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1期

人活着就得说话

作者:张志公




  十年前,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志公先生抱病为本刊创刊号写了下面这篇文章。由于改动较大,他逐字逐句念给我听,还时时询问:“这儿接这儿,看明白了没有?”……
  十年后,当我们回顾与展望之时,先生的音容笑貌,先生的谆谆教诲,历历在目。他曾亲口对我说过:“搞报刊如何把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起来,我认为普及了就能结合,雅俗共赏,力争使报刊面向复杂、庞大的读者对象。要有学术高度,但语言表述出来又是生动普及的,这样读者才能爱看。要做到雅俗共赏,就要办的既雅又不学究气。”
  今天,我们“回放”于此的正是学问大师写的生动普及的文章。先生的手迹以及当年取稿时与先生留下的合影已成为永久的纪念。
   ——王晨手记
  人活着就得说话。很小的婴儿当然不会说话,不过说话有早有晚,很难说谁多大一定会说话,小于此一定不会说话。聋哑人也有聋哑手势语。咱们是就一般成年人说的。
  别看人人都说话,可说话的能力、技术、所起的作用,是不大相同的。咱们别谈那些所谓“一言足以兴邦,一言足以丧邦”的大话,怪吓人的。也慢一点谈什么国际交流语言、外资独资经营、合资经营等等搞市场经济贸易谈判之类的语言,反贪污腐败等等的法制语言。我谈得了谈不了且不说,有点赶浪头的味道,而我偏偏最不会赶浪头,不会摆谱儿装架子。咱们还是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儿聊起,聊聊天吧。
  既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儿聊起,那可聊的就多了,随手抓一大把例子来。说说骑车吧。两个人相向骑自行车,擦肩而过,谁也没碰上谁,不过总是吓了一跳。本来,两个人相视一笑,点点头,各走各的路一点事都没有。没想到其中一位很生气,瞪起眼睛,鼓起嘴就要骂人,而另一位很敏捷,没等对方张口就笑吟吟地说:“真对不起!没碰着哪儿吧?”前一位很不礼貌,连“来而不往非礼也”都不知道,没答茬就瞪着眼噘着嘴骑车走了。不过后一位的礼貌到底使他没骂出来。阿弥陀佛!总算太平无事了。
  如果这前一位开嘴了,最常见的大概是:“你会不会骑车?”我遇见过这样一次。前一位骂出来,我以为这后一位大概也决不想让:“你(逻辑重音)会不会骑车?”于是两位一起跳下车来,大争大吵。周围立即上来一伙人看热闹。万没想到,这后一位很诚恳的样子说:“是,是刚刚学着骑,骑不好,得罪,得罪。”(四川口音)刚要凑上来看热闹的行人哈哈大笑,闹得前一位脸一红,低着头赶快骑跑了。因为,人人(包括那前一位本人)看得清楚,这后一位既没把车把扭一下,用右脚蹬住前胎,也没把一条腿垂下来踩上地,就那么轻轻松松把车子定住了,同时说话,技术显然比前一位高。
  这当然是涵养问题、文化教养问题,然而统统是通过语言反映出来的。
  再说自己骑车的故事,50年代初,我刚从南方回到北京,那时我30岁刚出头,上下班骑自行车,技术不高。有一天,早晨上班,车很多,我怕迟到(那时候,很讲“劳动纪律”,迟一点都不行的),骑得快一点,没想到后边一位比我骑得更快,而且技术高,硬与我并行,离得相当近的两辆车挤过去了,吓得我心里直打扑登。我就嘟囔了一声:“挤什么东西?”我声音不大,并不是想跟他吵架,只是因为自己技术差,很玄,很怕,所以嘟囔了这么一句。其实他已骑远,没想到他耳朵很尖,听见了,回头大声骂了一句:“你他妈什么东西!”我一听就明白了,他对“(挤)什么东西”发生了误会(因为我本人也是北方人,北京生的,所以知道这句话不地道)。我一句也没说,一低头照骑我的;他既出了气,我又不“敢”还嘴,他“胜利”了,当然也就洋洋得意地继续飞快骑走了。我嘟囔那一句,本不必要,毫无意义。他觉得他“胜利”了,我倒并没有觉得自己失败。这也许属于一种阿Q精神,某种情况下,阿Q一下未尝不可吧?反正,彼此都可以保正不迟到,不是很好吗?那年月,连“挤什么东西”这么一点小小的南腔北调都听不惯(或不懂),那么今天,什么“有售”“摩的”“打的”“炒邮票”等等,等等,又该怎么办呢?咳!……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倒轻易不发火,现在老了,有时候竟为个孩子的不值得介意的小事儿发个火,说两句不客气的话,既不是一笑置之,也忘了像年轻的时候演的《雷雨》中的周朴园那位“大款”(那时叫“大亨”,不叫“大款”)似的,文文雅雅的,慢条斯理地说几句实际上很霸道的话,或者像他对待四凤妈似的那股神气,结果就许吃个没趣儿,人家却有理了,说不定心里憋的连心电图都异常起来,何苦呢?
  瞧,单聊骑车,就能扯到文化修养,扯到方言词语,扯到年轻年老,真态假态,扯到心血管病,再聊还可以聊上半天一天的,赶紧打住吧!
  语言之于生活,你看关系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