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在语文教育的理论前沿探索

作者:杨道麟




  问者:尊敬的曹老师,您好!很高兴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多年来,您主要致力于语文教育文化学与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研究,创立了以文化来整合工具与人文、以人的发展与完整性建构为主体等语文教育理论新体系,提出7语文教学智慧论、语文教学解释学等语文教育理论新概念,开辟了语文阅读活动论、语文阅读体验论等语文教育理论新领域,在国内外语文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您一直认为语文教育应融语文与文化于一体,语文与文化具有同构性。现在就请您给我们谈谈,您是怎样理解这种同构性的?
  答者:好的。对语文教育融语文与文化于一体的同构性,我们可从汉语文本体构成的支柱——汉字文化切入来进行分析和认识。汉字有其特殊的构造方式和结构特征,它独特的形体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文化资源。汉字形体结构具有直观性、象征性等特点,其形体构成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和行为往往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充溢着丰盈的文化意蕴。一个汉字,往往就是有关人的一个故事、一种姿态、行为和情致;一个汉字,常常就是有关人的一种智慧,一种情感智慧、生存智慧、生命智慧或伦理智慧。如“字”的形体结构本身就蕴含着一个有关人的生命延续的故事,即在一家房子里,一个女子生养了一个孩子。实际上汉字形体结构的每一个笔画,一个线条、一个撇或一个点,往往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涵义。汉字的构成就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完形,它有外形和骨架、有思想和神韵、有情感和精神。汉字与文化的这种同构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第二,汉字是表情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情感世界;第三,汉字是象形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形象世界;第四,汉字是审美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审美世界。总而言之,汉字是有个性的,汉字会说话,当你在阅读中与汉字接触时,每个汉字都会直盯着你,呼之欲出,和你交流对话。所以,西方人称汉字是“东方魔块”。对汉字的这种文化魅力,著名散文家余光中在他的《听听那冷雨》中作过动情的描述:“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地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也许这是文学性的描述,但他道出了汉字文化的真谛:汉字是我们这个民族美丽不灭的灵魂,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一种永恒的向心力,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命百科全书。一个方块字,就是一个天地,一个世界,一种历史,一个民族的心灵、记忆、希望和寄托,一个美丽不老的民族形象;一个方块字,就是巍巍泰山、滔滔黄河、茫茫神州的代码,它有如光芒四射的彩霞、震撼世界的雷电、浇灌大地的云雨,有说不尽的美丽。中华民族有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而汉字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和世界语言文化的瑰宝。
  汉字作为世界语言中唯一的表意性文字,它与西方拼音文字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特性。拼音文字是抽象的字母线形排列形态,它唯一的功能就是将语言摹写记录下来,文字和概念有着较大的距离性,与其所指的实物和意义是一种非直接性关系,而无任何形象结构上的内在关联。拼音文字的这种特点,就是先记录语音,后由语音而知意义。文字与意义没有直接的联系,语音是文字和意义的中介,文字对语音有很强的依附性。但是汉字与其全然不同,它所特有的象形性和平面结构方式使它具有鲜明的直接表意性,即可以直接表达概念和意义,其形体结构本身近似实物,或形似或神似。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汉字用它自己的形体来表达人的思维活动、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当人们写一个汉字的时候,目的在写它自己的思想而不仅仅为的是写语言;当人们看到汉字的时候,也只是看到它所包含的内容,不一定把它当作语言;只有把它读出来的时候,才由汉字转化为语言。”汉字的认知方式不是由音到义,而是由形直接到义,不依附于语音。这种字形结构的表意特征使汉字成为独立于语音之外的第二符号系统,使汉字符号系统可以超越语音的羁绊,借助视觉系统进行直接性的文化信息传播,使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直接从字形结构中解读出字义来。这就是说,汉字的形体结构保存了远古造字时代的文化背景,人们可以通过其形体来窥视远古社会的生活状况;同时,汉字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不断地把社会文化凝聚其中,所谓“字里乾坤”说明的就是汉字的这一文化特性。因此,汉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切实地保存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之所以能实现文化的统一和延续,与汉字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功能是密不可分的。
  问者:您在语文教育文化学与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研究中极具胆识地提出了语文课程的生命形态这一宏大构建,并以创建性的思想、开阔性的思辨、新鲜性的理念、权威性的论述、深层性的透视,充分展示了语文教育理论前沿的旖旎风光。那么就请您给我们谈谈,您是怎样理解语文课程的生命形态的?
  答者:我认为生命形态是与技术形态相对而言的,它们的区别在于价值取向上的差异:生命形态的语文关注的是人的内在尺度,追求的是人的生命内涵与生命意义;技术形态的语文关注的是人的外在尺度,追求的是语文的工具价值与功利目的。生命形态的语文新课程,摆脱了外在的束缚与限制,把人自身的发展作为它的根本目的。“只有当人们把自身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时,人类的真正主体性才开始形成。因为它意味着,人真正摆脱了对自然、社会必然性的束缚与限制,他的活动动机不再是由外在的生存的需要所施加于他的,而是他自身各方面的充分完美、全面的发展构成了他全部活动的目的。”对此,我们可从语文新课程的目标取向与内容选择取向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就语文课程的目标取向来看,以母语内在的文化内涵为学生打造一个精神的底子,这是语文课程的文化使命,也是生命形态的语文课程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语文课应该追求什么?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获得什么?是系统化的语文知识(即关于那种事实、概念、原理性的东西),语言运用的技能、技巧(即一种言语形式:怎么说的问题),还是那种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思维判断活动本身(即同自然科学一样的主体认识客体的问题)?这些说法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片面性,不能赋予语文课程以生命形态。从根本上说,语文课程具有教育学意义上的文化品格,是一种以价值判断和意义阐释为目的的价值活动或文化活动。任何将语文视为价值中立、客观存在的工具论企图,都是不符合语文课程的本质特性的。在语文实践中,学生掌握事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