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5期

例谈中考语句排序题

作者:韩金保




  近年来,语句排序题在中考试卷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究其原因,是因为它能从一个侧面测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正确高效地解答语句排序题呢?笔者对此谈一点看法。
  
  一、理顺思路,抓关键词
  
  题1:选项中对下列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②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两小时就要翻动一次。
  ③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嘁嘁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
  ④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⑤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
  ⑥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
  A ⑤①②③⑥④ B ⑤③⑥①②④ C ⑤③①②⑥④ D⑤①②⑥③④
  (2003年无锡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这是一个说明文语段。首先应该理顺思路。语段主要介绍的是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⑤句是总说句。接着①②③⑥句分别介绍了第纳鸟、非洲丛林中的一种小虫、南非的一种大叶树的“时间观念”。最后,④句推断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作为语段的小结。要辨别①②③⑥句谁在前谁在后还得抓住关键词。①句中的“不仅……也……”清楚地告诉我们,介绍动物的“时间观念”③⑥句在前,介绍植物“时间观念”的②句在后。③句的“例如”说明③句应在⑤句后面,⑥句的“还有”告诉我们③句当在⑥句前面。②句中的“例如”表示②句在①句之后。这样,语段的句序就可以确定为⑤③⑥①②④。答案选 B。
  
  二、辨别文体,反复比较
  
  题2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清得如同镜子一般,__________,实在奇绝。
  ①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
  ②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
  ③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的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
  ④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好似一条粉红绒毯,做了上下两个山的垫子。
  A②④①③ B①③④② C②④③① D ①③②④
   (2003年泰州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这是一个记叙文语段。看上去,此题只有4句,但答案的首句既要承接“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清得如同镜子一般”句,末句又要跟“实在奇绝”句吻合。看来只有吃透句意,反复比较方可得到正确答案。先看“谁知那明湖”句,因为“澄清得如同镜子一般”,湖中肯定有清晰的倒影,文段所提供的4句话中能找到倒影句的只有①句了,显然,①句在“如同镜子一般”句后。既然“倒影映在湖里”,可见“上头的一个千佛山”所在的③句自然是紧承①句之后。剩下两句就相对容易了。②句“这湖的南岸”表明作者已经从写湖中景转到岸上去了,而④句的“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正是照应②句“密密遮住”的芦苇的,通过比较得知顺序该是②④。这样,答案应该为D。
  
  三、整体把握,小型组合
  
  题3: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使语言连贯。
  ①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可以启发人的心灵。
  ②“读书得间”,就是智慧的表现。
  ③然而这类书多极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就不能不精为选择。
  ④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
  ⑤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丘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
  ⑥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
  排列后的顺序是⑥→□→□→□→□→②(只写句子序号)
  (2003年宿迁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这个语段原本6句,但命题者显然是为了降低难度,把⑥句和②句放到了排序的头尾,只要考生排出4句就行。通读语段,⑥句是总说句。按照⑥句的分类,①句跟⑥句中的“一类是有智慧的”相照应,跟“一类是无智慧的”句子相照应的是⑤句。这样就可以小型组合为①⑤。接着说读书,③④句孰前孰后?因为③句中的“然而”紧承⑤句,而④句既谈读书,又小结全语段,这两句可小型组合为③④。到此,答案为:①⑤③④
  中考排序语句数一般在4-6句,以4句为多。中考时,如遇选择题,考生还可以用排除法,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答案做完后,都需要进行核对,以保证答案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