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作文个性化缺失归因及对策

作者:陈 杰




  作文教学原本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语文活动领域,解放个性、表现个性、发展个性本来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可是现实的情况是学生不会写作文,称作文为“榨文”,即使“榨”出来了,也差不多是千篇一律、异口同声,个性几乎可以说是荡然无存,个性化写作教学当然成为一句空话。究其原因,主要是立意的限制、思维的从众、真情的压抑、言语的趋同和文体的规范等几个方面。
  立意受限制。在写作之前,老师就反复交待要表现向上的主题,体现高尚的情操,展现美好的心灵,揭露丑恶的观念,要讲团结友爱、大公无私、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等等等等,然后才开始写作。有了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谁还能自由思想,谁还能放飞心灵?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2001年高考作文题目就是引导学生只能从给出的机敏、才学、荣誉、诚信、健康、金钱、美貌七个行囊中选诚信而不能选金钱、美貌或是别的。高考不是指挥棒吗?于是乎,个性就自然而然的缺失了。
  真情被压抑。作文只不过是真情的流露,是表达自己真实的认知、情感、态度的一种载体而已。而人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又是情感最丰富的时期:渴求理解的期盼,被人误解的惆怅,被人接纳的愉悦,遭人拒绝的苦恼,情窦初开后心灵的冲撞,遭人捉弄后的满腔愤懑……可以说,他们每一分钟都有情感波澜在起伏,每一秒钟都有感情浪花在飞溅。如果能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很可能随时都能创作出佳作美文。可惜,他们没有这一份福气,他们在作文时往往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果你向老师诉说学习压力太大、作业太多的苦恼,老师会给你这样的批语: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某某学校的作业比我们还多呢。于是你有苦无处说,烦恼之情就这样被压抑住了;如果你想告诉老师你有一个很顽皮的表弟,常常仗势欺人,老师会给你这样的批语:要多写好人好事……于是你有气无处出,忧愤之情被紧紧摭盖住了。当然,老师批的都没错,但如此一来,真情没有了,个性不见了,作文就只能异化为从众的叹咏,虚假的歌颂。
  思维的从众。有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天南地北的学生,他们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和表述几乎几十年保持着惊人的一致。学生的思维在深刻的社会思想嬗变中竟没有多少突破。本来,学生的思想是最活跃的,思维是最发散的。然而,我们却看到自然生活的物象被赋予了同一种涵义,写“青松”必想到“先烈”,写“春雨”必想到“党的温暖,“铺路石”等于“甘为人梯者”,“绿叶”等于“朴实无华者”。不能写母亲的虐待、父亲的懒惰,不能写物质财富的追求,不能写从歌星影星那里汲取了精神力量,而要从革命烈士、体育明星那里汲取精神滋养……这一切已经成了每个学生的潜意识,我们的学生被纳入了一个个早已准备就绪的精神套子之中。
  言语的趋同。思维都趋同了,作为思维的外壳——语言趋同就“理固宜然”了,加上语气语调、语汇句式的“学生腔”(指人物语言不符合人物身份特点,都是学生一样的腔调,句子结构完整,用词具有很浓的书面语色彩,显得不自然、做作),学生作文的语言多数大同小异,了无意趣,呈现出很大的趋同性。他们习惯于作纯理性的叙述,或者以“学生腔”空发议论,甚至信手拈来背得滚瓜烂熟的哲学原理、人生道理,套用滥用。作文的话语不负载个性,而成了一个看似喧嚣激越实则政治思想层层累加的虚空。学生作文话语的趋同,其表现是迷失自“我”、迷失“这一个”的角色意识。文章的话是谁说的、说给谁听的、怎么说的、为何这样说等角色意识与文章交际功能被无情地排除于文本之外,作文非常荒唐地成为主体缺席情形下的“话语复制”。加之,书市上各种“写作大全”、“描写辞典”便成了他们写作的语言源泉。
  再加上,高考中考强调的“文体意识”,“写什么要像什么”的文体规范,迫使学生作文时戴上沉重的镣铐,自己的行文方式往规范里钻了,思维方式、立意构思也自觉不自觉地会套上枷锁。
  面对造成学生作文中个性的缺失的种种“沉疴”,我们不能指望有什么灵丹妙药或回春妙手,唯有步步为营各个击破,方能解放个性,发展个性。
  强化自娱功能。中学生作文的目的,主要是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要的交流,是生命的一种运动方式,而决不是让尚未成年的少男少女在作文中高举以天下为己任的大旗去弘扬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写作上的发展个性,就是要弱化写作“教化”功能,而强化作文“自娱”的作用。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他们自身的一种需要,也是一种神圣的权利。他们应该以“我”之笔抒“我”之心,以真情去与读者交流。而随笔正顺应了这样的需求,淡化“主题”、“中心思想”对学生的限制,而强化学生的“观点”意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事实,有些学生在网络上“灌水”、在日记中倾诉出来的东西,比交给老师的“作文”更精彩、更有个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网上、日记中他们写的东西无须承载太多的“健康”思想、“高尚”主题。在这里,他们真正可以“我手写我心”,想什么就写什么。
