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5期

勇挑重担的拱形

作者:佚名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拱形建筑就是那宏伟乐章中非常奇妙的音符。传说,古代建筑家就是从天上的彩虹得到灵感,才设计建造出许多美丽的拱形建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美丽的拱形世界吧!
  主持人:雨 田
  中国的赵州桥(也叫安济桥)是现在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拱形建筑之一。它位于河北赵县的 河上。整个桥长50多米,拱的跨度37米多,中间没有一个桥墩。赵州桥是世界古代建桥史上的杰作,它突破了半圆拱的传统设计,首次采用了弓形拱,而且别具匠心地在主拱的肩上开了4个小拱,对桥梁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在欧洲,拱形很早就在建筑中得到应用。从古罗马时期的许多建筑中,例如,神庙、宫殿、百姓的住宅、剧院、桥梁等地方,都可以找到拱形的身影。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个以穹顶大厅为中心的建筑群,充分显示了1400年前人类的建筑技术水平。
  人们为什么如此青睐拱形呢?美观、简洁是建筑师偏爱拱形的一个原因,但这不是唯一的原因,这里面还有许多科学道理哩!
  许多人都见过“腹上碎石”的“气功”表演:表演者躺在地上,五六个小伙子抬来一块大石头放在他的肚子上,然后由一位彪形大汉挥起18磅大锤猛击石块。大石头应声而断,表演者安然无恙。
  哇!好棒的功夫!这难道是真的吗?其实,观众是被那块大石头迷惑了。许多人认为石头是世界上顶结实的东西,但是石头结实是有条件的,它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却没有韧性,遇到使它弯曲的打击力时容易断裂。这种表演正是利用了石头抗弯曲能力弱的特点。石头越重,打击后表演者感到的振动就越小,如果锤子直接敲在肚皮上,肚子反而受不了。所以说,正是石头保护了表演者。
  许多建筑材料和石头有同样的特性。一块砖头,垒在楼房的最下层就能经受住巨大的压力,但在瓦工师傅的手里,用瓦刀轻轻地一击,它就会断成两截。
  古代建筑师很早就注意到石头的这个特性,所以,在建筑上想方设法克服石头的缺点,让石材尽可能承受压力,避免受拉和弯曲。让我们观察一下拱形建筑的结构:砌造拱时,要精细地雕凿楔形的石头,使它们的尺寸非常精确,即使中间不用粘结的砌缝料,每块石头之间也能密切地配合成为一个弓形的整体。中间的一个楔形石头的作用,是把向下的重量变成挤压相邻两块石头的压力,这两块石头又会去挤压它旁边的石头,一块挨着一块挤压下去,拱形就会把上面的压力沿着拱向拱脚(拱的两端叫拱脚)传递。由于所有的石头受到的都是直接的压力,石头就不会有被拉断的危险。人们就是这样利用拱形克服了石头容易拉断的缺点,建立了一座座令人称奇的宏伟建筑。
  看足球比赛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球员用头顶球的镜头。
  足球的运动速度往往会超过一辆高速奔驰的汽车,但是足球运动员会毫不犹豫地去顶球,很多人还真替他们的脑袋担心呐。
  当然,担心是多余的。训练有素的足球运动员,顶球时会运用技巧来减少球的冲击力;另外头部(额头)的结构本身也能承受一定的冲击,因为人的额头其实就是一个小拱形。
  他也许没有注意到,整个人体就是建在一座轻巧的“拱桥”上。人体上身的重量占整个人体重量的70%,这些重量都通过脊柱加在两条腿上。所以,人体是一座两个柱子的“大厦”。
  在日常生活中,人体要经受各种各样的震动冲击,奔跑、跳跃、甚至走路都会有震动发生。就拿行走来说吧,人每向前走一步,就等于移动几十千克重的物体,体重通过一只脚冲击地面,由于反作用力人体也会受到相同的冲击。人体在跳动时产生的冲击力更大,有时是体重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冲击力可以达上万牛顿。
  为了承受住这么大的重量和冲击,按道理在人的两条腿之间应该有一根厚重的结实的“梁”才行,然而,在我们身体的腰部却没有发现一根十分宽厚的骨头。从生理学上我们知道,“人体大厦”是支撑在骨盆上的,而解剖学告诉我们,骨盆很轻、很薄。那么,它怎么能承受这么大的力量呢?
  原来,秘密就在骨盆的形状上。骨盆是一个拱形,拱的前下方通过耻骨拉紧,上身的重量通过脊柱末端的骶骨压到两个髋骨上,再传到大腿骨上。耻骨的连接使这个拱形更加稳定。
  人的两条腿也支持在两个小“拱桥”上,那就是由蹠骨、骰骨和跟骨等组成的足弓。这两个小小的“拱桥”既轻便又结实,它不但承受了直立行走的人的全身重量,使人能站立稳固,而且可保护足底的神经和血管免受压迫。足弓还像一个弯曲的钢条一样富有弹性,不但能帮助人体跳跃,还能起防震作用。在你行走落脚或跳跃触地的一瞬间,足弓变平,缓冲了震动的冲击;抬起脚时,它又恢复成了原来弯曲的形状。
  (选自《探索形状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