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从乡土文化和文学名篇中学习声音描写

作者:陈 志

作“大珠小珠”跌落玉盘之声,实在是美妙绝伦。
  a、品一品:下面这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来写声音?
  材料3: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鲁彦《听潮》)
  生讨论后老师小结: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过渡:用修辞手法写声响,还可以运用通感,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觉沟通起来,让某一感官上的感觉转移到另一感官上,凭着这种感觉相通,使读者产生联想,如“听得见的绿色”就是将听觉转化成了视觉,从而使声音形象可感。
  b、描一描
  (幻灯播放大自然的风雨声响,动物欢歌)
  选择其中你喜欢的声音,用修辞的手法描绘出来。
  三、技法运用——大显身手
  a、练一练:
  过渡:声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能够激发我们无限的想象力。它把我们带进了令人神往的世界。让我们在欣赏大自然丰富多彩声音的同时,用所学的方法写一段有关声音的文字。
  技法归纳:
  巧摹拟,惟妙惟肖
  用谐音,妙趣横生
  妙修辞,生动形象
  学生练笔。(幻灯播放山野动物图片组,播放“森林狂想曲”背景音乐)
  场景设置:暑假里,我们走进了深邃的山谷,来到了葱茏森林……
  b、赛一赛:学生作品展示后老师抓住本节课所学方法点评。
  课堂小结:学习了这些简单可行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作文的时候,能够多多地描写声音,带给读者真实的感觉,使静态的文章,充满动感。
  附学生片断练习:
  暑假里,我们走进了深邃的山谷,来到了葱茏森林。那里,到处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声音。“沙沙,沙沙”,摇动的树枝好像在欢迎我们呢!蜜蜂“嘤嘤嗡嗡”地开始了它一天的工作。蝴蝶也“扑簌簌”地展开漂亮的翅膀,在繁花绿草中翩翩起舞。噢,原来这是蜜蜂和蝴蝶的地盘!
  各种各样的虫鸣鸟啼在我耳边回荡。“咕咕,咕咕”“啾啾,啾啾”“吱吱,吱吱”。听,那是黄莺在歌唱,它像一位熟练的女高音,唱出婉转柔和的曲子,令人不能不拍手叫好。那雄壮的声音是谁哼唱的?哦,原来是一只老鹰,它的声音使人充满了力量。“吱吱”,这只小虫的声音如音乐家拉的小提琴,虽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我肯定它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知了!”一听这句话,就知道它是谁了,它是蝉,可是,难道它只会唱这首歌吗?许多虫、鸟的声音在我耳朵里汇成了一首独具特色的交响曲,它是多么令人陶醉、着迷!
  此时,想起迪斯尼《爱丽斯梦游仙境》的卡通电影,那不是乌合之众的大杂烩,而是各种花草的精灵、小虫和青蛙,在指挥者的引导下,有秩序地打着节拍演奏。低沉的时候,好像童年的夜晚陪爷爷在水源地垂钓时,听到的细细的流水声,昵喃缠绵;欢快的时候,像是珠玉碰撞,声音无比紧密清脆。
  大自然在唱歌了。它以优美的旋律告诉我们——这是它的声音,使人快乐的声音!
  暑假里,我们走进了深邃的山谷,来到了葱茏森林。
  小溪从两山之间的小谷之中流出来,落在一块天然岩石的峭壁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当她溅落在石块上的时候,远远望去,仿佛是一大滩水银,受了一种奇妙的压力,变成细细的水花。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沙沙沙”,好像是随口哼唱着流行的《洗涮涮》。两三只特别长的,她们垂在水面上,“啪——啪,啪”,像几个在溪边打闹的孩子,互相泼水。遇着水鸟站在枝桠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柳枝拍打着水面,因为她是伴奏。这是一曲优雅的小调,也是一首新的森林三重奏。
  
  陈志,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公安。本文编校:艾永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