  营造民主氛围。真情被压抑、思维落窠臼的根本原因是话语霸权和师道尊严。由于年龄、经历、认识的差异,学生的某些想法、话语或许有些“幼稚”、“浅薄”、“出格”,但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是在相关背景和环境下衍生的,教师应该尊重他们。在尊重的前提下,在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师生对话交流。不正确的想法观点应该及时指出,加以匡正,但不能要求他们的思维、情感按照规定的线路展开,更不能以“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真理代言人的口吻发出指令,以权威的姿态对学生进行粗暴的话语压制。否则真情就被压抑、思维就落窠臼。
  教师拥有民主、平等、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一个民主宽容自由的写作空间,正确实现自己的角色定位,培养自我反省的批判精神和宽容民主的人格理念。要明确自己是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指示者、指令者,更不是权威、主宰,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努力保持“对话者”的身份,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参与作文对话。对话是人与人的相遇、人与世界的相遇,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什么是教育》雅思贝尔斯)。教师以对话者的身份介入作文教学,与学生共同享受语言与存在之敞亮的惊喜。
  语言回归生活。作文语言缺乏个性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腔”,克服“学生腔”的要诀是使作文里的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作文写的是机关干部,语言就要像机关干部;作文写的是工人农民,语言就要像工人农民,这样语言的个性自然就凸现出来了。
  例如,有位学生作文里有这样的句子:“咱家现在是穷,但也不能让你荒废学业去挣钱,我还没有老到连养家糊口的能力都没有的地步,你这没出息的孩子,被这么一点小困难所困,看不开以后的形势,将来怎么成大器?难道你也想像我一样一生以土为伴吗?”爸爸的眼里也闪动着泪光。
  这段话中“爸爸”的话里,有些地方就不符合“爸爸”这一农民的身份。如“但也不能让你荒废学业去挣钱”“我还没有老到连养家糊口的能力都没有的地步”“被这么一点小困难所困”“一生以土为伴”等词句,就有很浓的“学生腔”。但如果让人物语言回归生活,符合农民身份,个性就有了:
  “咱家现在是穷,可也用不着你来养活这个家,我还不老,还养得起这个家。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这么点小事儿就把你难住了?你咋不为以后想想,你也想和我一样,一辈子土里刨食吗?”
  这样改完以后,人物形象会显得真实、丰满,没有多少做作的痕迹了。
  文体莫受约束。其实我们的先民就是这样不受文体约束地自然地表达情感的,查查《诗》三百,哪一篇不是这样?那首《周南·芣苢》,用现代文译过来就是“采呀采呀采车前,快快把它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车前,一把一把捋起来;采呀采呀采车前,撩起衣襟兜起来”。我们现在把它叫“诗”,那位祖先一边采车前一边嘴里哼的时候,他是按“诗”的文体来的吗?再看那些所谓的现代诗,哪里是什么诗,明明好好的一句话,把它剁成了四五段。为什么人家能写,学生不能写?
  没有了这文体的束缚,学生的思想就光鲜得多、有个性得多了。
  不说别的,光说高考作文中有个性的优秀作文,很多是不受文体约束的。2001年高考,题目是“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一位四川考生写了一篇《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文章通过“望诊”、“把脉”、“透视”、“血样采集”四种方式,由表及里地刻画出丧失诚信者的特点,通过“基因鉴定”含蓄地揭示出“丧失诚信”的原因,“治疗方法”和“医生建议”则提出了恢复诚信的基本方法。文章形式新颖,有极强的个性色彩。更绝的是2002年高考时,一位考生打破文体界限,甚至以“非文”即并非文章体裁的形式来为文。这篇题为《内心世界测试题及详解》的文章,借助于学生最常见而又感触最深刻的试卷形式来作文,以“选择”的“问题性”设计试卷内容,机智地切入了“心灵的选择”题意,充分展现了个性。
  发展个性,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写作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为实现个性化写作教学而不懈探索。
  
  陈杰,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南通。本文编校:左晓光