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6期

青春的烦恼

作者:佚名




  “太早的炫耀,太急切的追求,虽然可以在我们面前给我们一种陶醉的幻境。但是,没有根底的陶醉,必定也只能是短促的幻境而已。”十三四岁的中学生似乎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可是大人怎么会知道他们内心的烦恼呢?他们真的会像大人担心的那样陶醉在幻境里不能自拔吗?
  主持人:火龙果
  〔现 象〕
  
  场景一
  
  公共汽车来了,一群中学生成群结队地上了车,车上最热闹的恐怕就是他们了。上车后即开始了他们的“联欢会”,其中不乏有人表现出过于亲昵的行为,有的还打打闹闹的,从上车到下车,他们从未停止过。同学们的行为惹来旁边大人们的担忧和无奈的眼光,有的大人还投来白眼!
  
  场景二
  
  电话铃响了,上初三的女儿拿起电话:“嗨,是你呀,怎么才给我打电话啊!想……”话还没有说完,妈妈就在一边开始责问:“谁呀?男生吗?”一边说一边把耳朵往话筒上贴。
  
  场景三
  
  图书馆的一个角落,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正津津有味地共看一本书,两人的头几乎靠在一起了。这时,图书管理员过来了:“同学,一本书不够看吧,你们还可以再借一本的!”
  
  〔声 音〕
  一、老师的困惑:是天真无邪,还是追求感官享受
  对于学生种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很多老师感到棘手,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西安高新一中的陈海霞老师对学生的亲昵行为感到不解——“他们是天真无邪,还是在追求感官享受?”这让当班主任的她万分为难:面对学生过于亲昵的行为,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话说重了吧,怕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说轻了吧,根本就不管用。
  武汉第六中学的马老师说:“遇见学生旁若无人地在公开场合亲昵,我真是左右为难,有时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说他们天真无邪吧,可是这种行为好像有点过分,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才合适。”
  深圳市育才中学的陈老师表示:以前的学生虽然也会相互产生好感,但是“亲昵举动”并不多。现在,“结对”的学生公开在校园里、教室中拉手、亲密,全然不顾他人目光。久而久之,其他学生也见怪不怪了。这种风气的蔓延不利于学生成长。
  
  专家建议
  
  学校教育的优势在于教师在学生中的相对权威,学生尊重教师的意见。放任学生的亲昵行为,可能会导致学生早恋。有早恋现象的学生在师长面前也会矢口否认,他们不愿老师总盯着这档子事不放,谈多了会误认为老师有意找茬儿。对于学生正常的情感萌发,老师应拥有一颗平常心,抱着根除的期盼是不现实的,与其穷追猛打,不如实话实说。教师可利用讲座、咨询等形式,从心理及生理等方面多视角地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用科学知识帮助他们解读青春的疑惑。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对男女生之间亲昵行为的减少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宽容在前,老师的教育工作很容易得到学生的理解和配合,学生们都能平稳地渡过“冲动期”,理性地作出自己的选择,这种行为对学习和学校教学秩序的影响也会降到最低限度。
  对于中学生之间朦胧的爱恋,老师需要进行思想引导,心理辅导;但对公开的亲昵行为,老师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管。把重点放在加强“规范教育”上,让学生知道在公开场合的“亲密接触”有碍文明环境,也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要让学生补上规范意识这一课。学校可以建章立制,规定哪些举动学生不可以做,做了就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当然,这些措施必须合法,并充分考虑到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二、学生的解释:我们纯洁得很,别拿大人的眼光来看我们
  对于这些亲昵的行为,学生是怎么看待的呢?
  广东一中初三学生林达对笔者说:“我们牵牵手,只是表示我们之间的友谊,别拿你们大人的眼光来看待我们,其实我们纯洁得很!”
  成都某中学学生小M说:“其实我们只不过是找一个异性朋友,这种朋友关系不过是比普通朋友更进一步罢了,有些亲昵行为没什么大不了。”说这话的时候,小M一脸的不屑。
  上海高二女生敏洁则显得更具文学性,她说:“十六七岁的感情是最美好的,过了就老了,二十岁前没有初恋的人,人生是不完整的。我知道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把握爱的火候,我能控制好恋爱与学习之间的冲突,只要我爱得好,学得好,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长沙一中初二学生高阳说:“我也说不好,反正觉得有些事情还是不要做得太过为好,毕竟我们还太年轻了。”
  
  专家建议
  
  应该说,绝大多数中学生有亲昵的行为是出于很单纯的情感动机,属于“成长中的烦恼”,这与道德品质无关。用“道德审判”的眼光给这类行为打上“品质不好”的烙印,采取一些过激手段加以制止,这其实是“教育的错位”。
  不过,话说回来,中学生朋友还是应该以学为主,不要放纵自己的情感,保持冷静的头脑,是大家最明智的选择。
  三、家长的担忧: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一个初三女生的家长说:“我们一天到晚忙得要命,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管孩子这些事情啊,记得以前孩子一直很乖的,不知道为什么,上中学后,孩子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居然敢和男生有亲昵行为,真拿她没办法!”
  一个男生的家长表示:“可能平时对孩子的关心太少,沟通的也较少,不了解他心里真正是怎么想的,孩子心里有什么事也不愿告诉我们,导致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于是他就想找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这都可以理解,但我们担心孩子处于青春期,万一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来怎么办?”
  一位学生家长也表示:“就我的看法来说,‘家有家规,校有校规’也很正常,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嘛,学校总要有个规范。毕竟,学生在公开场合表现出过于亲昵的行为,看上去确实不雅。这也是学校道德规范教育的一部分吧,难道把这个责任算在我们头上啊!”
  
  专家建议
  
  家庭对青少年学生有较强的亲和力,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言行举止的细微变化都难逃脱家长的眼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并非什么事都愿向父母倾诉,一怕无共同语言,二怕引来无端指责。其实,两代人出现代沟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家长不论工作多忙,也得为孩子留点时间,和他们聊聊天,了解他们现在的思想状况、情感发生的变化。若等到事情已初见端倪,再来硬性扼制,采取高压政策,实施间谍手段,往往会事与愿违,加大双方的对峙,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要建立在尊重他们人格的基础上,你和孩子不仅是父母与子女关系,更应该是朋友关系,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物质,更多的应该是心灵和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那样你也可以从孩子那里得到同样的理解。让孩子沐浴在浓浓的亲情中,帮助他们尽快走出情感沼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