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人生语文

作者:李 红




  乌申斯基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全部精神生活的一朵最瑰丽、永不凋萎、永远开放着的鲜花”。她充盈着丰厚宽阔的人文情怀,她流注着滔滔不尽的文化精神。她以撼人心魄的持久力量,攀越自身之上的雄伟高度,关照世事众生,安慰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在芬芳的语文世界里,一个汉字就是一种姿态,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情感世界。简单一个“水”字,呈现江河湖海之汪洋,显示沟溪塘池之恬静;既有大浪淘沙的雄奇,又有秋水长天的明丽。苏东坡有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离开文学,生命就像枯枝旱土,没有绿色,失去生机。时隔半个多世纪,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仍像一片清绿,一泓清泉,一盏清茶,一缕清风,带给我们清爽和温馨。汪曾祺先生娓娓而谈,行云流水,如春出新韭,秋末晚松,让我们体味到豪华落尽的真淳。在文学的殿堂里,我们身在现在,魂系往昔,“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现实的生命只能经历几十年,我们的思想之流却可以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通过言语的幽径抵达先贤哲人的灵魂深处,观赏一道道独特而瑰丽的人文风景。语文之于人生,犹如水、空气和阳光,滋养性情,升华境界。
  语文,根植于学生的生命之中。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完人,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对学生而言,阅读、写作远非语文能力的培养问题,更非生活的点缀与调剂,而是一种生命存在的状态,一种人生的必需,一种信念和支柱。他们在阅读中寻找存在的意义并观照自身,从而确立道德理想;他们在写作中弥补生存的残缺并照耀平凡,从而建构有意义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中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无处不在。对于教师而言,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和语言符号打交道,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勾起一道生命的底线,筑起一座精神的长城。《岳阳楼记》之所以千古传唱,不仅因为其铺排壮美的语言词藻,更重要的是因为有那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充溢其间。只有学生在语文世界里动情动容的时候,只有学生在语文世界里获得一种精神美的时候,才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才是人生语文。
  语文,也根植于教师的生命之中。一堂课,能体现一位教师的人生目标、教育理想、治学态度。我们需要有宽厚的人文情怀,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需要汲取智者积淀下来的财富,需要大师的思想引领,需要改变没看过一部教育名著,说不出一个教育家名字的尴尬,但又绝不媚俗,不媚多数,不媚权威。我们不再是默默无闻、甘作人梯的“铺路石”,也不再扮演“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剧角色。教学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的教师,都不会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都会自觉上好每一堂课。在三尺讲坛,教师不仅照亮着别人,也成就着自我。
  向往这样的教学情景:师生席地而坐,读一本书或一篇美文,读着读着,眼角渗出亮光,声音停歇下来,所有的人都沉默着,沉浸在一种氛围之中。或者就开始讨论,思想的火花就在碰撞中迸溅,或许会留下许多未解的命题,但未来的天才思想的种子或许就在此时萌芽。这该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教学心态,一种高屋建瓴的教学安排,一种举重若轻的教学境界;这该是一种冲破禁锢的教学胆识,一种不计得失的教学自由,更是一种教学人格的真正体现。
  语文,不只是工具。当我们过多地把眼光注视在与分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上的时候,当我们热衷于大量字、词、句、篇的机械训练的时候,语文便不再是根植于我们生命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变得枯瘦而苍白,形存而韵失,这是语文的悲哀,更是人生的悲哀。人生语文,来自于生命的自觉,需要用生命去融会、去印证、去实践、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