓浓的悲愁色彩,很是新颖。
  二、细描自然之美,让语言靓丽多姿。想写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点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时,修辞便是让作文语言形象、生动起来的最佳办法。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道:“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方法是写“自然类”文章取胜的一大法宝。
  三、巧抒喜爱之情,让情感与众不同。一个具体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抑或不同的人,“感受”上结果肯定不同。《岳阳楼记》中,面对洞庭湖的“自然”景色,“迁客骚人”们的“感受”是“或喜或悲”,而作者范仲淹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其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骤然一新,产生了极其神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